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牛奶價格"大跌大漲"調查
[打印本頁]
作者:
來自鄉(xiāng)下的狼
時間:
2007-12-21 11:08
標題:
牛奶價格"大跌大漲"調查
牛奶價格"大跌大漲"調查
http://www.aweb.com.cn 2007年12月20日15:31 新華網
2007年,我國牛奶業(yè)上演了戲劇性的一幕:年初還是一片“賣牛倒奶”聲,年底就風云突變演變成“無序搶奶”。最近一段時間,超市銷售的奶制品跟風漲價,給“一天一袋奶”的部分城市居民造成壓力。
奶價像股價短期大起大落,誰是背后推手?超市鮮奶還會再漲嗎?
市民:“一天一袋奶”還能維持多久?
進入第四季度以來,三元、伊利、蒙牛等知名品牌的奶制品相繼漲價,引起一些城市居民關注。在呼和浩特市藝術廳北街的聯(lián)華超市里,記者看到蒙牛產品——一箱硬包裝“大枕”的純牛奶從原來的28.80元提到了目前的37.20元,每箱漲了8元多錢;另一種軟包的純牛奶產品從原來的每袋1元錢提到了1.30元,漲幅為30%。據超市銷售人員介紹,伊利的同類產品比蒙牛漲得還早,如“30天常溫保質純牛奶”每袋(半斤裝)漲了1毛錢,“據說還得漲”。
在北京市場,記者近日走訪了京客隆、天客隆、迪亞天天等超市,發(fā)現箱裝奶、袋裝奶大都不同程度地漲價。三元、蒙牛、伊利銷售的純牛奶漲幅大都在20%左右。
不僅鮮奶漲價,事實上奶粉的漲價幅度更大。據中國奶業(yè)協(xié)會有關人士介紹,近期進口奶粉和國產奶粉都在漲價,去年每噸1.6萬元的國產全脂奶粉,今年已漲到每噸2.9萬元。
牛奶較大幅度提價,給那些一家三口堅持“一天一袋奶”的城市工薪族出了個不大不小的難題:是不是要改成“兩天一袋奶”?
一些超市的銷售員告訴記者,這兩個月,附近一些靠退休金生活的老人看到鮮奶漲價,購買量有所減少,“還有些顧客以前喝大袋的,現在改為喝小袋的了”。在北京今典花園附近的迪亞天天超市,一位婦女說:“現在物價在漲,牛奶漲價也不稀奇,但漲這么多沒想到,更令人擔心的是奶價會不會繼續(xù)漲?”另一位顧客接話說:“政府提倡‘一天一袋奶’,牛奶成了孩子、老人每天的必需品,漲百分之二三十已不算個小事情?!?
奶農:年初“倒奶”年底“搶奶”
“鮮奶收購價三分五分地提,而同期飼料價卻三毛五毛地漲。”談起上半年的情形,內蒙古奶農李建軍直搖頭。他說:“因鮮奶收購價太低,上半年最好的成牛只能賣五千元,小乳牛僅兩三百元。我有個親戚賣了只小鳥1000元,三頭小牛還不值一只小鳥的價。要放在前些年,一頭小乳牛就能賣四五千元!”
記者了解到,呼和浩特地區(qū)的三個屠宰場,今年上半年每天屠宰的奶牛有二三百頭。在“全國奶牛第一縣”土默特左旗,一度有60%多的新生小奶牛被賣到了屠宰場抽血清。
“上半年還在殺牛倒奶,年尾就搶奶源了?!焙艉秃铺亟家晃淮逯鴳n慮地說,牛奶價格大起大落對農民增收和牛奶產業(yè)的穩(wěn)定發(fā)展很不利。
一些鄉(xiāng)村干部普遍反映,此輪奶價大波動主要是兩大原因:首先是企業(yè)和奶站長期壓低收購價,而同期奶牛飼養(yǎng)成本卻大幅上揚。去年以來,主要飼料漲價幅度如玉米等超過60%,而同期原奶收購價只提高八九分錢。今年上半年,內蒙古奶農基本上處于虧損狀態(tài)。其次,上半年的殺牛倒奶之風,也與前幾年奶牛養(yǎng)殖被作為“政績項目”盲目擴張有關。
據了解,隨著近來奶源緊張,在呼和浩特地區(qū),伊利和蒙牛兩家企業(yè)最近把原奶收購價從每公斤1.84元提到1.90元。但記者發(fā)現,奶農們仍期盼著再提高收購價。
呼和浩特市郊農民云佩龍開了3家奶站,專為某大企業(yè)供奶。他說:“近一個月來,不少外地人推著擠奶器直接進村入戶收奶,每公斤2.5元,還是現金。這些年大企業(yè)給農民的原奶收購價的確太低了!”
