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在生產(chǎn)工藝上降低顆粒料的水分 [打印本頁]

作者: 馬前卒    時間: 2007-3-9 11:53
標題: 在生產(chǎn)工藝上降低顆粒料的水分
我公司在黑龍江,現(xiàn)在小雞顆粒料的水分在15%左右,目前庫存的玉米很多,請教在生產(chǎn)工藝上采取什么措施能把顆粒料的水分降低一些。我認為現(xiàn)在的顆粒料的水分在14%以下安全一些。
作者: zangon    時間: 2007-3-9 12:34
水分多點好啊,賣除去利潤高些,倒是很多人想把水分提上去,呵呵!
作者: 馬前卒    時間: 2007-3-10 08:54
是的,水分高、利潤就高,可是現(xiàn)在氣溫在回升,發(fā)霉的風險在提高。
作者: chen98448    時間: 2007-3-10 09:39
其實我們公司有要求的,最終成品的水分與原料水分差異在+/-0.5%以內(nèi),不能拿水分賣錢也不能損耗太多。實際上也是這么做的,這可能就是為什么外國很多大企業(yè)能發(fā)展那么長時間的原因之一吧!
找到水分高的真正原因,是玉米水分高,還是冷卻器的效果不好!如果是冷卻器效果不好,那么調(diào)整冷卻器的風量和料位,一般冷卻器的風機加裝的都有變頻器的,不妨調(diào)整一下頻率。如果是玉米水分高,那只好降低其他原料的水分,確?;旌虾蟀氤善返乃衷?4%,這樣的話你的成品能控制在14.5-13.5%范圍。
如果半成品的水分也在15%,那就不好辦了,因為冷卻器不是風干機!
還是控制玉米水分吧!僅供參考!
作者: 馬前卒    時間: 2007-3-11 11:18
玉米        調(diào)質(zhì)前        調(diào)質(zhì)后入環(huán)模前        冷卻器下        成品
15.88        14.02        17.45                        15.38        15.06
15.41        13.78        17.7                        15.45        15.31
15.22        13.98        17.47                        15.34        14.99

請幫忙分析,我們的成品水分高是原料的水分高還是冷卻效果不好,還是二者兼有?
謝謝!
作者: 小農(nóng)民    時間: 2007-3-11 15:29
兩者都有呢。
作者: ywj157    時間: 2007-3-11 16:27
制粒后的顆粒溫度如何?在寒冷的冬季這個問題很普遍,很不好解決的.
作者: ywj157    時間: 2007-3-11 16:30
控制蒸汽質(zhì)量,提高環(huán)摸出來顆粒料的溫度,冷卻器料位器調(diào)高,延長冷卻時間,當然玉米水分還是高了一點,最好能有點低水分玉米搭配使用.
作者: lzc1226    時間: 2007-3-11 16:46
你的制粒溫度是多少?
作者: chen98448    時間: 2007-3-11 18:37
5樓的朋友的玉米水分雖然有點高,但實際是可以接受的!
因為你調(diào)質(zhì)前的水分還是可以接受的!
還得調(diào)整冷卻器,調(diào)整風量和料位!
冷卻器至少還可以將水分冷卻至調(diào)質(zhì)前的狀況!
目前的天氣,14%成品水分還可以吧!
作者: mylch2008    時間: 2007-3-13 20:05
給冷卻器做保溫處理。
作者: 山中的漫游者    時間: 2007-3-13 22:27
樓上的辦法高明,佩服
作者: 馬前卒    時間: 2007-3-14 11:11
謝謝各位指教。
我的制粒溫度在75~80度,冷卻后的顆粒料溫度和室溫很接近在-3~5度。


風量要減小多少呢?
上料位器抬高,下料位器也抬高還是放在中間位置?
作者: ywj157    時間: 2007-3-15 08:40
請問冷卻器做保溫處理該如何做比較經(jīng)濟,有沒有現(xiàn)成的
作者: ywj157    時間: 2007-3-15 08:44
我認為下料位器也需要臺高,主要是延長飼料在冷卻器中的冷卻時間,
作者: 馬前卒    時間: 2007-3-16 12:43
我也這么做過,可是下料位器抬得高,與上料位器相近,我感覺冷卻器中顆粒料多內(nèi)部通風不是太好,冷卻效果的改善不是很明顯。
作者: chen98448    時間: 2007-3-16 16:41
不知道大家配備的有沒有皮托管或風流計,不妨測定一下你冷卻器風管中的風速,然后根據(jù)風管直徑算出每小時的風量,如果你的風量和料的比值不在650-800立方英尺/噸(立式逆流式冷卻器)的話,那么需要調(diào)整你的變頻器直到這個標準。料位的話調(diào)整在38厘米左右,差異不能太大!這樣是控制水分和損耗的最好方法,如果達到這個標準還不行的話,那可能我們的冷卻器設(shè)計有問題!
作者: 謝    時間: 2007-3-19 21:04
蒸汽質(zhì)量怎么樣?含水有點偏高,調(diào)制后一般應在16左右較為合適。
作者: 馬前卒    時間: 2007-3-21 11:52
謝謝17樓的辦法,感謝您的分享。
我也感覺蒸汽的質(zhì)量不是很好,可是我們給管路做保溫了,很難換鍋爐了。想解決問題只能通過其他途徑。
作者: chen98448    時間: 2007-3-21 12:42
風量保證在650-800CFM/噸飼料,用皮托管檢測風管的風速,根據(jù)風管界面積可以算出

