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膽汁酸促進脂肪代謝,修復肝膽損傷,預防羅非魚脂肪肝病 [打印本頁]

作者: A小小的人兒    時間: 2018-3-26 16:59
標題: 膽汁酸促進脂肪代謝,修復肝膽損傷,預防羅非魚脂肪肝病

羅非魚脂肪肝以魚肝臟中脂肪的大量沉積和肝臟的肥大為基本特征。當前由于羅非魚市場價格較低,其使用的飼料多為高脂、高糖飼料,且其中的廉價低質飼料原料較多,而長期投喂高能、高脂又低質的飼料會導致羅非魚肝臟代謝負荷大,肝臟脂肪異常沉積引發(fā)脂肪肝病,嚴重的甚至出現(xiàn)代謝紊亂、抗應激能力差和死亡率高等問題。雖然脂肪肝病沒有傳染性,但是在集約化養(yǎng)殖中,脂肪肝病往往是大規(guī)模和全面性的,所以它的危害和后果遠遠超過傳染性疾病。
羅非魚脂肪肝病的危害可歸納總結為以下四點:
1、降低羅非魚生長性能,導致魚生長緩慢和餌料系數(shù)上升,增加養(yǎng)殖成本;
2、降低羅非魚免疫力和應激耐受性,增加病害發(fā)病率和死亡率;
3、降低羅非魚產品的感官品質,影響經濟效益;
4、間接導致抗生素等藥物的濫用,影響食品安全性。
當前臨床和生產中常常采用在飼料中添加抗脂肪肝活性因子來提高羅非魚對脂質的吸收利用率、降低肝脂含量,以此達到預防脂肪肝病的發(fā)生,提高羅非魚生長性能、降低餌料系數(shù)、提高成活率和經濟效益的目的。膽汁酸在促進脂肪代謝方面具有顯著的功效,可有效預防羅非魚脂肪肝病的發(fā)生。
膽汁酸是膽汁的主要成分,由肝臟合成,具有較強的表面活性,可加強胰脂肪酶活性,降低脂肪表面張力,在機體內通過腸肝循環(huán)來發(fā)揮最大限度的脂肪乳化作用,促進脂肪和脂溶性維生素的消化與吸收,是肝臟清除膽固醇的主要途徑。
同時,膽汁酸可促進肝臟細胞分泌膽汁,消除膽汁淤積使膽道通暢,同時帶走體內部分有害物質,抑制腸道內毒素的吸收,維護肝臟健康狀態(tài),可起到保肝利膽的作用。
此外,膽汁酸還可顯著提高血清堿性磷酸酶(ALP)的活性,顯著降低丙氨酸轉氨酶(ALT)和天門冬氨酸轉氨酶(AST)的活性,這表明了膽汁酸具有良好的抗肝損傷及修復肝損傷的作用。
鄭宗林等(2009)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飼料中添加膽汁酸后能顯著提高羅非魚生長性能和消化道胰蛋白酶、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翟少偉等(2015)在研究中指出飼料中添加 300 mg/kg 膽汁酸能顯著提高吉富羅非魚的生長性能和提高腸道脂肪酶和蛋白酶活性。
國內外的諸多研究證明了膽汁酸在促進魚類脂肪代謝方面的顯著效果:
飼料中添加適量膽汁酸能夠顯著提高黃尾鰤魚、虹鱒、鯽魚、異育銀鯽、斑點叉尾鮰、草魚、軍曹魚、大菱鲆的生長速度和增重率,提高了飼料轉化率,降低了餌料系數(shù)。
飼料中添加膽汁酸提高了異育銀鯽和軍曹魚肌肉或全魚粗蛋白含量,對蛋白有節(jié)約作用。促進了脂類吸收,降低了軍曹魚、大菱鲆體脂和肝脂沉積。
飼料中添加膽汁酸提高了日本鰻鱺、牙鲆和大菱鲆脂肪分解酶(脂蛋白酯酶、肝脂酶和總脂酶)和脂肪酶活性,降低草魚血清中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對脂肪代謝具有明顯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在羅非魚飼料中添加膽汁酸可促進加州鱸的脂肪代謝,減輕肝臟負擔,增強肝臟功能,修復肝臟損傷,預防脂肪肝病的發(fā)生。(文章來源:龍昌動保)
(, 下載次數(shù): 164)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m.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