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脂肪乳化劑可以替代部分油脂嗎? [打印本頁]

作者: 微塵    時間: 2007-10-15 16:57
標題: 脂肪乳化劑可以替代部分油脂嗎?
脂肪乳化劑在飼料中添加,提高動物對脂肪的消化率,因此是否能夠替代部分油脂?
作者: 山中的漫游者    時間: 2007-10-15 21:40
油脂少了,小心微塵增多啊:4d:
作者: 刀六    時間: 2007-10-15 23: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nèi)容自動屏蔽
作者: 李業(yè)明    時間: 2007-10-16 00:33
我認為:從營養(yǎng)利用與滿足的角度是可以的,否則過多的脂肪會在體內(nèi)進行沉積。
但具體的減少的幅度要通過飼養(yǎng)試驗來確定。
作者: gbmmr    時間: 2007-10-16 06:19
油脂乳化劑就是我們平常說的表面活性劑,說簡單點,就當是洗衣粉吧,它的作用是把油脂的顆粒減小,更容易吸收一些,但不能提供能量的。

從這個道理,無法知道對脂肪消化的貢獻有多少,作為一種保障更合適一些。
作者: jane    時間: 2007-10-16 08:41
有些廠家提倡減油的,而有些不讓減油。
能否做脂肪的消化試驗,看看到底對消化提高了多少?
作者: 李業(yè)明    時間: 2007-10-17 00:42
和盧老師談?wù)勎业囊娊?,希望盧老師多指教。        
首先,我們知道脂肪的代謝過程:動物包括人通過食物攝取的脂肪顆粒較大,脂肪需要經(jīng)膽汁(天然的脂肪乳化劑)乳化成小顆粒,然后再通過胰腺和小腸內(nèi)分泌的脂肪酶將脂肪里的脂肪酸水解成游離脂肪酸和甘油單酯,偶爾也有完全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水解后的小分子物質(zhì)如甘油、短鏈和中鏈脂肪酸,被小腸吸收進入血液,參與血液循環(huán)。
在營養(yǎng)物質(zhì)的消化和吸收的過程中,吸收的效率收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我們都希望達到最高的吸收境界100%,所以就有了營養(yǎng)的消化率問題。
動物通過食物攝取到的營養(yǎng)、蛋白質(zhì)等營養(yǎng)的消化和利用率也不是100%的,這是可以承認的。所以正常情況下,飼料中的脂肪都會有一部分脂肪沒有得到足夠的膽汁的乳化作用,也就沒有足夠的表面積和脂肪酶發(fā)生水解反應(yīng),可能沒得到很好的吸收原形排出體外。因為乳化后的脂肪顆粒有較大的表面積盡可能的要和脂肪酶發(fā)生水解反應(yīng),從這個意義上講增加乳化劑的時候會提高脂肪的乳化程度,與此同時,我們再增加脂肪酶,就可以加劇脂肪的水解,真正意義上促進脂肪的代謝,產(chǎn)生更多的營養(yǎng)物質(zhì)了。
現(xiàn)在,能量、蛋白的成本越來越高,第一要保證較高的生產(chǎn)性能,所以一定要足夠的營養(yǎng)供應(yīng),這是最基本的。第二,從配方和成本這個角度出發(fā),飼料中大宗原料的用量差異度不大,而為了成本上滿足企業(yè)的需求,我們就需要從營養(yǎng)物質(zhì)的利用率上入手,提供同水平的營養(yǎng)的飼料,促進各種營養(yǎng)物質(zhì)吸收率的措施和各種添加劑成了各個企業(yè)的制勝法寶,也是以后飼料配方的一個趨勢,也是環(huán)保的需要。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些看法,希望盧老師和各位朋友多多指導(dǎo)!
作者: haochunqing    時間: 2007-10-17 12:03
個人感覺說的非常深刻!3: !3:
作者: 梁兆旭    時間: 2007-10-17 21:12
[quote]原帖由 gbmmr 于 2007-10-16 06:19 發(fā)表
<油脂乳化劑就是我們平常說的表面活性劑,說簡單點,就當是洗衣粉吧>透徹!透徹!佩服!佩服!:huahua:
作者: 龍城飛將    時間: 2007-10-17 23:10
支持李業(yè)明的觀點.不單單是洗衣粉的
作者: 龍城飛將    時間: 2007-10-17 23:12
雖然我沒用過,我覺的可以試一下,應(yīng)該大有幫助的
作者: 微塵    時間: 2007-10-17 23:13
總感覺像最開始賣甜菜堿替代蛋氨酸那樣
作者: 山中的漫游者    時間: 2007-10-18 01:13
原帖由 龍城飛將 于 2007-10-17 23:10 發(fā)表
支持李業(yè)明的觀點.不單單是洗衣粉的