料位控制在38-42cm左右!
這個只適用于立式逆流式冷卻器
作者: 泥鰍    時間: 2007-3-21 12:48
感覺還是冷卻器出了問題,你的風機電機不會反轉(zhuǎn)吧
作者: 馬前卒    時間: 2007-3-22 12:52
風機沒有反轉(zhuǎn),可能是冷卻效果不好和蒸汽質(zhì)量不好造成的。
作者: ZHAOHJ    時間: 2007-3-22 15:36
我們公司的成品水分一直偏低,想提高上去都很難!各位高手給支個招吧!
作者: haochunqing    時間: 2007-3-23 16:16
我認為:
1.增加蒸汽壓力
2.增大冷卻風力
3.延長冷卻時間
作者: 馬前卒    時間: 2007-3-23 17:25
我聽說:冷卻風力大,顆粒料的外表面迅速失水,顆粒緊縮導致里面的水分很難散失掉。風力大,顆粒料的水分還是高的。
作者: 草叢里的獅子    時間: 2007-5-8 11:16
零下30-40度,冷卻器保溫沒多大用,除非用熱空氣加熱,改成烘干機一樣的。
想辦法把你的鍋爐壓力燒起來吧,如果原來是5公斤,就燒到7公斤,讓蒸汽少帶水,讓蒸汽溫度更高,然后調(diào)質(zhì)溫度高一些,冷卻時水分就下得多一些。記得布勒用一種熱甲,就是對調(diào)制器、顆粒機甚至管路進行加熱。
作者: xys123456    時間: 2007-5-24 13:27
100%是冷卻器的問題,正常成品的水分應和調(diào)質(zhì)前的水分差在±0.5%之間,你的已大大超過
作者: 乳清粉    時間: 2007-5-24 21:58
玉米的水分也太高了,在北方現(xiàn)在玉米水分都不超過13%,我們廠生產(chǎn)的顆粒料水分現(xiàn)在都低于12.5%
作者: chairborne    時間: 2007-8-8 22:43
保溫東北不行,需要冷卻器加溫處理,相互學習吧chairborne@163.com       QQ250087857
作者: jllhcf    時間: 2007-8-9 14:42
管道多加分氣缸,過濾多余水分
作者: wqygy    時間: 2007-8-10 21:28
標題: 原料的水分較高吧
一般來說混合后水分與成品水分差異很小,所以如果混合后水分高那么必然成品水分就高,冷卻器所帶走的水分量與調(diào)質(zhì)時增加的水氣量差不多.
作者: zhrgjsb    時間: 2007-8-10 22:05
標題: 先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增加蒸汽壓力到7公斤
2、提高制粒溫度到85度
3、檢查疏水閥是否正常,微開點疏水閥,使水流出
4、風機是否正常,增加風機功率
5、檢查風管有無堵塞
6、提高冷卻器下料位器
作者: dftn888    時間: 2007-8-12 11:15
注意冷卻速度,降溫過快顆粒內(nèi)部附著水不能被完全帶走??梢钥紤]蒸汽管穿過冷卻器,以達到保溫目的。
作者: hran    時間: 2007-11-30 11:20
標題: 怎樣控制顆粒溫度?
現(xiàn)在天氣冷了,水分高點對產(chǎn)品沒多大影響.里面的水分多少合適?。?hr noshade size="2" width="100%" color="#808080"> 作者: 馬前卒    時間: 2007-11-30 11:48
現(xiàn)在又到顆粒料水分高的時候了,感謝各位的意見.
作者: swyt2007    時間: 2007-12-1 19:41
濕度大,溫度高是在生產(chǎn)工藝上一定要降低成品水分的因素.
作者: any_wyb    時間: 2007-12-1 20:01
你們那的玉米水分太高了,要想在工藝上改進,一般把調(diào)制溫度調(diào)低點,或者是冷卻時間長點
作者: 小仲馬    時間: 2010-12-16 14:46
同意17樓觀點,謝謝!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m.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