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場消息反映,我國東北地區(qū)大部分大豆加工企業(yè)因難以扭轉持續(xù)虧損的局面紛紛停產。我國大豆年產量約為1500-1700萬噸,排在美國、巴西、阿根廷之后,居世界第四位。近年來,我國大豆需求數(shù)量不斷增長,年需進口大豆數(shù)量已達到4000萬噸左右,但是卻出現(xiàn)結轉庫存高達1000萬噸左右,遠高于美國、巴西、阿根廷三國的怪象。
如何解決當前我國大豆產業(yè)的窘境,拯救危難中的大豆產業(yè)?
首先,加大對加工企業(yè)的補貼。目前我國對東北大豆加工企業(yè)補貼160元/噸,實際上所起到的效果微乎其微,但是由于進口大豆價格較低,國內油脂加工業(yè)即使享受補貼,依然虧損,基本陷入全面停產,補貼政策形同虛設。就我國大量儲備的大豆庫存而言,每噸大豆一年所需要的財務、倉儲、管理等費用就高達280-300元。如果將這部分費用補貼給東北大豆加工企業(yè),讓其消化目前巨大的大豆庫存,按照目前的企業(yè)加工盈利狀況,雖然僅有每噸幾十元的利潤,但卻可以使企業(yè)能夠正常開工生產。這樣既不增加國家額外的財政負擔,同時等于把這300元直接補貼給農民。從另一個角度考慮,庫存被企業(yè)消化掉,同時也解決了長期儲備造成大豆陳化、儲備費用龐大等問題。
其次,加大國產非轉基因大豆產品的公益宣傳。在國際市場上,非轉基因產品均有著昂貴的身價,而國內形勢卻恰恰相反,在外資企業(yè)擠壓之下,國產非轉基因大豆產品價格居然低于其它轉基因大豆產品,優(yōu)質而難擁有優(yōu)價,以至于東北國產大豆加工企業(yè)身處窘境。作為對我國大豆加工企業(yè)的扶持政策,我國政府應加大此方面的公益宣傳力度,打造一個國產非轉基因大豆的品牌,讓非轉基因產品的價值得以真正體現(xiàn)。有了這一品牌價值支持,國產大豆加工企業(yè)的市場存活力會大大提升。
通過上述兩方面的政策干預,便可以基本解決當前我國東北地區(qū)國產大豆加工企業(yè)的困境。不過由于我國大豆對外依存度過高,在沒有定價權的形勢下,我國大豆產業(yè)依然難有發(fā)展空間,因此,奪取大豆定價權勢在必行。因為具有美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這個全球統(tǒng)一定價機制。而非像當前鐵礦石市場所面臨的壟斷局面,難以取得定價權。當前形勢下我國取得大豆定價權完全可行,通過以下兩個方式就可以基本取得大豆市場的定價權。
一、增加大豆儲備。因為我國大豆供需缺口巨大,所以要取得大豆定價權,首先必須大幅增加我國大豆儲備,初步估計儲備數(shù)量需要達到2000-2500萬噸。在我國當前農產品托市政策之下,完全可以通過調整當前儲備品種庫存數(shù)量的分配來達到這一目標,而不需要增加額外的財務及管理費用。如減少玉米儲備數(shù)量,增加相應大豆儲備數(shù)量至2000-2500萬噸。這個數(shù)量完全可以對國際大豆市場進行價格調控,這部分庫存就相當于一個蓄水池,澇季蓄水,旱季灌溉。而我國的玉米產需基本平衡,即使稍有缺口,亦可通過進口來彌補。因此減少玉米儲備數(shù)量不會對我國玉米市場形成較大沖擊。
在此基礎上,在國際大豆價格出現(xiàn)大幅上漲情況下,我國則可以通過拋售庫存來平抑價格,例如拋出1000萬噸庫存來供國內加工企業(yè)生產使用。而1000萬噸大豆,足夠我國沿海地區(qū)大豆加工企業(yè)3個月生產,在此期間,我國大豆進口數(shù)量必然大幅縮減,這也將使得CBOT大豆價格受到出口數(shù)據(jù)下滑壓制,直接導致國際大豆價格下跌,從而達到平抑市場價格的作用。同時對于大豆而言,一個生長周期也不過在4-5個月左右,如果我國沿海加工企業(yè)三個月不進口大豆,以美國為首的大豆主產國出口數(shù)據(jù)勢必下降,并通過月度結轉庫存增加反映出來,最終打壓CBOT大豆價格大幅下挫。這樣,我國就可以逢國際大豆價格下跌之機,在CBOT市場大量買入。這樣即狙擊了國外高價大豆產品向我國產業(yè)下游傳導,同時又完成了大豆儲備輪換。并且獲得了巨額的輪換利潤。如每次輪換1000萬噸大豆,將至少有40個億的盈利。
二、加大虛擬庫存儲備。CBOT這一期貨交易市場的存在,為我國大豆庫存儲備提供了更為便利的條件。如果國際大豆市場價格跌至成本線附近,我們完全可以在CBOT市場中大量購進大豆中遠期合約,通過這樣的途徑來建立虛擬庫存。從歷史經驗可知,任何一個農產品,其低價位所持續(xù)的時間都不會超過1-2個生產周期,也就是時間不會超過1-2年,因為農民種植意向會因為各種農產品價格比值的變化而出現(xiàn)調整。有了這樣一個前提,即便是國際大豆價格繼續(xù)下跌,我們也可以通過向遠月合約移倉來應對,最終等待大豆價格進入回升的周期。而好處遠不僅僅如此,一方面,我國一直面臨著人口眾多,可用土地有限的困擾,通過在CBOT市場建立虛擬庫存,相當于直接屯糧于海外。以1000萬噸大豆為例,我國大豆畝產平均在120-150公斤/畝,生產1000萬噸大豆至少需要6500萬畝以上的土地。另一方面,目前我國依然受到龐大外匯儲備問題的困擾,通過上述的操作,還可以使得當前外匯儲備大有用武之地,間接將巨大的外匯儲備轉化為大量的優(yōu)質資源的儲備,具有更大增值空間。再者,如此建立海外虛擬庫存,除少量財務成本外幾乎不需要任何庫存管理費用,且操作靈活便捷。
綜上所述,我國可以通過儲備結構和方式的調整,使得大豆市場調控達到更好的效果,既保障了農民收入,又保護了國產大豆加工業(yè)的生存,同時還有可能解決當前外匯儲備數(shù)量過大這一難題,甚至在操作過程中獲得豐厚的價差利潤。
|
畜牧人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10-22 23:58,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