企業(yè):“搶奶”打亂價格體系
城市居民愁的是牛奶漲價,農民抱怨收購價低,乳品企業(yè)愁的則是缺奶源。
伊利集團執(zhí)行總裁張劍秋介紹說,由于近來奶源緊張,原有價格體系已被打亂。最近北京、河北、山西、黑龍江等地的原奶價格每公斤漲到3元左右,內蒙古也達到2.5元。目前主要產區(qū)的原奶價格比上半年上漲50%以上。即便如此,原奶仍不能保證供給?,F在很多地方都是一家一戶拿著現金上門收奶,已經沒有價格體系了。
張劍秋表示,雖然牛奶價格漲了,奶牛也漲了,但最根本的問題是奶源基地建設滯后。
蒙牛公司有關人士還表示,除了奶源基地建設滯后外,另一個問題是國內一些小奶粉廠、小乳品廠開始泛濫。它們受奶粉價格今年大幅上漲的利益誘惑,紛紛進村入戶爭奪奶源,擾亂了價格體系。在呼和浩特市,一些小乳品廠派人推著小奶罐到奶農院子里收,出價高出伊利、蒙牛收購價0.8元。
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憂慮地說,現在原料奶大漲,企業(yè)已受不了成本的壓力,按照目前這個價格漲下去估算,伊利明年光收奶增加的成本就以數億元計。他說,最近伊利的一些產品漲了一些,但漲的這塊根本消化不了增加的成本,所以下一步還可能考慮漲價。
專家:防止乳品企業(yè)“合謀”大漲價
一些專家認為,目前原奶價格上漲帶有恢復性和合理性,但無序搶奶造成的原奶價格混亂是不正常的。內蒙古農業(yè)大學專家董潤利說,當前要警惕一些乳品企業(yè)利用奶源短缺,“合謀”搞乳制品突擊大漲價,損害消費者利益。
據董潤利介紹,在奶產品利益鏈條上,產品銷售、包裝采購、企業(yè)加工等環(huán)節(jié)拿到的利益超過80%,而奶農提供原奶分得的利益僅占16%左右,使乳產品的價格形成極不合理。據專家測算,按照目前奶制品的價格,尚可大體抵消成本上漲的壓力。
牛奶價格的大起大落,實際上暴露了我國奶業(yè)積累的深層問題。一段時間以來,一些乳品企業(yè)利用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中承諾的“供應奶源”“提供土地廠房”“稅收減免”等優(yōu)惠條件,無序擴張,相互搶奶,較少注重培育優(yōu)質奶源基地建設。內蒙古奶牛養(yǎng)殖專家郭八龍說,目前規(guī)?;B(yǎng)殖產出的優(yōu)質原奶在總量中不足20%,如何引導奶牛業(yè)走規(guī)模化、優(yōu)質化養(yǎng)殖之路,是政府和企業(yè)面臨的緊迫課題。
“奶牛不像生豬,生豬短缺了,國家一給扶持政策,幾個月就可見效。但奶牛養(yǎng)殖周期要長得多。像今年上半年,農民嫌價低,連小母牛都殺了,等于嚴重破壞了奶牛業(yè)的未來生產能力?!倍瓭櫪葘<覔鷳n地說,“即使國家政策扶持,也要兩到三年的周期才能養(yǎng)起來?!?
