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消毒存在的問題 1、光照消毒:紫外線的穿透力是很弱的,一張紙就可以將其擋住,布也可以擋住紫外線;所以,光照消毒只能作用于人和物體的表面,深層的部位則無法消毒;另一個問題是,紫外線照射到的地方才能消毒,如果消毒室只在頭頂安一個燈管,那么只有頭和肩部消毒徹底,其它部位的消毒效果也就差了。所以不要認為有了紫外線燈消毒就可以放松警惕。 2、高溫消毒:時間不足是常見的現象,特別是使用火焰噴燈消毒時,僅一掃而過,病原或病原附著的物體尚沒有達到足夠的溫度,病原是不會很快死亡的;這也就是為什么蒸煮消毒要20-30分鐘以上的原因。 3、噴霧消毒:劑量不足,當你看到噴霧過后地面和墻壁已經變干時,那就是說消毒劑量一定不夠;一個豬場規(guī)定,噴霧消毒后一分鐘之內地面不能干,墻壁要流下水來,以表明消毒效果。 這里涉及到產房消毒是否也應該是這個樣子,因為產房是最怕潮濕的;我個人認為,產房消毒也應該達到這樣的標準,因為一者消毒造成的潮濕是暫時的,過一陣就會干燥,短時間的潮濕對仔豬的危害并不大;另一方面,這樣的消毒方式不能過于頻繁,如果三天兩頭都采用這樣的消毒是不合適的,如確實需要增加消毒次數,可以一周之內一次徹底消毒,其它消毒采用簡單形式,要求低一些,如可以用普通噴霧器消毒。 4、熏蒸消毒,封閉不嚴:甲醛是無色的氣體,如果豬舍有漏氣時無法看出來,這就使豬舍熏蒸時出現漏氣而不能發(fā)現;盡管甲醛比空氣重,但假如豬舍有漏氣的地方,甲醛氣體難免從漏氣的地方跑出來,消毒需要的濃度也就不足了;如果消毒時間過后,進入豬舍沒有嗆鼻的氣味,眼睛沒有青澀的感覺,就說明一定有跑氣的地方。 七、怎樣做好消毒 正常的消毒要分三步,清、沖、噴,如果是空舍消毒還需要增加熏、空兩個環(huán)節(jié)。 1、 清:清是指清理,是把臟物清理出去;因為病原生存需要環(huán)境,細菌需要附著于其它物質上面,而病毒則必須依附在活細胞上才能生存,清理是把病原生存所依附的物質清理出去,病原也就一起清理出了豬舍。如果不清理就消毒,會出現三個后果,一是因消毒藥物劑量不足使消毒不徹底,二是增加消毒費用,三是增加舍內濕度,這三個后果都不是我們想看到的。 2、 沖:是沖洗,是把清理剩下的臟物用水沖走;一個養(yǎng)豬高手介紹經驗時,說他們對臨產母豬上床的消毒,就象給人洗澡一樣,豬體臟的時候,有時會使用洗衣粉等,以保證沖洗徹底,絕不讓一點臟物帶進產房。 3、 噴:也就是噴霧或噴酒消毒;這里出現了一個噴灑消毒,是因為盡管我們采用清、沖的辦法使豬舍臟物清理出去,但一般并不能做得很徹底,特別是地面飼養(yǎng)時;噴灑消毒使用的藥量更大,速度也更快,而且設備也便于購置;面噴霧消毒設備,或是價位太高,或是速度過慢,難以在大型豬場使用。噴霧消毒只適用于消毒頻繁而且需要控制濕度的產房或保育舍使用。 4、 熏:熏蒸消毒,一般使用甲醛熏蒸,前面已經提到。 5、 空:這是一個被人們忽視的消毒方式;空的意思是把豬舍變干燥,經歷過清、沖、消、熏的病原,處于一個非常不適應的環(huán)境中,會很快死亡;另外,空的更重要的作用是使豬舍變干燥,潮濕對豬的危害是相當大的,前面我們已經討論過。我敢說,如果豬舍在進豬前能空閑一周,轉群時的許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上面的五步驟,人們都明白,但關鍵是能否執(zhí)行到位,再好的措施執(zhí)行不到位也沒有好效果。下面我們將要談消毒過程中常見的漏洞。 八、消毒的細節(jié) 下面與大家討論常見的消毒過程中應注意的細節(jié)和應對措施: 1、 產房仔豬鋪板的消毒:產房保溫箱一般使用木制墊板,因木質比較軟,而且有縫隙,一般的清、沖消毒往往做不徹底,因為病原可能已經鉆入疏松的木板里面;所以我們建議對木板的消毒采用浸泡消毒的方式;在豬場里建一個與木板面積相應的浸泡池,木板在沖洗干凈后,放入5%的火堿液中浸泡半小時以上,讓火堿水滲入到木板里面,可以將里面的病原殺死。 