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頁 飼料 飼料要聞 查看內容

關注:國產豆邊緣化趨勢將日趨明顯

  09/10年度伊始大豆產業(yè)面臨的與往年最大的不同是全球大豆的豐產以及全球經濟的復蘇正處于一個關鍵點上。這一背景將令國產大豆產銷格局上產生較大變化,而最明顯的變化將是邊緣化。

  國產大豆邊緣化趨勢將日趨明顯

  首先,出油率低的劣勢繼續(xù)擠壓國產豆利潤空間。由于國產豆出油率較進口豆低2.5個百分點,這令其下游產值較低。另外國產豆種植成本高于進口豆,農民利潤較低,國家以保價方式保證農民增收的相關政策支撐國產豆售價,令國產豆沒有價格優(yōu)勢。而進口豆目前已有的市場主導地位對國內油粕價格有決定性影響,在進口豆存在壓榨利潤時,國產豆可能沒有任何壓榨利潤或者虧損。因此,油廠面對容易虧損的國產豆,采購需求大減,在下游產品價格走弱的時期更青睞進口大豆,因而國產大豆市場逐漸萎縮。

  其次,今年以來的保價政策方式助推邊緣化趨勢。今年國家收購700萬噸大豆,以保護大豆收購價。國產豆在市場上銷聲匿跡,而后3750元/噸的價格導致了大量流拍,這令08/09年度國產豆實際供應不足1000萬噸。同時,進口豆大量填補國產豆缺失,以低價優(yōu)勢令市場對進口豆的接受程度更為提高。而黑龍江等地油廠無豆可榨,面臨虧損。東北內陸的油廠競爭力喪失后,國產豆需求主體正在被削弱。

  壓榨產能過剩正在助推邊緣化。目前國內大豆年壓榨產能8000萬噸,利用率不到40%,嚴重過剩。近日國家明令降低產能,力求到2012年,控制在6500萬噸/年。那么哪些地區(qū)的產能最容易被淘汰?答案是東北內陸地區(qū)的壓榨產能。東北豆零散收購不能提供穩(wěn)定規(guī)模供應,進口豆供應穩(wěn)定,因此東北內陸產能的削減首當其沖。而東北豆的外運運費高昂,運至華北地區(qū)時已無競爭優(yōu)勢(310368基金凈值,基金吧),浙江最終導致國產豆需求降低。

  最后,09/10年度產量比重降低繼續(xù)推動邊緣化。全球大豆增產3000萬噸,全球增產抑制豆價,筆者預計新豆上市后均價可能在 3400-3500元左右,因而臨儲要繼續(xù)以3750元拋售非常困難。但同時中國大豆減產200萬噸,糧油信息中心公布僅為1450萬噸,所以新年度進口大豆將繼續(xù)擠占國產豆份額。

  如何引導國產豆恢復應有地位

  從目前的供應結構看,國產豆已經不可能占據(jù)國內市場的主導地位,但能以一定方式阻止其日漸衰微的趨勢繼續(xù)蔓延。以歷史經驗看,單一地增加大豆進口關稅或者對油廠的采購或銷售采取行政式命令難以產生長期效應。

  筆者認為,較好的方式是市場化以及行政手段相配合的方式。一種商品的長期生存需要長期的需求市場。長效的扶持手段是自油廠入手,保護油廠利益進而保護農民的大豆銷售渠道。因此,長期補貼油廠壓榨國產豆是較好的方式,而每年的補貼額度應以進口豆價格以及政府認為合理的國產豆收購價之間的差額為依據(jù)。這一行政方式減少了對供需面的扭曲,但保證了東北油廠對國產豆的熱情。這令國產豆收購價保持較高,而油廠能以較低的油粕價格出廠,這同時解決了保障農民利益以及國產豆保持競爭優(yōu)勢的矛盾。對于上游的農民來說,直接的價格保證比補貼等行政行為更有保障。另外,盡量吸引東北港口油廠能增加國產豆的壓榨量,這可能需要更多的補貼金額,而這部分增加的補貼應在物流環(huán)節(jié)上進行,從而達到分級補貼的目的,令補貼效用最大化。

  不僅是經濟上的補貼,在產業(yè)布局上也應令其保持合理結構。目前國內港口油廠實力強,貿易手段先進,但東北內陸仍有大批小油廠,不夠集中。油廠的利潤率較低,而面對上下游復雜的市場,有時不得不組織大量人力物力進行采購銷售。因此提高集中度將提高油廠的議價能力,使利潤得到保證,同時大型企業(yè)使用金融工具進行保值的成本也會降低。

  儲備只能作為長效機制的組成部分

  國家儲備是保證國家糧食安全所必需的。但是在何時買何時賣,以什么價格賣都蘊含著較大風險,風險在于調控是否能達到預期目標,是否會被進口大豆所干擾,這都可能抵消儲備的效果。筆者認為,長期的調控工作應在油廠環(huán)節(jié),令國產豆順暢地在市場流通。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僅供畜牧人網(wǎng)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頭暈

傷心

搞笑

抗議

路過

已閱

支持

超贊

最新評論

發(fā)布主題 聯(lián)系我們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10-11 11:54,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