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頁 飼料 飼料要聞 查看內容

中西太平洋鰹資源狀況(下)

  接本文上半部分:http://m.ffers.com.cn/viewnews-85038.html

  三、部分沿岸域連續(xù)五年漁獲不佳,2009年三陸近海也呈現不漁狀況

  中西太平洋資源評估雖然鰹魚資源并沒有發(fā)現任何問題,但最近日本近海鰹魚漁況確實有一些問題產生。紀伊半島到四國沿岸為中心作業(yè)的曳繩與小型竿釣,其漁獲量變動極大,由2005年開始連續(xù)5年一直在極低水平(圖7),推測可能是因為沿岸海域海洋環(huán)境變動,影響到鰹魚漁場的形成,但連續(xù)幾年漁獲不佳似乎此一理由不足以說明,因此考慮可能是來游量減少所造成。其次2009年長盤三陸近海竿釣及圍網漁業(yè)漁獲低迷。由日本近海代表性的常盤三陸漁場捕獲之漁獲物來看,2009年7月體長(尾叉長)為30公分前后的小型魚,8月為50公分左右的群為主,9月以后又回復到小型魚為主之狀態(tài)(圖8),漁業(yè)相關人士指出,夏季主要針對附鯊群及附鯨群作業(yè),但由于許多鯊及鯨均未有鰹魚附隨,所以經常會認近漁場位置有許多變化。受到此些傳言影響,2009年8月水產廳召開了「第一屆鰹資源問題檢討會議」,相互交換信息,究明漁況不佳原因及建立必要之合作關系,開始持續(xù)檢討工作。

  目前了解,2009年近海漁況不佳狀態(tài),兩種主要漁業(yè)圍網及竿釣均發(fā)生,漁獲物組成,初夏來游進入漁場之魚體長度為40公分,秋天來游群往年為超過50公分之魚群,此一大型魚之漁群2009年來游量明顯減少。日本近海鰹魚豐度降低,究竟是作為來游源地之熱帶海域魚的絕對量減少所致,或是熱帶域之資源并未改變只是北上洄游比例降低。如果將原因單純化成此二原因來考慮,熱帶地區(qū)資源評估一直呈現良好狀態(tài),同時2008年熱帶地區(qū)鰹魚也沒有不漁狀況發(fā)生,由此推論熱帶地區(qū)鰹魚資源量應該并未產生問題。2009年日本近海鰹魚漁獲不佳,應該與中西太平洋整體資源狀態(tài)無關,可能與左右北上群洄游量之海洋環(huán)境有關,2009年夏季發(fā)生圣嬰現象應該對鰹魚之加入有正面影響,因此2010年加入量可能增加(Lehodey et al. 2003)。

  鰹分布之另一側,位于南半球之澳洲、紐西蘭,該水域主要用圍網作業(yè),漁獲量均超過1萬公噸。近年來澳洲漁獲量變動程度超過日本近海,此一變動主要是由低緯度加入量的變動所造成,因此由此可知目前日本近海漁獲低迷,與中西太平洋整體資源下降無關(Sands and Willson 2009)。

  四、整體鰹資源之警訊

  中西太平洋整體資源狀態(tài)目前為止一直維持健全狀態(tài),但由日本近海漁況變動來看,也有學者推定鰹魚資源整體有減少趨勢(二平 2009)。例如,臺灣到菲律賓東方海域漁獲減少,由此可推知北上洄游量減少。同時由例年常盤三陸漁場漁獲物體長組成及漁場形成狀況來看,鰹來游年齡組成已經逐漸年輕化,產卵成熟也年輕化。

  日本近海為鰹分布之北方邊緣,因此資源狀態(tài)的變化容易顯現,因此有必要進行深度之監(jiān)控。獲得之數據將客觀之數據與科學理論相結合得到之結果,可以在國際資源場合發(fā)表,成為一個理論。對于上述各種理論,有必要將數據整理后提出檢討。關于鰹魚之長期資料只有日本鰹竿釣漁船之數據,目前漁船數僅有最盛期的五分之一以下,不僅漁獲量,CPUE (單位漁獲努力量)也是一個很重要數據。這些數據整理時需要考慮漁場范圍,各船終漁期等作業(yè)型態(tài)等,要在充分了解背景情況下進行分析。依據最新科學理論,加上魚體大小組成及變動幅度,成熟及成長數據進行討論。依據目前理論及數據可以說明的是,中西部太平洋整體鰹資源量并沒有證據顯示,有發(fā)生分布邊緣日本近海相同之資源減少情況。今后有必要加強漁業(yè)構造變化及調查數據分析,努力了解資源狀態(tài),同時努力充實邊緣部資源監(jiān)控工作。

  五、資源監(jiān)控對資源持續(xù)利用及有效率漁業(yè)之重要性

  生物資源如果能在適當之漁獲利用水平下,由于再生能力之補充,將使資源量維持一定水平,將使?jié)O業(yè)資源持續(xù)被利用。此一狀態(tài)如果與處女資源相較,如果在資源減少在一合理范圍內,則漁獲量應該可以持續(xù)增加,當然如果漁獲量超過太多,資源量變太低,則資源陷入過漁狀態(tài)。但目前為止鰹魚并未面臨此一狀態(tài)。

  大多數利用高度洄游性魚類的國家,并沒有建立不讓資源陷入濫捕或過漁狀態(tài)的高精密度資源評估及管理系統(tǒng)。整體來說,若日本近海這樣資源分布邊緣海域資源變動非常激烈,如果要維持漁業(yè)健全及持續(xù)發(fā)展,就需要推動因應資源變動之有效率之漁業(yè)作業(yè)方式。為了提升作業(yè)效率,則有必要提供漁業(yè)者相關作業(yè)信息,小范圍漁場形成及鰹分布洄游等環(huán)境適應相關理論及相關衛(wèi)星數據等。

  此外針對整體資源變化及邊緣部漁況變化,今后也應該加強監(jiān)控,提供可靠之科學數據。另外,對于日本近海各海區(qū)游入魚群數量明確掌握,如此能提升資源評估之精確度,同時也能解明控制魚群北上洄游的原因。日本近海漁況變動是由洄游型態(tài)改變所造成,或是由資源密度變化所造成,有必要加以解明。其次,游入日本近海之魚群與南下產卵的關系,日本近海捕獲量對于產卵親魚影響。日本近海南下魚群對資源再生產影響需要進一步研究清楚,更需進一步檢討調整各國漁業(yè)種類間相互作用。

  六、結論

  由于日本近海不安定漁況變化,及許多漁業(yè)相關人士實際感受遠洋水產研究所深深體認到鰹資源不安定性。因此在WCPFC科學委員會呼吁希望喚起國際重視(Anon 2009)。遠洋水研今后也將加速各種客觀信息的整理,同時對形成原因進行檢討。如果結果與目前WCPFC資源評估結果相矛盾,則將這些數據進行適正化修正,努力發(fā)展出適當之溫帶鰹魚影響評估。為了達到此一目的,需要日本國內漁業(yè)相關人士提供漁業(yè)實際狀態(tài)數據。同時也希望遠洋水研以外之鰹研究者,提供目前水研無法掌握之現象與疑點,或客觀數據。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頭暈

傷心

搞笑

抗議

路過

已閱

支持

超贊

最新評論

發(fā)布主題 聯(lián)系我們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

中國畜牧人養(yǎng)豬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23 01:54,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