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豬繁殖期的長短,繁殖成績的優(yōu)劣與品種類型、飼料種類和營養(yǎng)水平、管理措施以及利用強度等有關。 青年種豬開始配種產仔后繁殖成績不斷提高,當達到2-3歲時是繁殖力最高的時期,以后隨年齡的增長,性機能逐漸下降,一直到性衰竭為止。 現代化養(yǎng)豬生產實行種豬全年均衡產仔,商品肉豬分批出欄上市,講的是成本核算,求的是最佳經濟效益,是向豬要錢要肉的時代。在繁殖方面,要掌握住最佳的繁殖階段,進行強度利用,當繁殖性能下降應及時淘汰。 利用青壯年種豬的優(yōu)點是:青壯年(1-3歲)的種公豬性欲強、性反射快、精液品質好、受胎率高,身體靈活、四肢健壯、肢蹄病較少;青壯年母豬(1-6胎)發(fā)情征狀明顯、受胎率高、產仔頭數多且健壯、仔豬生活力強、生長發(fā)育快、母豬連產性高、哺育能力強等。 老年種獵的缺點是:繁殖力下降。老年種公豬性欲差、性反射慢、體重大且笨重(大型種可350-400公斤),四肢不靈活常伴有肢蹄毛病,配種能力差。老年母豬產仔頭數雖然不少但哺育能力差,常有少奶無奶的個體出現,且體大笨重易壓踩仔豬,腹部肌肉松弛當側臥哺乳時,后邊下排的2-3個乳頭很難外露,沒有人為幫助,初生仔豬很難吃到奶。還有老年種豬繁殖的后代生活力較差,生長發(fā)育緩慢,常因基因突變而出現不良的后代個體。 綜上所述,現代化養(yǎng)豬生產中多利用青壯年種豬,一般種公豬利用2-3年,種母豬利用到5-6胎,繁殖性能優(yōu)良的個體可利用到7-8胎。這樣,種豬的淘汰更新比例較大,多保持在25%-35%之間,由于淘汰更新的比例增加,一要增加后備種豬的培育費用,二會因1-2胎母豬占母豬群的比例加大而影響豬群的生產成績。 解決的辦法一是從總體經濟效益的提高而獲得后備種豬的培育費,二是加強后備種豬的培育,提高母豬1~2胎的繁殖力,三可通過綜合技術措施提高養(yǎng)豬生產水平,達到合理的利用好種豬。 |
畜牧人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19 14:07,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