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頁 飼料 原料期貨 查看內容

國際糧價上漲 搶糧戰(zhàn)爆發(fā)在即

  10月17日,黑龍江省樺川縣,在中儲糧樺川庫的門口貼著一白一紅兩則“告示”,白紙是停收水稻的通知,紅紙上面寫著:院內大量收購大豆現金支付,每市斤1.84元,水分13.5%。

  兩個樺川縣的豆農看了看那張紅紙,說了句“他們卡得太狠了,還不如給小販”。隨即頭也沒回地騎著摩托車飛馳而去。

  糧庫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告示貼出來后一直沒人送糧,偌大的糧倉內空空如也。

  “(樺川庫)能存十幾萬噸的糧,但現在幾乎都沒有了,大豆收不上來,水稻是前段時間輪換收了一些,現在都停了,因為國家今年的收儲價還沒下來,所以停收了?!敝袃Z樺川庫副主任韓偉對本報說。

  新糧上市的價格已經把去年的國儲收購價遠遠拋在了后面。本報記者親赴中國第一大糧倉黑龍江省調查發(fā)現,那里水稻的價格已經沖向1.40元大關, “都快趕上去年大米的價格了”。而該省占全國產量一半的大豆,其價格不到一個月每斤就漲了將近0.20元,漲幅超過了已經瘋漲一輪的水稻。

  水稻、玉米、大豆等大宗農產品,無一例外,在這個豐收的季節(jié)遭到來自加工企業(yè)、貿易商的哄搶,炒農游資也在推波助瀾,在經紀人“有多少要多少”吃盡糧食的同時,糧農卻想要更高價而“捂糧惜售”。

  無論是供銷雙方,還是業(yè)內的專家學者,都非常默契和一致地看好農產品價格的未來走勢。他們均認為,農產品上漲的需求和動力依然存在,農產品仍有不小的上漲空間。接受本報采訪的南華期貨研究所三部副總經理李洪雷預測,漲勢可能延續(xù)至明年4月份。而付士米業(yè)相關負責人不無擔心地說:“糧價恐怕要漲到天花板上去了。”

  這正如中國農業(yè)銀行(601288)總行高級專員何志成所設想的那樣,如果中國廣大農民知道國際糧價在暴漲,他們將盡量避免低價賣糧。加上很多企業(yè)參與搶收農產品,一方面惜售,一方面搶收,如果投機客蜂擁而入,糧價上漲局面有可能失控。

  而更為嚴重的后果是,糧價的失控勢必會導致通脹預期的失控。中國社科院農村發(fā)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研究發(fā)現,大宗農產品價格和食品價格一般是一直波動的,比如從大豆到食用油,從玉米到豬肉,終端產品相應漲價將不可避免。

  糧價沖勁十足

  與糧庫門庭冷落相比,樺川縣先鋒農作物生產專業(yè)合作社的副主任韓俊德卻忙得不亦樂乎。本報記者10月17日見到韓俊德時,他正忙著為客商搶購水稻。

  “吉林的客商這兩天來買粘稻,一開口就是一斤一塊八,這比一般水稻的價格要高出五毛多錢,而去年這時候不過九毛多錢?!表n俊德對記者說。

  今年水稻價格走出了一波“高開高走”的行情,9月10日剛一開秤,新稻即遭到本地加工企業(yè)和外地客商的哄搶,收購價格被哄抬到每斤1.28元,而后又很快突破1.30元,目前的價位在1.33元至1.35元區(qū)間,有些優(yōu)質水稻甚至沖向了1.40元大關。

  原本打著水稻價格回調如意算盤的加工企業(yè),如今也按捺不住了。“我們本打算一邊加工去年的陳稻,一邊靜觀新稻價格回落,但現在稻子都快加工完了,新稻的價格不僅沒有跌反而又漲了不少,再扛下去企業(yè)就要停產了。”10月18日那天,黑龍江省昊偉米業(yè)的銷售經理張廣云不得不派出一路人馬到田間地頭搶購水稻。

  大豆價格的漲勢堪比水稻。盡管大豆收割的時間要比水稻晚20多天,但上市后不到半個月,大豆的價格每斤飆漲了將近0.20元,漲幅超過了水稻。

  10月19日,哈爾濱工大油廠總經理劉寶林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大豆的加工成本比半個月前每噸增加了400元,主要是因為大豆收購價格的不斷上漲,本月初大豆的價格還是每斤1.72元左右,如今已經漲到了1.91元。

  在更早些時候,也就是在國內大豆上市之前,我國進口大豆的均價自今年7月以來已經連續(xù)三個月上漲。海關總署日前發(fā)布的數據顯示,今年9月中國進口大豆464萬噸,價值20.865億美元,進口均價為449.7美元/噸,與今年7月份的422.4美元/噸相比上漲5.3%。

  剛剛從大豆產區(qū)調研回來的王小語注意到,黑龍江各地新上市的大豆價格普遍上漲,漲幅與近一個月進口大豆的價格漲幅相當,一個月前進口大豆的到港價還是1.80元左右,目前已經漲到了2元以上,并且還在蓄勢上揚。

