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處理:如果豬感染了非洲豬瘟病毒,確診情況下,最好不要采取任何治療方案。第一,國家不允許治療;第二,治愈率極低,病死率接近100%;第三,治療過程中,豬帶毒傳播,容易感染更多的豬群。 非瘟病毒感染機制 非洲豬瘟病毒不同于現有的病毒,豬群感染發(fā)病后,潛伏期最短4天,最長19天,感染后2-3天就會在扁桃體和下頜淋巴結的巨噬細胞中復制,但是只要病毒數量少,是不會表現明顯的臨床表現的,這也是很多陽性豬轉陰的黃金期。只要出現臨床表現,發(fā)熱、嘔吐、流產等,此時病毒已經進入血液,通過血液循環(huán)游走于全身的臟器。此時打退燒針,對于豬體來說,只能緩解臨時癥狀,而且當時退燒后,間隔1-2天,體溫會再次反彈或者急劇下降到38度以下,大約再有2-3天,就會出現死亡。 豬場出現哪些癥狀就要警惕非洲豬瘟 無名原因死亡:或者突然死亡,集中在母豬和肥豬,尤其是妊娠母豬。 母豬流產:流產母豬不分妊娠日齡,不像藍耳一樣集中在妊娠后期。 母豬厭食:突然出現妊娠母豬厭食,趴臥,個別身體發(fā)紅,但是不要著急,先鑒別診斷是不是流感、急性細菌感染等。 打針血流不止:如果豬群治療過程中出現,針眼冒血,且血流不止,血液凝固不良,就需要注意了。 便血、吐血:非瘟感染的豬群,在死亡前會有便血的表現,并帶有腸黏膜,個別豬會有口鼻出血的情況。綜上所述,隨著非瘟大爆發(fā)過后,很多地區(qū)環(huán)境中病毒載量下降,再加上豬場生物安全等級提升,在此時期,做好豬群健康度和抗應激保健,能夠減少非瘟的發(fā)病概率。另外,在非瘟早期及時診斷和處理是減少豬場損失的有效措施。 來源:豬業(yè)前沿搜狐號 |
畜牧人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10-4 05:54,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