還有洗潔精 ;P
作者: 李業(yè)明    時間: 2007-10-18 14:46
哈哈哈!
如果有效果管它什么呢?
在原料的選擇中,飼料的安全性首先要強調(diào)原料的安全性。
對人類的最低負面影響。
作者: 失憶的風    時間: 2007-10-22 18:00
膽汁酸的用戶多嗎?請有使用的朋友交流體會,新東西不能一棍子打死,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作者: gbmmr    時間: 2007-10-22 19:37
支持上面的觀點!

現(xiàn)實中的乳化劑是用來使油脂能夠和水混合成為乳濁液,確是是增加了比表面積,增加了和“脂肪酶”接觸和降解的機會,但乳化劑不是“脂肪酶”,他們在概念和作用途徑上是完全不同的含義,因此我就用“洗衣粉”來表示了。

還是支持您的觀點!
作者: 老楊    時間: 2007-10-23 15:11
原料的利用關(guān)鍵要看可消化吸收的成分是多少,也即是能被動物消化吸收利用率.所以現(xiàn)在的營養(yǎng)指標還是比較主張用可消化蛋白、可消化利用氨基酸、有效磷等。脂肪的吸收要有乳化過程,從而被動物的消化吸收,這個過程就是膽汁在發(fā)揮作用,也有的說動物本身分泌的膽汁是個開口循環(huán)(即不封閉),所以不能完全滿足乳化的需要,進而有脂肪被排出體外,即油脂的吸收利用率受到影響。外加的膽乳酸剛好彌補這一不足(從這一點上講,是否與酶有點相同?)從理論上講,是有道理的。但實際的應(yīng)用怎樣,還有待檢驗?比如,膽汁酸受溫度的影響怎樣?受壓力的影響怎樣?對脂肪的乳化與其原料的組成有無影響?等等。。。。。如果從利用率的提高上講,個人觀點,膽汁酸還是有利用價值的!
作者: 勁松    時間: 2007-10-24 16:59
關(guān)于乳化劑的實用效果,有經(jīng)驗的朋友出來談?wù)劼铩?br /> 在我們這里推銷的銷售員說山東用的廠家比較多,不知是否是這樣?
作者: 方槍槍    時間: 2007-10-24 17:28
不是山東用的廠家比較多
而是山東賣的廠家比較多
所有山東賣的廠家都說溫氏在用,并且南方用的很多

誰用誰知道
對禽的確沒有顯著效果
至于究竟怎么賣出去的
誰買誰知道
作者: jane    時間: 2007-10-24 21:49
澄清一下,溫氏的確做了很多這方面的試驗,但結(jié)果不是很一致,所以并沒有大規(guī)模推廣使用,現(xiàn)在仍然處于試驗階段。建議有條件的自己做試驗,不要聽經(jīng)銷商的,經(jīng)銷商最喜歡拿大公司做文章的。
作者: luozengfu    時間: 2009-4-24 17:11
學(xué)習(xí)了,是不是乳化劑能使一部分動物原本不能利用的油脂變得可以被動物吸收利用?
作者: 春耕生產(chǎn)    時間: 2009-4-27 22:21
為什么很多配方師要減少油脂呢?不能望向反的方向思考一下嗎?
作者: 憨豬    時間: 2009-4-28 05:51
商家為了銷售,解決添加而帶來的成本增加,說服你可以降低沒油脂,降低能量,酶不也是這樣!
作者: jinmingbi6    時間: 2009-4-28 08:29
我覺得提高脂肪吸收率,能量一定值的話,可以節(jié)省油脂用量。但用代替二字有點不是很合適。因為乳化劑本身不能提供能量。
作者: 春耕生產(chǎn)    時間: 2009-4-28 22:18
同以樓上的觀點jinmingbi6
作者: fqm1984    時間: 2009-5-4 17:14
起洗衣服的作用,
但讓消化更高一些.
作者: 崔若偉    時間: 2009-7-26 02:01
引用自李業(yè)明 發(fā)表于 2007-10-17 00:42的內(nèi)容
和盧老師談?wù)勎业囊娊?,希望盧老師多指教。        
首先,我們知道脂肪的代謝過程:動物包括人通過食物攝取的脂肪顆粒較大,脂肪需要經(jīng)膽汁(天然的脂肪乳化劑)乳化成小顆粒,然后再通過胰腺和小腸內(nèi)分泌的脂肪酶
分析的很好啊

