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肉豬的賴氨酸營養(yǎng)研究進展 [打印本頁]
作者: lui5637 時間: 2007-11-30 12:01
標題: 肉豬的賴氨酸營養(yǎng)研究進展在營養(yǎng)學上,賴氨酸在肉豬的日糧中的含量不僅反映了日糧蛋白質(zhì)的質(zhì)量,而且對改善豬的增重,飼料轉化效率和胴體組成都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而且,近年來,以賴氨酸為基礎的理想蛋白質(zhì)模型的廣泛應用使得人們對賴氨酸的研究更加深入。本文就近幾年來國內(nèi)外對賴氨酸在肉豬營養(yǎng)方面的研究作一系統(tǒng)闡述,為養(yǎng)豬業(yè)的生產(chǎn)實踐提供參考。
賴氨酸通常是豬飼料中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在常用的飼料中,除了大豆及其餅粕外,賴氨酸是最易缺乏的氨基酸。在玉米-豆粕型日糧中添加賴氨酸可顯著提高飼料轉化率和生產(chǎn)性能。徐錫良(1991)研究結果表明,用豆餅和棉仁餅為主要蛋白源配制的基礎飼料中,添加0.1%-0.3%的賴氨酸和0.1%-0.2%的蛋氨酸,肉豬日增重可達734-755克,料肉比為2.95-2.85:1,瘦肉率為57.21%-58.05%,比不加的對照組分別提高6.5%、7.6%和1.2%。
Coma 等(1990)進行的育肥豬試驗指出,在蛋白質(zhì)為14%的日糧中添加賴氨酸從0.15%到0.45%,平均日增重增加14.49%-42.34%。Goihl(1993)也總結了許多試驗得出,豬日糧中增加賴氨酸可以降低背膘厚度、增加眼肌面積和瘦肉率,這種作用在青年母豬更明顯,呈線性分布。Coffey(1996)也總結了美國九個試驗站的報告指出,通過添加賴氨酸使豬日糧中的賴氨酸由0.58%增加至0.8%時,小母豬背膘厚度下降9%,瘦肉生長率提高12%。Coffey還指出,在添加高量的賴氨酸時,應注意提高代謝能水平,最好能同時添加油脂,賴氨酸/代謝能的比率通常以生長豬為10.46g/MJ、肥育豬為8.37g/MJ為宜。
Gatel (1992)在小麥?大麥?豆粕型日糧中降低蛋白質(zhì)水平,同時添加賴氨酸,這對生長肥育豬的生產(chǎn)性能無影響,而總氮排除減少??偟懦隽吭谏L期減少13.85%,肥育期減少19.32%。Kerr(1995)報道,在豬日糧中添加0.35%賴氨酸、0.16%蘇氨酸和0.07%色氨酸可降低日糧蛋白質(zhì)4個百分點卻不影響生長速度,而氮排出量和能量排出量分別減少29.3%和4.4%。張興洲等(2000)所進行肉豬的試驗結果表明,添加賴氨酸可提高整個飼糧中粗蛋白的利用率,從而在降低高成本蛋白質(zhì)原料豆粕用量的同時,保證了肉豬的正常生長??傊?,在低蛋白日糧中添加賴氨酸及其它限制性氨基酸,不僅可以減少對環(huán)境的污染,同時可以節(jié)約蛋白質(zhì)資源,降低飼養(yǎng)成本。
Kerr (1987)報道,用低蛋白日糧補充賴氨酸的飼糧喂豬,在熱應激條件下產(chǎn)熱量比正常蛋白水平的低,這是因為喂低蛋白日糧時,豬的肝重下降(約8%),而肝臟對產(chǎn)熱起很大作用(Koong等,1982)。Easter也認為,減少蛋白質(zhì)而補充賴氨酸及其它限制性氨基酸,能提高熱應激條件下的生產(chǎn)性能??傊?,添加賴氨酸使日糧的氨基酸更平衡,使整個氨基酸的利用率提高,減少以尿素形式的氮排出,從而緩解了高溫應激的影響,更有利于肉豬的生長發(fā)育。
此外,賴氨酸與免疫也有一定的關系。Williams等(1997)研究了不同免疫水平對賴氨酸需要量的影響,指出賴氨酸的需要量與免疫系統(tǒng)活性間有明顯的互作關系。Klasting等(1988)也早已證明,飼喂日糧賴氨酸充足或缺乏的雞,對免疫刺激反應不同。另外,小鼠或大鼠試驗表明,賴氨酸缺乏使大鼠胸腺和脾臟萎縮,日糧中添加賴氨酸和蘇氨酸可以使胸腺重提高,皮膚對異源移植的排斥反應增加(Sidranshs,1972)??傊岣呷庳i的生長性能,就必須降低肉豬體內(nèi)的免疫系統(tǒng)活性,而同時也要相應地提高肉豬日糧中賴氨酸的水平。
除英國的標準較高外,其他各國對肉豬賴氨酸需要量的推薦值相似,生長期約為0.7%,肥育期為0.6%。
2.1 肉豬生長期(20-50kg體重)對賴氨酸的需要量
