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即將過去,也意味著21世紀的第一個10年將要過去。這10年內,資金開始高度關注商品,數(shù)千億美元的資金以各種方式流入商品市場;在這10年內,商品價格呈現(xiàn)出驚人的變化,大多數(shù)商品的美元價格均創(chuàng)出了歷史新高。 如果將這10年與20世紀最后10年的商品平均價格進行比較,那么我們可以看到,雖然資金大量流入商品市場,不過商品價格的表現(xiàn)卻有較大的差異——能源類商品價格在這十年內強勁上漲,而農產品價格卻呈現(xiàn)整體下滑態(tài)勢。 日前,巴克萊資本公布了一份報告,將21世紀第一個10年里主要商品的平均價格與它們從1970年起的歷史價格(經通脹調整)進行對比。巴克萊資本將主要的商品分為三大類——能源類、金屬和貴金屬類、農產品類,某種商品每年1月到期的期貨價格進行算術平均得到該商品10年的均價。 經過對比,能源類商品在這10年內的均價較上一個10年的漲幅在90%以上;金屬和貴金屬均價漲幅從4%到83%不等;農產品則整體下跌,跌幅從5%到39%不等。 在金屬和貴金屬類商品中,鉑金同比漲幅最大,為83%,從過去10年的545美元/盎司漲至本10年的998美元/盎司;雖然今年黃金價格突破1000美元/盎司,不過該品種10年的平均價格僅556美元/盎司,較上一個10年的漲幅僅為15%;鋁是該類商品中漲幅最小的品種,僅從上個10年的1985美元/噸,漲至2074美元/噸,漲幅為4%。 農產品市場中,棉花成為跌幅最大的品種,10年均價下跌了39%,由97.7美分/磅跌至59.5美分/磅;小麥在農產品中跌幅最小,僅下跌了5%,從481美分跌至456美分。 通過對過去40年的平均價格觀察,我們還看到一個現(xiàn)象,那就是雖然在目前的十年內,很多商品價格在以美元計價的情況下都創(chuàng)出了歷史新高,但是經通脹調整后,多數(shù)商品的10年均價甚至低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水平。 金屬、貴金屬、農產品幾乎都表現(xiàn)出這種特性。經通脹調整,20世紀80年代的10年內,黃金的均價為791美元/盎司,本10年的均價為556美元/盎司。20世紀70年代的10年內,銅的均價為4234美元/噸,而目前的10年均價為4213美元/噸。農產品的均價更是在過去40年內呈現(xiàn)逐步走低的過程,以大豆為例,上世紀70年代的均價為1865美分/蒲式耳;上世紀80年代的均價為1213美分/蒲式耳;上世紀90年代的均價為851美分/蒲式耳;目前的10年均價為778美分/蒲式耳。 巴克萊資本在報告中指出:“如果在當前的10年里經通脹調整的商品交易是做多能源和做空農產品的話,那么未來10年又將如何發(fā)展呢?基本金屬生產的能源密集型性質是否會使得上漲的能源價格對基本金屬價格產生滯后影響,從而推動金屬價格在未來10年名列前茅(但鋁值得商榷)?黃金價格是否會上移并與它的同類金屬刷新10年新高?最后,農產品是不是到了開始扭轉長期跌勢的時候了?這一切,就讓時間來說明吧?!?/P>
作者:李俊 摘自:第一財經日報 |
畜牧人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7 12:00,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