  “現在農民、企業(yè)、客商都相當一致地看好后市,普遍認同價格還會大漲,大批大批的經紀人活躍在村村落落,只要有豆子出售就統(tǒng)統(tǒng)吃盡,一些地方又出現了貿易商囤貨賭價的現象?!鄙碓谥袊蠖怪l(xiāng)克山的齊齊哈爾大豆協(xié)會會長陳彥貴告訴本報記者。

  高價難收

  在王小語看來,我國大豆的對外依存度較高,70%以上的大豆來自進口,國內大豆沒有定價權,所以,進口大豆價格上漲勢必會拉動國內大豆價格的不斷上漲。此外,在我國國產大豆的主產區(qū),異常慘烈的大豆爭奪大戰(zhàn)正在這塊黑土地上上演,這也是推動大豆價格扶搖直上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大大小小的加工企業(yè)紛紛開工,外地的客商和本地的經紀人也都加入了搶糧大戰(zhàn),各路兵馬廝殺,被哄搶的大豆價格一路走高。”樺川縣泰豐植物油油脂有限公司的廠長鄒洪武目睹著眼前發(fā)生的一切。

  工大油廠正是其中參戰(zhàn)的一路兵馬,他們在黑龍江省內設了3個收購站,每天都會往油廠運回400多噸大豆,但對于日加工能力500噸的廠子,這也僅是剛剛滿足其正常運作??偨浝韯毩痔寡裕坝蛷S都把價格抬高到了1.91元一斤,可老百姓還是不愿意賣?!?/P>

  整天與豆農生活在一起的黑河市金秋大豆種植專業(yè)合作社社長何樹文最能理解老百姓“捂豆惜售”的心情。他對記者說,今年玉米、小麥、水稻等農產品價格輪番上漲,這回也該輪到土生土長的大豆了,農民們普遍認為大豆的漲價剛剛開始,“今年國家大豆收儲價肯定比去年高”的消息到處都能聽到,大行情似乎即將來臨。

  經過一輪上漲行情之后,種玉米和水稻的農民仍舊看好后市價格走勢。10月17日中午,樺川縣樺樹村的一個種糧大戶正在外面曬稻谷。他告訴本報記者,今年豐產又豐收,他的水稻已經都收割上來了,但絕大多數都還沒賣,他認為價格還會漲。

  東北的天氣已經提前進入了冬季。一位農業(yè)專家對記者說,東北地區(qū)的水稻在霜期來臨之前就已收完了,即使未來天氣驟冷也不怕,反而有利于稻谷風干,降低水分。這一優(yōu)勢,顯然有力地支撐著農戶和貿易商繼續(xù)“囤貨賭價”。

  付士米業(yè)是當地產能在10萬噸以上少數幾家企業(yè)之一,然而,這家規(guī)模以上的大米加工企業(yè)卻已經停產3個多月了。10月18日,本報記者來到付士米業(yè),偌大的廠區(qū)空無一人。據公司內部人士透露,付士米業(yè)停產的原因是沒有糧源所致。

  通脹之憂

  看好農產品價格未來走勢,不僅有產銷雙方,就連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多位專家和業(yè)內人士都普遍認為農產品上漲的空間仍然不小。

  本輪農產品價格漲價與國際因素關系密切。今年,由于持續(xù)高溫干旱天氣,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斯坦、德國、澳大利亞等世界主要產糧區(qū)許多地區(qū)遭受旱災,致使糧食作物特別是小麥作物大幅減產。中國社科院農村發(fā)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認為,全球農產品減產狀況難以改變。

  這直接導致2010至2011年度的全球糧食供求關系發(fā)生了逆轉。數據顯示,2009至2010年度的糧食產量比需求量多出3000萬噸,供過于求,而本年度預計將有4000萬噸的缺口。北京中期期貨研究院院長王駿表示,從供給和需求面角度來講,農產品上漲的需求依然存在。

  南華期貨研究所三部副總經理李洪雷分析稱,當前市場充裕的流動性需要尋找投資標的,而可供選擇的渠道并不算很多,處于相對價值洼地的農產品則成為受青睞的對象。

  “我國糧價多年來一直低于國際價格,被長期壓制,已經積累了巨大市場上漲能量,借助國內外流動性過剩之勢,未來一段時間糧價上漲的持續(xù)性甚至是報復性上漲幾乎是肯定的?!敝袊r業(yè)銀行總行高級專員何志成認為,但更讓他擔憂的是,由此可能引發(fā)通脹預期失控,帶動更多商品輪番上漲。

  10月19日,央行決定加息,意在警告通脹預期。在何志成看來,2010年下半年開始的通脹預期上升,直接因素是糧價上漲,而糧價上漲背后因素復雜,既有客觀需要,也有炒作成分,進入四季度,炒作成分可能會進一步加劇?!凹Z價上漲局面有可能失控。”何志成說。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頭暈

傷心

搞笑

抗議

路過

已閱

支持

超贊
發(fā)布主題 聯(lián)系我們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

中國畜牧人養(yǎng)豬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7 23:42,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