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如何看待豬肉漲價與股市 [打印本頁]

作者: 來自鄉(xiāng)下的狼    時間: 2007-12-19 09:43
標題: 如何看待豬肉漲價與股市

如何看待豬肉漲價與股市

http://www.aweb.com.cn 2007年12月19日09:33 新華網
 

  近幾個月以來,豬肉價格大幅上漲,滬深股市迭創(chuàng)新高,成為中國經濟領域引人關注的熱點現象。某些人據此得出中國經濟出現過熱的結論,并對宏觀調控政策提出質疑。

  那么,究竟該如何正確看待這些問題呢?

  經濟波動有其必然性

  豬肉價格上漲有其客觀原因。首先,從宏觀經濟層面看,中國經濟連續(xù)四年實現兩位數增長,但通貨膨脹率卻始終保持在較低水平。據統(tǒng)計2003年-2006年中國CPI指數分別比上年增長:1.2%、3.9%、1.8%和1.5%。經濟在實現幾年高增長、低通脹之后,出現一定幅度的波動在所難免。

  其次,豬肉價格上漲,表面上是因為前幾年豬肉價格持續(xù)低迷、農民養(yǎng)豬積極性受挫、生豬存欄量降低導致豬肉供給不足。但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經濟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帶來農產品消費量增加,從而推動價格上漲。在世界范圍內,在經濟增長過程中出現農產品價格上漲,也是其它國家遇到的普遍現象,中國自然也不會例外。此外,這次豬肉價格上漲,還受流動性過剩和全球農產品價格上漲等多重因素影響。

  中國股市之所以出現這一輪大牛市,是在中國經濟持續(xù)增長的大背景下展開的。2006年之前,中國股市經歷了長達五年的熊市,走勢與中國經濟發(fā)展的大勢相背離。從2006年起,推動股權分置改革,給中國股市帶來了結構性變化,經濟形勢的持續(xù)向好和上市公司業(yè)績的大幅提升,又為股市上升提供了強勁動力。再加上人民幣升值和全球流動性過剩,股市迭創(chuàng)新高也就并不意外了。雖然,目前滬深兩市市盈率已達60倍,其中已有一定的泡沫成分。但是,市場有其自身運行的規(guī)律,據一些經濟學家分析,適度的泡沫,某種程度上對中國資本市場的改革和發(fā)展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用市場的手段,解決市場經濟問題

  對這些發(fā)展中出現的問題,應該如何解決呢?

  最簡單的方法當然是動用行政手段,對市場進行直接干預。這樣做短期內固然能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從長遠來看,還是要用市場的手段解決市場的問題。

  要解決這些發(fā)展中的問題,歸根結底還得依靠市場手段,通過市場自身調節(jié)功能發(fā)揮作用。政府則應利用財稅杠桿實施積極的宏觀調控政策,進一步完善市場機制,加強市場監(jiān)管,規(guī)范市場行為。同時,政府也要做好低收入群體的保障工作,特別是保障農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的生活,確保社會穩(wěn)定。從當前政府采取的措施來看,也正是如此。

  在穩(wěn)定豬肉價格方面,中央采取了一系列調控措施,如加大對生豬生產的扶持力度、建立和完善生豬的公共防疫服務體系、完善豬肉儲備體系等,此外還加大了監(jiān)督力度,嚴厲查處違法經營、囤積居奇、哄抬價格等破壞市場秩序的行為。針對證券市場,政府同樣也出臺了系列措施,加強股市風險教育,加大對證券交易違規(guī)行為和操縱市場行為的查處懲治力度,以確保股市持續(xù)健康發(fā)展。這些舉措,無不體現了政府對民生的殷殷關切之情,無不體現政府高度負責的精神。

  當前,中國正處于經濟發(fā)展的黃金時期,同時也是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的矛盾凸顯期。在社會發(fā)展進程中出現一些問題、矛盾都是正常的。在這種時候,我們要學會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用發(fā)展的思路解決問題。如果遇到發(fā)展中的問題,就驚惶失措,甚至想回到過去,依靠計劃的手段解決市場的問題,無疑是在開歷史的倒車。

  倒退不得民心,也不可能有出路。

  在改革的新階段,利益主體多元化帶來新的社會矛盾不可避免。而要化解矛盾就只有依靠改革來保穩(wěn)定、促發(fā)展。要堅持改革開放毫不動搖,就必須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緊緊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動搖,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fā)展,堅定不移地實現我們的發(fā)展目標。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m.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