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網站9月15日訊 今天,“第四屆國際玉米產業(yè)大會”在大連舉行,與會者共同分享全球宏觀經濟走勢,研判玉米市場價格走勢,探討產業(yè)未來發(fā)展的機遇和對策,尋求企業(yè)發(fā)展的有效途徑。美國高級經濟解決方案公司總裁William G. Lapp作了精彩演講。 以下是大會文字實錄: 威廉姆·藍普: 早上好,非常榮幸在這一屆的國際玉米產業(yè)大會上發(fā)言。我祝愿這次會議成功,也希望以后能夠繼續(xù)再創(chuàng)輝煌,也要感謝劉總和馮總的熱情款待,非常感謝你們的招待。 在我講之前,提供一些資訊之前,我想提供一些我的信息的大綱和我所要做出的一些結論。特別是對于玉米市場的一些結論。 首先想談一下的是幾年來,我看來我們是進入了一個新的價格的高原期,我接下來會講到這個新的價格高原,這已經成為了一種現實。我想在七十年代二戰(zhàn)之后都進入了這樣的高原期,美國的玉米已經進入了一個250以上到了一個新的高原期,包括了大豆也是如此。這實際上帶來了市場上很大的價格波動,而且會持續(xù)下去。 第二個觀點,一些外部的因素。它們對市場上會有哪些影響。講到外部因素,我會談到非傳統(tǒng)的信息,包括了農業(yè)的影響,原油的影響,匯率的影響,這些因素對我們玉米的價格,大豆包括了其他的一些產品的價格都有很大的影響。第三個因素,就是談一下我們現在的這個2000年以來大宗商品旺盛的走勢,特別是中國在這方面發(fā)揮了更重要的作用。 過去這十年中國的GDP增長都是前所未有的,中國也是經濟發(fā)展的重要的組成部分,這部分的很多價格上漲,其實也都是由于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所推動的。另外,我們的需求非常的旺盛,我們已經走出了過去兩年的經濟蕭條,現在確實全球的盈余是不多的,在供應的盈余是不多的。最近我們看到了俄羅斯,不管他們是不是合作了,大麥和大豆的市場都會受到沖擊。今后的半年到一年,主要的影響因素,是美國豐收的情況和中國秋收的情況,這里面有很多的政府官員也談到了中國的進口,如果中國的進口有所發(fā)展的話,這也會對全球的價格有一個向上推動的作用。2010年的種植面積,我想在美國的種植面積是打得不亦樂乎,不少的農作物都在爭奪種植的耕地,我們有9000萬英畝的耕地,都要爭奪一席之地。 在俄羅斯的進口有可能禁止出口,也有可能對我們造成影響。接下來是我們看到了最近幾年扭轉的趨勢。就是乙醇的發(fā)展主要是來自于美國的政策影響,可能會改變乙醇生產對玉米未來的需求。 我希望在講完所有觀點的時候,還有時間回答在座各位的問題。 剛才開始跟大家說了,我花了一些時間做一些研究,看到了玉米價格的走勢,我認為現在的玉米價格走勢進入了新的高原期,玉米的價格已經向上走得很厲害了,原來是一個蒲式耳是2美元,一噸就是100美元,這在上世紀70年代是持續(xù)是很長的時間,現在不知道會攀升到怎樣的一個新的高度,現在不知道會出現一個怎樣新的走勢,現在這個價格是得到了市場強有力的支持,而且價格里面也存在很強有力的波動性。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什么呢?在新高原期,這種現象大概是每30-40年出現一次,有些是在商品里面同步發(fā)生的,不局限于一個商品,甚至是所有的商品里面都會出現新高原期的現象,是通過一個或者多個宏觀層面來推動的。包括了經濟的增長,在經濟增長的國家,商品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像中國和巴西等發(fā)展中國家都出現了這樣的現象。 價格向新高原期過度的前幾年非常的明顯,取決于氣候的條件和市場定價的機制,也取決于市場價格的波動。宏觀經濟的因素,是在支持價格方面最重要的推動力了,這幅圖上可以看到(PPT)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給出的不同國家的GDP的增長情況,還有發(fā)展中國家的經濟體,OECT國家的經濟情況?,F在的經濟增長的情況而言,發(fā)展中國家的GDP成為了世界經濟的領先者,希望今后越來越多的看到由于這個點發(fā)生了越多越的價格波動。2010-2011年世界原油的增長量,每年達到了1000萬桶,主要的增長是來自于中國,還有其他的發(fā)展中國家,大概是增長了800萬噸的消耗量。