2、 產房、保育鑄鐵板縫隙的消毒:許多產房和保育舍,采用鑄鐵漏縫地板;這種方式有一個缺點,是板與板之間的縫隙很難沖洗干凈,普通的沖洗不徹底;需要將板掀起來,沖洗干凈后再放好。但這樣做,一者加大員工工作量;二者,如果工作時不注意,很容易把人從床上掉下來,使操作人員望而生畏。我認為,盡管會增加工作量,也可能會使員工受傷,但如果不堅決執(zhí)行,也就相當于消毒不徹底;我們都聽過“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消毒不徹底與不消毒的差別只是量的問題,而性質是一樣的。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可以采用提高工資待遇的辦法來刺激員工積極性,也可以在豬場專門安排清理沖洗人員,這一問題也就相應解決了。 3、 進場人員的消毒:進場人員的消毒是防止疾病入場的重要手段,特別是從其它場返回的人員、與其它豬場人員接觸過的人員、外來的參觀學習人員、新招來的職工等,這些人因與其它豬場人員接觸,難免身上帶有其它場的病原;平時的消毒措施,不管是紫外線燈照射,還是身上噴霧,都不可能把衣服里邊的病原殺死。所以針對進場人員,最好的辦法是更換衣服,并洗澡;需要在場里工作的人員,則要將衣物進行熏蒸消毒,這樣的消毒才是最徹底的。 4、 售豬人員的消毒:售豬人員在售豬過程中,難免與拉豬車接觸,如果售豬結束后直接進豬舍工作,就有將病原帶進豬舍的可能,冬季大面積的口蹄疫和傳染性胃腸炎的發(fā)生,與售豬車有直接關系,不能不引起重視。以下措施可供參考:(1)把磅秤作為隔離帶,場內人員把豬趕上磅秤,稱好后,交給收豬人員負責趕上車;這一措施已在多數豬場采用,收豬人員已經接受;(2)明確分工,在磅秤附近趕豬或過稱的人員固定,只在該區(qū)域活動,其它人員只負責從豬舍趕到磅秤,不與收豬人員接觸;(3)有專用售豬衣服和鞋,售豬時,參與售豬的每個飼養(yǎng)員都更換售豬用衣服和鞋,售豬結束后清洗消毒后待用;飼養(yǎng)人員仍穿原工作服和鞋進舍工作;(4)售豬結束后,馬上派專人對售豬場地進行徹底清洗消毒;(5)平時將售豬區(qū)域變成隔離區(qū),一般人員不得進入;(6)嚴格執(zhí)行上述規(guī)定,任何人不得違犯,否則嚴肅處理。許多老板考慮到上面的措施,既增加費用,又太煩瑣,不愿實施;我們可以算一筆賬,如果五年時間內少發(fā)生一次因售豬帶來的病如口蹄疫或傳染性胃腸炎,少損失的錢足以把上面的工作做幾十遍。我們算過,一個萬頭豬場,如果發(fā)生傳染性胃腸炎,即使不造成死亡,單純浪費一周的飼料,費用就可達到十萬元以上。(一天7噸料,七天49噸料,每噸2500元,合計122500元。) 5、 玉米的消毒:如果我們在秋冬季看到玉米在大路上晾酒,各種車輛從旁邊過,如果有拉豬車甚至是拉死豬的車,車上不慎掉下一些東西,也可能這些東西里面含有病原;而我們收購的玉米往往不去雜,現購現用,可能會把里面的病原直接讓豬吃進肚子里;“病從口入”成了現實。如果說對進場玉米進行消毒很不現實,但我們可以采用有效的辦法減輕危害,如將購進的玉米進行過風或過篩去雜,因即使有病原一般也是在雜質里面;二是把玉米存放一階段后使用,病原脫離了生存條件后,也會很快死亡;這兩種措施并不復雜,大多豬場都可以采用。 6、 蚊子的消毒:蚊子的危害大家都清楚,夏季常發(fā)病如附紅細胞體病和乙型腦炎,主要是蚊子傳播的;蚊子傳播疾病是用它的針頭,我們在強調一豬一個針頭的時候,卻無法對蚊子的針頭消毒,唯一的辦法是使場內沒有蚊子,消滅蚊子是最好的消毒。關于消滅蚊子的內容,請參考本人文章〈解決蚊子和蒼蠅的實用技巧〉。
|
畜牧人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2 02:53,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