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新作玉米開始收獲,現貨市場供應壓力逐漸增大,而國儲舊作玉米庫存數量較大,階段性供應寬松或對玉米期貨價格形成下行壓力。不過新年度政府繼續(xù)提高臨儲玉米收購價格,玉米期價或在國儲收購啟動后逐步止跌企穩(wěn)。
國內豐產壓力較大
目前,國內除東北外的玉米產區(qū)已經開始全面收獲。據山東省農業(yè)機械管理局的最新統(tǒng)計,累計收獲玉米1838萬畝,占種植面積的40%,其中機械收獲面積1570萬畝。安徽部分地區(qū)由于受到旱災減產影響,玉米產量不容樂觀,近期安徽太和縣玉米價格持續(xù)上漲。玉米價格已由8月份的2.10元/公斤上漲到2.30元/公斤,上漲幅度達9.5%。
眾所周知,黑龍江省是我國玉米的主產區(qū),今年黑龍江、嫩江流域遭遇了30年一遇的洪水,造成部分地區(qū)玉米減產。據中華糧網調研顯示,北安市今年春季低溫導致玉米擴播計劃放緩,但仍有小幅增加。據當地農民介紹,當地玉米單產在1200—1300斤/畝,與去年基本持平。到目前為止產區(qū)仍未出現早霜,后期玉米等級仍有上升機會。
在預期新作豐產、進口壓力持續(xù)、需求疲軟及貿易心態(tài)暫無好轉的前提下,新季玉米上市后,階段性供過于求的格局將有所顯現,國內玉米價格可能跌破臨儲收購價格。
國內外玉米價差過大
由于國內玉米階段性供大于求,玉米銷售壓力有所顯現,而玉米價格在臨儲價格持續(xù)提高的支撐下居高難下。玉米市場正經歷著和棉花等農產品(000061,股吧)一樣的困境,一方面是美國玉米豐產價格持續(xù)走低,另一方面國家為了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每年提高收儲價格,造成國內外市場玉米差價不斷拉大。今年4月份以來,進口玉米的完稅價格低于國內市場價格成為常態(tài),隨著進口壓力增加,現行的玉米政策正面臨巨大挑戰(zhàn)。
因美國玉米種植面積突破歷史新高,該國供給走向寬松,加上玉米生物能源需求前景不樂觀,造成需求低迷,CBOT玉米價格持續(xù)下跌,使得國內玉米進口成本降低。以CBOT近月合約期價計算,進口完稅價約為2039元/噸左右,遠低于國家2260元/噸的收儲價和2424元/噸的全國現貨均價,貿易商進口玉米動力較大。因此,預計下半年國內玉米進口量仍將維持高位,以補充國內優(yōu)質玉米缺口。
據中國海關總署數據,2011年我國玉米進口量為175萬噸,2012年我國玉米進口量達創(chuàng)紀錄520萬噸,同比上漲近兩倍。2013年7月玉米進口量7.27萬噸,環(huán)比增加829%。1—7月累計進口量159萬噸,小于去年同期的312萬噸,但仍維持在較高水平。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優(yōu)質玉米匱乏,加上國家臨時天量收儲,市場流通的優(yōu)質玉米較少,所以貿易商一般通過進口渠道,彌補對優(yōu)質玉米需求。
生豬供應逐步好轉
節(jié)前一周,因終端需求疲軟,企業(yè)銷售欠佳,肉價連跌。節(jié)后,生豬、豬肉、雞蛋需求量均出現回落。隨著天氣轉涼,生豬交通運輸成本降低,短期豬肉價格上漲壓力較大。
按目前國內生豬均價16.26元/公斤,玉米均價2424元/噸計算,國內豬糧比為6.7:1,高于5.5:1的黃色預警線,規(guī)?;B(yǎng)殖戶養(yǎng)殖利潤扭虧為盈,生豬后市供給將會有所增加,后市生豬存欄量仍有增加的潛力。目前,養(yǎng)殖業(yè)處于“豬周期”尾聲,生豬價格有望逐漸回升。但由于規(guī)模化養(yǎng)殖已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豬價波動,使豬價相比以往更顯平穩(wěn)。因此,玉米的飼料需求將平穩(wěn)增加,價格難以大幅上漲。
綜合分析,進入10月份后因新作玉米將大量上市,玉米或維持弱勢,但在玉米收儲政策正式啟動后,玉米期價有望逐漸止跌企穩(wěn)。
|
畜牧人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16 09:45,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