主要是來自于中國、美國、日本和西歐,他們的原油消耗量反而是在減少,商品的發(fā)展之路未來是在何方? 需求對于商品的影響,不要放在傳統(tǒng)的發(fā)達國家的市場,要把眼光放在新的市場,特別是中國這樣的發(fā)展中國家身上,中國帶動了市場的發(fā)展,原油價格的堅挺支持了所有相關商品的價格,導致了原油價格不斷的攀升,使用的化肥和其他的任何一個農業(yè)相關的產品等等,相對來講,現在的生產成本會更高了。 我們看到在2008年,原油的價格最高是每畝桶7美元,大蕭條期間最低是跌到了30多美元一桶,可能未來的原油增長的可能性要比跌的可能性要大。這里看一下很簡單的指標,我們的玉米的價格和農產品的價格,受到了不同產品的影響。現在大量的使用玉米在美國使用乙醇,原油的價格增長,玉米和其他的農產品價格增長也會水漲船高,所以原油的價格漲到每桶100美元的話,我認為它會支持玉米的價格的需求,使玉米的價格大幅度的攀升。為什么大家如此的關注玉米的價格,玉米代表了世界上生產三分之一糧食的產量,而且它的交易量也非常大、非常廣,中國和美國兩國之間50%的產量是用來貿易的,我們必須要關注中國和美國兩國的玉米收成,以此來看一看對市場和政策的影響。 玉米在過去的三到五年的主要增長是來自于乙醇的需求,在美國,很多人種玉米就是為了煉乙醇,而現在大概美國35%的玉米是為了生產乙醇的,所以它占了很大的比重。另外,很重要的一個就是在供應方方面,在種植方面的巨大競爭。在美國,尤其是在七月份的時候,有一個很短的周期之內,你如果在這個周期里面,如果是玉米種植不當的話,極端的氣候等等因素會導致玉米的產量大幅度的下降,在美國玉米的生產比其他的所有的農產品的產量加在一起還要多,因此它在影響其他的農產品的價格上面很大,尤其是在小麥和豆粕上面。我們知道到2011年我們在美國需要更大的種植面積,在2008年,我們大概是8800萬英畝,而現在希望在2010年獲得9200萬英畝的需求,我們預計會在每年的春天盡量獲得這個種植面積。包括了牛肉、羊肉、火雞肉等等方面的養(yǎng)殖,80%的飼料都有玉米的成份。 美國的玉米用量細分到不同的領域,用百分比來表明,比如說飼料會有40%,乙醇的比例肯定會不斷的增加,另外,如果我們發(fā)現需要額外的出口,比如說從美國出口到中國的話,會在價格發(fā)現上發(fā)揮重要的作用,影響到世界的玉米價格和美國的玉米價格。另外,我們還有庫存使用比,現在的這個庫存使用比的波動非常大,到2010年的這幾年里,比如說到2011年的今年九月份到明年的八月份,我們的庫存比達到了9.7%?,F在我們的玉米市場現在是合理的,但是你到2011年要滿足這個增長的需求,我們必須要增加玉米的種植,這是很合理的要求。 2011年我們要增長到9200萬英畝的種植面積,以滿足我們的乙醇的需求。從原來的10億的蒲式耳,增加到了50億個蒲式耳,不到十年之間就翻了好幾倍,導致的結果是美國現在的州政府都表明在汽油供應方面使用乙醇為原料,有了這個政府的規(guī)定,玉米的產量一定要增長。 看看玉米的市場,美國的玉米向中國出口的潛力,過去的幾年中,中國購買美國的玉米的量出現了明顯的變化,大概是十幾年前,還是中國第二大的玉米出口國,中國出現了一些政策上的變化,如果中國的進口量增加的話,肯定會對全球的飼料糧食和玉米進口帶來很大的影響。乙醇生產的DDG副產品,大家對這個干燥過的糧食概念會比較清楚,大概是占蒲式耳的三分之一左右,生產乙醇的話,生產出來的三分之一就會生產出這樣的DDG,大概一半以上是用于出口的,很大一部分是出口到中國。在滿足飼料需求方面,這是有很大的進步,而且這個因素,目前在市場上也在不斷的增加,在未來的幾年這個重要性還會不斷的凸顯。 剛才,我沒有具體的講中國的大豆市場,我知道中國的大豆進口對于世界的大豆定價也很重要,我們可以從這張圖上看到,在九年之間,中國進口大豆的數量已經增長了五倍?,F在美國的官方預測,到2011年,中國大概會進口5000萬噸的大豆,所以中國大豆的進口會發(fā)揮很重要的作用。中國的需求如果出現了變化,比如說中國需要更多的大豆進口,或者是更多的玉米進口,肯定會導致這個市場的兩種產品價格的上揚。 |
畜牧人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9 01:15,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