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合理的營養(yǎng)素投入是奶牛繁殖高效率的基礎,繁殖高效率是保證奶牛終生產奶量和經濟效益的關鍵。本文把營養(yǎng)對奶牛繁殖性能的影響進行了闡述,供同行們參考。 1能量對奶牛繁殖性能的影響 1.1產前能量過剩:主指干奶前2-3月(泌乳末期),此期能量轉化為體膘效率高達70%(干奶期為50%),如在此期供給奶牛的能量過多,膘情過好(高于4分),極易造成產前奶牛肥胖綜合癥(脂肪肝、采食量下降),產后極易發(fā)生一系列代謝紊亂癥(采食量下降和難產、胎衣不下、乳房炎、子宮炎及酮病均會升高),進而影響奶牛繁殖效率。應在泌乳末期控制好膘情(3.5分),高者應減喂全株玉米青貯和精料,多喂干草。 1.2產前能量不足:主指泌乳末期和干奶期,供給奶牛的能量不足,使奶牛膘情太差(低于3分),這易發(fā)生產后胎衣不下、惡露滯留及子宮炎增多(無力排出),卵泡發(fā)育遲緩,降低受胎率。應適當增加精料和全株玉米青貯的喂量,提高日糧營養(yǎng)濃度(每公斤日糧干物質中含2-2.15NND)。 1.3產后能量過剩:這主是遺傳潛力不佳、產奶量不高的牛只,易發(fā)生產后肥胖癥,卵細胞質量下降,胚胎發(fā)育能力減弱,易發(fā)生卵泡囊腫,發(fā)情異常,受胎率下降。 1.4產后能量不足(負平衡):此期為泌乳高峰期,極易造成能量負平衡,使發(fā)情延遲,卵泡發(fā)育遲緩,靜止發(fā)情增多。產后應提高日糧營養(yǎng)濃度(每公斤日糧干物質中應含2.4-2.5NND),增喂一些高能量飼料(全棉籽、膨化大豆、魚粉及脂肪等),會提高一次配種和總受胎率。若新產牛添加適量脂肪能緩解能量負平衡、降低胰島素促進卵泡發(fā)育、刺激孕酮合成、促進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釋放及能促進脂溶性維生素吸收,進而使排卵數(shù)增多,優(yōu)勢卵泡體積增大,最終提高受胎率。 2蛋白質對奶牛繁殖性能的影響 2.1蛋白質不足:主指產前低蛋白會提高胎衣不下率(據(jù)美國資料報道:干奶期飼喂含8%粗蛋白的日糧,胎衣不下率可高達50%,而把日糧粗蛋白提高到15%,則胎衣不下率降為20%),頭胎牛圍產前期理想日糧每公斤干物質中CP應達14-15%,成乳牛12-14%;產后低蛋白,可使卵泡發(fā)育遲緩,發(fā)情異常,受胎率降低。產后日糧粗蛋白應達16-17%。 2.2蛋白質過剩:主指產后飼喂蛋白質含量如果超過泌乳需要量,造成能氮不平衡,就易對繁殖性能造成不利影響,降低受胎率。主一是因在過高蛋白水平下,奶牛為了代謝排出過量的N,必須消耗過多的能量,更易造成能量負平衡,進而形成排卵遲緩和受胎率下降;二是飼喂高蛋白日糧會降低子宮內PH值,增加血液中尿素濃度和改變子宮內液體的組成,過高血液尿素濃度對精子、卵子及胚胎產生毒害作用,減少前列腺素的合成及降低孕酮濃度,另高濃度的氮會降低免疫系統(tǒng)的功能,最終使受胎率下降。產后泌乳高峰期日糧干物質中粗蛋白質一般不應長期超過17%。 3鈣磷對繁殖性能的影響 3.1產前15-20天:此期應一是采用低鈣日糧,造成鈣的負平衡;二是采用在日糧中添加陰離子鹽,不喂緩沖劑,以酸化日糧,降低血液PH值(可檢測尿液PH值以6.2-6.8為宜),刺激甲狀旁腺素在產前釋放,提高鈣磷的吸收率,減少產后產乳熱的發(fā)生,使胎衣不下率、惡露滯留率及子宮炎發(fā)病率下降,增加奶牛采食量,為產后奶牛健康、高產、穩(wěn)產及正常的繁殖性能打下基礎。 3.2產后至泌乳高峰期:此期應及時提高日糧鈣磷水平,以滿足奶牛泌乳、生長及繁殖的需要,鈣應占日糧干物質0.8-1%,磷為0.5-0.6%。若鈣磷不足,會出現(xiàn)異常發(fā)情,降低受胎率。 4維生素對繁殖性能的影響 4.1維生素A:VA是動物正常的生長發(fā)育(包括胎兒生長)、精子發(fā)生、卵泡發(fā)育以及上皮組織的生長都需要的。若缺乏VA,對繁殖的影響主為流產、胎衣不下、子宮炎及犢牛發(fā)病率的升高。 4.2維生素E:VE是一系列叫做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的脂溶性化合物總稱,細胞抗氧化劑。若缺乏VE則易造成胎衣不下、子宮炎及卵泡發(fā)育受阻,受胎率下降。 5微量元素對繁殖性能的影響 5.1銅:主是許多酶的組成成份,直接參與繁殖機能,保護細胞免受氧代謝的毒害作用。缺乏銅則易造成牛只發(fā)情期抑郁的生理障礙,異常發(fā)情。 5.2鋅:主是許多金屬酶的組成成份,調節(jié)甲狀腺素的受體及免疫功能。缺乏會改變前列腺素的合成,從而影響黃體的功能。 5.3錳:主是許多酶的組成成份,維護正常的繁殖機能,參與維生素的合成。缺乏則能抑制繁殖能力,流產、新生犢?;?、發(fā)情遲緩及隱性發(fā)情升高,受胎率下降。 5.4碘:主是合成調節(jié)能量代謝的甲狀腺素和三碘甲腺原氨酸所必須的物質,促進維生素A的合成。缺乏易造成胎兒發(fā)育受阻及死亡,胎衣不下升高,繁殖力下降。 5.5硒:是細胞抗氧化系統(tǒng)中一個重要組成成份,維護正常的繁殖機能。缺乏則胎衣不下、子宮炎及卵巢囊腫升高,繁殖力下降。 總之,給奶牛一全面合理的營養(yǎng)素對維護正常的繁殖性能十分重要,當然搞好奶牛繁殖工作是一系 統(tǒng)工程,除營養(yǎng)外還有管理、技術及遺傳是缺一不可的。《中國奶?!?BR>
附:奶牛體況評分
0 基本沒有
1 體況太差
2 高峰期的高產牛體況
3 泌乳期適合的體況
4 尾部和坐骨上脂肪太多
5 坐骨和尾根部脂肪多得離譜
本文內容由 云木2010 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