有關專家表示,一哄而上又一哄而下,最終受傷的一定是農民和市民。在奶業(yè)基地建設、理順價格體系、治理惡性競爭等問題上,政府和行業(yè)協(xié)會應承擔更多責任。(宋振遠 吳獻 丁銘)
作者:
lli
時間:
2007-12-21 13:42
觀點比較精辟、專業(yè)。但是從奶農立場出發(fā),確實原奶該漲價了,前幾年奶農的的日子不好過,正如上面所提到的,“在奶產品利益鏈條上,產品銷售、包裝采購、企業(yè)加工等環(huán)節(jié)拿到的利益超過80%,而奶農提供原奶分得的利益僅占16%左右,”這種現象極端不公平、不合理。即使現在原奶漲價了,奶農是否真正能獲利還是個未知數,因為現在飼料原料價格也在大幅度的上漲,這兩種上漲是否能在終端客戶—奶農處的到平衡還不好說,所以奶農的日子還是不太好過。
作者:
來自鄉(xiāng)下的狼
時間:
2007-12-21 17:36
國家不應該扶持個別的企業(yè),應該公平競爭!
不能讓個別企業(yè)壟斷市場,肯壓奶農!
作者:
wangch2625
時間:
2007-12-22 12:35
我最討厭壟斷了,應該公平競爭..
作者:
ji06yi29
時間:
2007-12-22 12:46
牛奶在我們國家消費的人群主要還是學生和小孩,物價的上漲,居民生活承受的壓力隨之增加。我們本地區(qū)的奶源受學生的寒暑假影響比較大,寒暑假的奶源就過剩
作者:
雨寒
時間:
2007-12-22 13:18
首先是企業(yè)短視,后是國家沒有積極引導
作者:
yuren925
時間:
2007-12-23 09:22
現在的奶價確實有點高了。不利于奶牛業(yè)的發(fā)展。
作者:
刀下留人
時間:
2007-12-23 13:33
四川的奶價又太低了!只有2.00元/公斤
作者:
hn-mzj
時間:
2007-12-23 17:00
奶農還處在無序和弱勢的地位,現在不是乳制品企業(yè)的問題,而是地方政府的問題,沒有調控,沒有預見性,沒有組織!養(yǎng)殖形勢好的時候,大肆鼓吹奶牛能致富,農民殺牛倒奶的時候缺沒見那個政府出來放個屁的!奶牛的養(yǎng)殖必須組織化!有某個中立的、能代表奶農利益組織來代表組織內的奶農,贏得和奶企談判的地位和權力,同時也能預估一些市場風險,減少奶農不必要的損失!奶牛養(yǎng)殖和其他的養(yǎng)殖不同,是一個較長遠的事業(yè)(至少也應該是5年以上的),小的奶牛養(yǎng)殖單位是沒有能力和市場抗衡的!
作者:
春風徐徐
時間:
2007-12-23 19:57
乳品企業(yè)總是一再強調,奶源漲價,所以成品奶也必須漲,殊不知,老百姓每天訂的普通的一瓶奶,一小袋奶也就200毫升左右, 一公斤牛奶可以加工成五瓶(五袋),乳品企業(yè)即使把原料奶的收購價格提高1毛錢每公斤, 成品奶每袋(瓶)也不過就增加2分錢, 把原料奶的收購價格提高5毛錢一公斤,每袋(瓶)奶的成本也僅僅增加1毛錢而已. 對一個每天訂一瓶奶顧客來說, 一個月多花幾元錢喝奶也不是什么太過奢侈的事情?,F在一瓶礦泉水還得一塊多呢。
現在的實際情況是,乳品公司在原料奶的收購價格上幾分幾分的漲,而在五分之一公斤每袋(瓶)的成品奶卻是一毛兩毛的漲,在1公斤包裝的成品奶更是一塊兩塊的漲。還在整天感慨,成本如何如何增加,動輒就是上億,他們?yōu)槭裁床凰闼阋蛱醿r而增加的銷售收入又是所增加的原料奶收購成本的多少倍呢?? 他們每年花在夸大其詞的廣告,促銷上的費用又是增加的原料奶收購成本的多少倍呢?
為什么會造成年初倒奶,年底搶奶的局面?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一些乳品企業(yè),一些沒有社會責任感的乳品企業(yè),根本不顧奶農的利益,只是一味地想打敗所有的競爭對手,來壟斷這個市場。中國奶業(yè)協(xié)會劉成果理事長說過:“乳品是食品,乳業(yè)是良心產業(yè),是道德行業(yè)。道德已成為奶業(yè)健康發(fā)展的瓶頸,道德決定行業(yè)的未來?!薄爸袊虡I(yè)當前面臨的突出問題,成因是多方面的。外部原因我們暫不去說,就其行業(yè)內部來講,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乳品企業(yè)社會責任缺失。”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m.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