Krick 等以蛋白質(zhì)沉積速度、體增重和飼料效率為評價指標,研究了生長豬對賴氨酸的最適需要量。結果表明,每天獲得22g賴氨酸(相當于日糧總賴氨酸1.02%或0.78g/MJ消化能)時,試驗豬可得到最大蛋白質(zhì)沉積、最大體增重和最佳飼料效率。但也有些研究的結果與此有一定的差距。Peters(1995)研究了生長豬(20-35kg)日糧中添加賴氨酸和色氨酸的效果,結果賴氨酸為0.6%,色氨酸為0.15%時最佳。林映才等(1995)用回腸吻合術測定了生長豬(30-60kg)對可消化賴氨酸的需要量,結果為0.656%(相當于0.754%總賴氨酸)時,試驗豬獲得最佳生產(chǎn)性能。
2.2 肉豬肥育期(50-110kg體重)對賴氨酸的需要量
對于肥育豬來講,性別是影響賴氨酸需要量的一個重要因子。Yen研究表明,肥育豬閹公豬日糧最適賴氨酸水平為0.72%(相當于18.6g/d,日糧粗蛋白為11.6%),而小母豬的為0.85%(相當于21.2g/d,日糧粗蛋白13.4%)。當日糧賴氨酸水平為0.6%(CP,13%)時,閹公豬的飼料效率、體增重和瘦肉增長率最好,而當日糧賴氨酸水平為0.90%(CP,17.2%)時,小母豬的生產(chǎn)性能最佳。有資料表明,體重在50-90kg范圍內(nèi)的小母豬的瘦肉沉積率和氮利用率比相同體重范圍內(nèi)的閹公豬高;小母豬比閹公豬能更有效地利用飼料中的賴氨酸,盡管小母豬日進食量比閹公豬低,但它們?nèi)帐萑庠鲋亓肯嗤H绻幑i和小母豬都能充分發(fā)揮它們的生產(chǎn)潛力,由遺傳性能決定了它們的食欲和增重內(nèi)容(主要指瘦肉和脂肪的比例)不同,小母豬沉積蛋白的速度比閹公豬快,蛋白沉積速度越快,瘦肉生長速度越快,對賴氨酸的需要越多。所以,小母豬的賴氨酸需要量比閹公豬高。
林映才等報道,60-90kg的肥育豬的可消化賴氨酸的需要量為0.453%(相當于0.548%總賴氨酸)。90-115kg體重范圍內(nèi)的豬的賴氨酸的需要量為0.61%,以生產(chǎn)性能和胴體瘦肉率為評價指標,90-113kg體重的小母豬的賴氨酸適宜給量為0.60%。Hahn等(1995)利用將肥育豬分為兩個階段(肥育前期,50-90kg體重;肥育后期,90-110kg體重)分別研究賴氨酸的適宜供應量,結果表明,不但不同性別間,而且同一性別前后兩個階段試驗豬的賴氨酸需要量差別也很大。閹公豬的結果是:肥育前期0.58%;肥育后期是0.49%。而小母豬的結果是:0.64%和0.52%??梢?,雖然不同研究者確定的肥育期豬的體重范圍稍有差別,研究結果也各不相同,但他們的研究結果達到共識,即肥育前期和肥育后期的賴氨酸需要量是不同的。生長肥育階段的前期,豬需要較多的賴氨酸,在這一段時間內(nèi),豬正在沉積瘦肉(為此特別需要賴氨酸),而且沉積速度不斷加快,以后,隨著瘦肉生長的逐漸平穩(wěn),則可減少賴氨酸的供給量。
總之,不同階段、不同性別的肉豬,賴氨酸(有可能包括其它營養(yǎng)成分)的需要量是不同的。因此,為了節(jié)約飼料成本,有必要分開飼養(yǎng)。實踐中,在很多養(yǎng)殖場,肉豬已經(jīng)進行了分階段飼養(yǎng),也已經(jīng)證明,這樣能更經(jīng)濟合理地滿足豬對賴氨酸等營養(yǎng)成分的需要,新版的NRC將 肥育豬對各營養(yǎng)成分的需要量分為兩個階段給出(50-80kg和80-120kg)。
Lin 等(1985)研究了不同的粗蛋白水平對賴氨酸需要量的影響。當?shù)鞍踪|(zhì)水平為17.5%至21.5%時,賴氨酸的需要量逐步增加。兩者間存在著相關關系,即粗蛋白每增加1%,賴氨酸的需要量就增加0.04%。楊祿良(1994)也報道,賴氨酸與蛋白質(zhì)之間的比值在生產(chǎn)實際中應達到4.5%-5.0%,理想蛋白的目標為6.5%-6.8%。
纖維素可以和氨基酸結合而抑制氨基酸的消化,所以飼料纖維素含量高的日糧,氨基酸水平應該提高點。Sauer(1980)的試驗表明,肥育豬日糧中添加纖維素會降低賴氨酸的消化率。
