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應對金融危機、保障農民利益、穩(wěn)定市場價格,2008年10月至2009年4月,國家先后四次在東北主產區(qū)進行大豆收儲,總量達到 725萬噸,據中華油脂網了解實際收儲量僅為680萬噸。然而實施后的效果卻有違初衷,豆農難以受惠,產區(qū)有價無市一度持續(xù),進口大豆進一步沖擊國內市場等一系列問題接踵而至。轉眼又是一年秋收時,又到了這矚目的時刻,雖然目前已確定國家將繼續(xù)實施大豆收儲政策,但具體相關細節(jié)仍未出臺,市場處于焦急等待之中。 生產危機,國儲收購勢在必行 黑龍江作為大豆主產區(qū),今年大豆生長歷經磨難。自5月份播種開始,長期的干旱對大豆出芽造成影響;隨后6月份開始的大范圍強降雨天氣,低溫寡照,使大豆生育期普遍推后;9月份大豆進入灌漿期,長時間的低溫陰雨天氣及早霜威脅又對大豆生長造成打擊。大面積減產,產豆質量不高,這都必將打擊豆農的種植信心及種植熱情。因此,在災年減產的背景下,國家有必要也有義務去保證豆農的收益,維護豆農的利益,用較高的收儲價格來彌補減產豆農的損失,保衛(wèi)非轉基因大豆的最后一片凈土。目前產區(qū)新豆收購價格普遍在3600-3700元/噸左右。 時移價異,國儲收購價有調整需求 2008年國家實施的大豆收儲調控措施將東北地區(qū)豆價穩(wěn)定在3700元 /噸附近,而當時國際市場大豆價格仍徘徊在3000元/噸左右,與國內形成500元-700元/噸的價差。高額的價差使黑龍江省大部分壓榨企業(yè)有豆不敢收,被迫停產或減產。時移事易,市場總是處在不斷的變化之中。近期在市場經濟預期向好、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美豆收獲進度較慢的推動下,CBOT大豆價格大幅上漲。中華油脂網價格監(jiān)測中心數據顯示,截至10月28日,國內港口豆分銷價格普遍在3850元/噸左右,較上月環(huán)比增長150元/噸,較上年同比增長 300元/噸。參考對比進口大豆3850元/噸的價位,國產大豆在3600元/噸的價位就應該具有一定的競爭條件,同時考慮到在國家產業(yè)政策扶持、堅定維護豆農利益思路的背景下,加上前期菜籽補貼政策力度的加強,預計今年大豆收儲價格應該高于3600元/噸,定在 3700-3800元/噸較為合適??梢哉f進口大豆價格的上漲也為今年大豆收儲價格的有所提高留下了空間。 翹首以待,收儲相關細則嶄新登場 2008 年國儲大豆收購價與進口大豆的大幅價差令產區(qū)油廠陷入尷尬境地,有豆不能收,造成產區(qū)產能擱淺,相關品種供應受限。但是,如果不實行大豆收儲的話,農民的利益難以得到保障,生產積極性就會受到挫傷,國家的糧食安全戰(zhàn)略就要受到影響。鑒于此前情況,今年的收儲政策將會有部分調整,目前國家發(fā)改委、國家糧食局等相關部門正在擬訂具體方案。市場普遍預期,今年的收儲機制如果發(fā)生變化,可以借鑒油菜籽國家收儲的做法,讓油廠參與到國家臨時收儲中來,給予大豆加工企業(yè)補貼,讓油廠消化掉收儲的大豆。這樣既能夠惠農,也不會給企業(yè)造成過大壓力。但問題是這將會給國家財政帶來較大的壓力,執(zhí)行起來也將會有相當的困難,能否如市場預期的那樣調整仍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相關細節(jié)究竟如何,仍需市場耐心期盼。 大豆收儲政策的實施,固然有一定的不足及缺陷,但其穩(wěn)定市場價格、保護豆農利益的巨大作用不可忽視,仍有其長期執(zhí)行的必要。困難中前行,摸索中創(chuàng)新,相信調整后的國儲新政將會更加順應豆農的心意、適應市場的需求。 |
畜牧人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10-13 07:57,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