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國家加大農業(yè)補貼提振,國內農產品期貨價格周二全線上揚。業(yè)內人士指出,短期內提高收購價對國內農產品市場的利多作用明顯,將很大程度上緩解因新糧上市所帶來季節(jié)性壓力,有助于國內農產品價格的平穩(wěn)運行,為國內農產品市場提供了底部支撐。 據國家發(fā)展改革委網站公布的最新消息,為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進一步促進糧食生產發(fā)展,國家決定2010年繼續(xù)在小麥和稻谷主產區(qū)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并適當提高最低收購價水平。經報請國務院批準,2010年生產的白小麥(三等,下同)、紅小麥、混合麥最低收購價分別提高到每50公斤90元、86元、86元,均比2009年提高3元。稻谷最低收購價格也要適當提高,具體水平另行公布。 受此消息提振,13日農產品期貨價格小幅走高。鄭州強麥主力1005合約收盤于2154元/噸,每噸上漲11元,漲幅0.51%;秈稻1001主力合約收盤于2017元/噸,每噸上漲14元,漲幅0.70%;大連玉米主力1005合約收盤于1735元/噸,上漲16元/噸,漲幅0.93%。 業(yè)內分析人士指出,國家加大農業(yè)補貼政策力度,有助于國內農產品價格平穩(wěn)運行。最低收購價格的提高,抬升了糧食價格的運行空間,直接推動農產品期貨價格上揚。 據國內權威機構預測,今年我國小麥產量為11495萬噸。截至9月20日,執(zhí)行托市收購預案的冀、魯、豫、鄂、蘇、皖六省共計收購2009年新作小麥4009萬噸,如果按照通常60%的小麥商品量來估算,減去國家今年對于小麥的正常儲備輪入,托市收購的小麥依舊是2009/10年國家對小麥市場調控的中堅力量,而有關新作小麥托市競價交易底價的確定,以及“2010年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執(zhí)行預案”的發(fā)布都是影響未來國內小麥價格走勢的關鍵。 “加大農業(yè)補貼體現了國家對農業(yè)扶持政策的延續(xù)性?!北本〇|方艾格農業(yè)咨詢公司分析師宋麗娜認為,短期內提高收購價對國內農產品市場的利多作用明顯,將很大程度上緩解因新糧上市所帶來季節(jié)性壓力,有助于國內農產品價格的平穩(wěn)運行,為國內農產品市場提供了底部支撐。不過,國內部分品種如玉米、小麥、稻谷等因總體供需格局寬松,在消息的利多逐步消化后,市場仍可能重新回歸基本面,反彈后仍存在回調風險。 與此同時,漲勢強勁的玉米期貨價格也備受市場質疑。良運期貨分析師姜楠指出,盡管政府決定繼續(xù)對玉米進行臨時收儲,對玉米市場有支撐作用,但具體收購價格以及數量并沒有明確說明,而短期供應數量增多,壓制玉米上行空間,所以在國儲沒有具體下達收購指令的情況下,玉米市場不會出現太劇烈的走勢。
摘自:證券時報 |
畜牧人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10-12 21:28,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