[ts]崔若偉 于 2009-7-26 02:04 補充以下內(nèi)容[/ts]
引用自方槍槍 發(fā)表于 2007-10-24 17:28的內(nèi)容
不是山東用的廠家比較多
而是山東賣的廠家比較多
所有山東賣的廠家都說溫氏在用,并且南方用的很多

誰用誰知道
對禽的確沒有顯著效果
至于究竟怎么賣出去的
誰買誰知道

溫氏收集了市場上所以的脂肪乳化劑進行試驗,總共做了7-8批試驗吧,一批一批的淘汰,最后選用了一家成都生產(chǎn)的。
作者: gbmmr    時間: 2009-7-26 23:46
需要作一下說明的是,并非油脂乳化成小顆粒就可被動物吸收的。

舉個例子:機榨的豆油,我們稱為毛油,或者生豆油,不管如何乳化,他們的消化率都不會多好,甚至是不消化的,并容易導(dǎo)致腹瀉!假如可以加熱處理,那么就會比較容易的吸收了,這個過程稱為裂解。

裂解使高分子或大分子化合物轉(zhuǎn)化為小分子化合物,其中很重要的反應(yīng)之一是使“C=C”鍵斷裂,這個過程在食用油加工中也稱為熟化;有些油脂本身主要由小分子的脂肪構(gòu)成,是不需要熟化就可以直接食用和吸收的,比如玉米油、小麥胚芽油等;我想這也是乳化劑市場良莠不齊、添加使用效果偏差巨大的主要原因吧。
作者: 李業(yè)明    時間: 2009-7-29 13:46
盧老師的意思是豆油在使用的過程中最好也要經(jīng)過加熱(熟化)過程!
我想正是由于豆油中的雙價才是它有不飽和脂肪酸的種種特性,加熱過程是否會導(dǎo)致這些特性的消失呢?
動物機體對脂肪的類型是否存在著如1:1:1的比例(類似于氨基酸之間互作吸收關(guān)系)呢?
如果是這樣的話,在飼料營養(yǎng)領(lǐng)域我們是否要推廣均衡油脂的使用呢?
作者: zangon    時間: 2009-7-30 12:11
油脂的消化需要乳化這種物理作用,酶的作用是需要和底物充分接觸的,但是,要充分評估,動物是否需要額外添加,個人認為,如果動物本身有足夠的膽汁酸,況且膽汁酸是在動物體內(nèi)重復(fù)利用的(膽汁肝腸循環(huán)),那么就不需要添加,相反,必須有必要添加,磷脂等物質(zhì)可以作為一個選擇
作者: 飛刀又見飛刀    時間: 2009-7-30 14:47
不知有沒有人試過直接在配合飼料中添加洗衣粉的,比如每噸飼料添加1千克洗衣粉和不添加洗衣粉看有沒有什么不同?如果洗衣粉也有效的話建議大家用洗衣粉質(zhì)量更可靠
作者: ztjun518    時間: 2010-5-8 18:15
回復(fù) 31# 飛刀又見飛刀

哈哈?。?!
作者: mikesu    時間: 2010-8-22 23:33
脂肪添加3%以下時,我認為不用加乳化劑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m.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