O Grady (1978)提出,日糧中能量的濃度影響賴氨酸的需要量,在低能量(13.6MJ/kg DE)的日糧中,添加賴氨酸使采食量和增重提高;高能量(14.6MJ/kg DE)日糧添加賴氨酸使采食量下降,但日增重不變。孫素玲(1994)報道,隨著日糧中賴氨酸與可消化能的比例增加,青年母豬的生產(chǎn)性能呈線性增加,比值為1.65g/MJ DE時最佳。Lawrence(1994)也認為在高能條件下,賴氨酸需要提高。Patience等(1995)的試驗結果表明,對于生長豬,由于能量攝入量限制其生長,應以每日有效賴氨酸與消化能的比值為基礎制作日糧配方;對于肥育豬,因為能量攝入量不限制其瘦肉生長,應按每日有效賴氨酸的攝入量制作日糧配方。而Smith等(1999)研究表明,胴體重量隨著日糧能量含量的提高而增加,能量含量對胴體重量的影響高于對體增重的影響。與消化能攝入量和體增重的結果不同,胴體重量的增加并無隨著日糧能量超過一定水平后趨于平緩的現(xiàn)象。
據(jù)報道,日糧中添加蘇氨酸可以消除因賴氨酸過量造成的體重下降。Williams等(1993)的試驗指出,蘇氨酸與賴氨酸的比例為0.64和0.65時生長豬和肥育豬的效益最佳。Williams(1995)又報道,賴氨酸與含硫氨基酸的比例對豬的免疫系統(tǒng)有顯著的影響,推薦比例為0.57:1.2。Peter(1995)研究認為,生長豬(20-35kg)日糧中含0.15%色氨酸及0.6%的賴氨酸可滿足低蛋白質(zhì)水平(11%)的需要。
一段時間內(nèi),人們都認為,賴氨酸和精氨酸間存在著明顯拮抗。但張晉輝等(1999)發(fā)現(xiàn),賴氨酸與精氨酸之間并無拮抗作用,只是一種氨基酸間的不平衡現(xiàn)象。
有資料表明,日糧中的頡氨酸與賴氨酸的比例能顯著影響肉豬增重,一般情況下,頡氨酸與賴氨酸的水平分別為0.75%和0.9%,頡氨酸為賴氨酸的83%。
總之,肉豬對賴氨酸的需要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在實際生產(chǎn)中應結合肉豬的基因型、基礎原料中賴氨酸的生物利用率、飼喂頻率、飼料配制和加工過程中養(yǎng)分的損失等情況確定賴氨酸的最佳適宜量。
研究發(fā)現(xiàn),飼喂高賴氨酸水平日糧豬發(fā)生直腸脫垂的可能性大于(P=0.0006)飼喂標準日糧的豬。此外,高賴氨酸飼糧易導致豬采食量降低。
盡管在飼料中添加合成氨基酸可促進生長、改善胴體品質(zhì)、改善飼料轉化率,但在實際日糧中卻有時表現(xiàn)出利用率下降的現(xiàn)象。比如在豬日糧中添加合成賴氨酸,以每日飼喂多次時的賴氨酸利用率作為100%,而每日飼喂一次時的賴氨酸的利用率僅為45%。Batterham等(1974)就提出,增加飼喂次數(shù)對日糧中天然氨基酸的影響不明顯。Patridge等(1985)也發(fā)現(xiàn),在添加合成賴氨酸時,一次飼喂比多次飼喂時氮的利用率低。
Batterham 等(1990a,b)發(fā)現(xiàn),對于一些經(jīng)過熱處理的蛋白質(zhì)飼料原料(如棉籽餅)可能發(fā)生了肽鏈和分子結構的變化,這種變化對于氨基酸的消化率影響較小,而吸收后氨基酸的利用率卻降低了。Batterham等(1992)還發(fā)現(xiàn),以斜率法測定的豬對賴氨酸的利用率明顯低于其回腸表觀消化率,即回腸表觀消化率可能過高估計了棉籽粕的營養(yǎng)價值。但對于豆粕而言,賴氨酸的利用率與其回腸表觀消化率卻很接近??梢?,這類蛋白質(zhì)飼料中的賴氨酸,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可能是不能被有效地用于生長和轉化而被吸收到體內(nèi)。
為了使肉豬育肥的效益達到最佳,在進行日糧配方時,賴氨酸的合理添加量顯得至關重要,因為這直接關系到日糧的利用率和經(jīng)濟效益。但在我國還未制定出合理定量定性的需要量,所以,我們應根據(jù)我國具體國情,利用相關學科的研究成果再進行進一步的定量和定性研究。
作者: 追夢人001 時間: 2007-12-15 01:04
謝謝摟主的資料:tiaotiao:
值得認真研究一下:xuehu:
作者: 和興 時間: 2008-9-19 20:22
(林映才等報道,60-90kg的肥育豬的可消化賴氨酸的需要量為0.453%(相當于0.548%總賴氨酸)。90-115kg體重范圍內(nèi)的豬的賴氨酸的需要量為0.61%,)數(shù)據(jù)有問題。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m.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您可能还对以下资源感兴趣:
台湾佬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