奶牛日糧中添加的脂肪最好是經過包被處理的脂肪。據Jenkins等(1984年)報道,添加未經包被處理的脂肪對瘤胃發(fā)酵具有強烈的抑制作用。因為在瘤胃內降解產生的脂肪酸對瘤胃細菌,尤其是纖維素分解菌具有毒害和抑制作用,從而顯著降低纖維素的消化率。同時,甲烷、氫、VFA產量降低,乙酸、丙酸比例下降,乳脂率也隨之降低。Palmquist等(1980年)總結他人研究結果后也認為,脂肪能降低微生物活性,纖維素消化率下降,而添加經皂化、氫化、甲醛等處理的脂肪,使脂肪在瘤胃中不發(fā)生解離和水解,直接進入小腸中被消化和吸收,既提供了能量,又避免對纖維素及其他營養(yǎng)物質消化吸收的影響,從而提高了奶牛的生產性能。因此,在生產中使用脂肪,必須添加經包被處理的脂肪。若未經包被,一是要控制添加量,二是要增加鈣、鎂在日糧中的含量。 適量添加 脂肪添加量并不是越多越好,添加量過多,特別是未經包被的脂肪,導致瘤胃負擔過重,降低了微生物的活性和粗纖維消化率,使干物質采食量下降,產奶量也隨之降低。一般奶牛的脂肪適宜添加量約為3%~4%,即每頭牛每天補充0.45千克~1.36千克即可。若添加量超過4%,越過部分應由包被的脂肪代替。同時要注意奶牛的產奶量,平均泌乳量低于25.2千克4%的FCM/天的奶牛,不必添加油脂,泌乳量超過此值,則應添加脂肪,以提高日糧能量濃度,滿足其生產需要。 注意脂肪的飽和度 據報道,在奶牛日糧中分別添加2.4%的六種脂肪酸(8∶0、10∶0,12∶0、14∶0、16∶0、18∶0)的鈣鹽,結果添加14∶0、16∶0、18∶0的脂肪酸比對照組平均泌乳量提高3.58%~3.67%,乳脂中脂肪酸含量也相應上升;8∶0的提高3.37%,而10∶0和12∶0的反而下降2.8%~3.07%。日本《科學飼料》(1991年)也報道,美國有人在奶牛日糧中添加2%~3%的顆粒狀硬化脂肪,對改進泌乳量、乳脂率和受胎率均有良好作用,說明在奶牛日糧中添脂肪,以長鏈飽和脂肪酸為佳。 注意飼用脂肪的品質 據日本《科學飼料》報道,美國農業(yè)部有關單位推薦的飼用脂肪品質標準:一是總脂肪酸含量在90%以上,水分小于1.0 %,不溶性雜質小于1.5% ;二是動植物脂肪的不皂化物分別小于1.0%和4.0%;三是穩(wěn)定性———AOM值,20小時試驗中過氧化值小于20meq/kg;四是農藥殘毒及聚氯聯苯含量符合飼用規(guī)范。因此,使用脂肪時,要注意脂肪的品質,特別是不能使用酸敗的脂肪飼喂,否則將得不償失。 注意日糧的組成 添加脂肪要考慮日糧中粗飼料種類。據報道,當以玉米青貯作主要飼料時,只有添加牛羊脂肪才能提高產奶量,苜蓿與棉子有很好的協作作用,苜蓿能加快棉子的消化,這可能是因為苜蓿含鈣量較高,能與脂肪酸形成不溶性鈣皂,使脂肪酸容易通過瘤胃的緣故。 飼喂脂肪要循序漸進 逐漸增加脂肪喂量可以避免適口性差的問題。開始飼喂時先喂1/3,經3周到4周達到使用的全量,這樣分三個階段喂到定量,就可明顯減少奶牛的不適口性。
|
畜牧人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15 18:00,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