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3月7日到3月11日的一周)國內四級豆油現貨價格下跌150-250元/噸,保持在10000-10200元/噸之間。 24度棕櫚油現貨下降150-300元/噸,保持在9400-9800元/噸之間。港口棕櫚油庫存上升。從30.5萬噸上升到39.5萬噸。 部分地區(qū)菜籽油現貨價格下跌100-200元/噸,保持在10200-10600元/噸之間。 國內產區(qū)大豆現貨價格穩(wěn)定,保持在3880-4140元/噸;港口價格穩(wěn)定,維持在4250-4300元/噸。 國內三大油脂期貨均表現出弱勢,棕櫚油最弱,主要是由于全球棕櫚油有望再次增產,馬來西亞2月份庫存上調而出口需求減弱,隨著棕櫚進入消費淡季,走勢較弱于其他油脂也屬正常,同時兩會期間也使油脂交投謹慎。 本周可以說是一個“多事之周”,歐洲方面再次出現評級下調,經濟放緩憂慮抬頭,導致金融市場低迷;地緣政治問題雖有穩(wěn)定,但仍需觀察事態(tài)發(fā)展,原油應聲而落;日本發(fā)生有史以來最強地震,目前損失無法估計,但至少下降日本1%的GDP水平,國內兩會在進行之中,2月份CPI4.9%高于預期,控制通脹勢在必行,緊縮政策恐繼續(xù)。 雖然突發(fā)事件對期價的影響是短暫的,但是從歷史來看,在關鍵時刻突發(fā)事件的發(fā)生對行情有較大的影響,此次由于資金面和比價關系推高的大豆期價可能在事態(tài)的發(fā)展中大幅下挫,因為支持其上漲的資金面可能受到避險因素而無法推高期價。 從基本面來看,美國農業(yè)部報告確認了南美大豆豐產的預期,對本來脆弱的高價又帶來較大壓力,種植面積小幅增加也基本得到各界的認可,隨著后期南美收割完畢,供應面寬松的格局將逐步顯現出來。 下周來看,日本地震的后續(xù)仍將關注,避險成為關鍵。由于日本農產品進口占國內消費的90%,短期內可能動用庫存解決國內危機,后期進口增幅有限;地緣政治問題對原油指引有所弱化,生物能源的炒作也將會減緩,而國內緊縮政策還會持續(xù),豆類油脂仍將維持弱勢格局。 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中國食用油信息網 |
畜牧人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10-5 09:23,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