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如何做好計劃
[打印本頁]
作者:
qingfeng77121
時間:
2007-12-26 22:48
標題:
如何做好計劃
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有的基層管理人員“胸有無數(shù)點子,情況不明卻膽子大”,這些都屬于工作沒有計劃。無論那一級的管理者都應做好計劃,尤其是班組長在一線操作,更應有詳細、周密的計劃才成。做計劃的基本程序具體包括:
調(diào)查研究,發(fā)現(xiàn)問題
班組長在制定工作計劃之前要對自己的工作、內(nèi)外環(huán)境進行詳細的調(diào)查研究,找出問題所在。這里講的問題是廣義的概念,例如出了差錯稱為問題;為自己制定更高的奮斗目標也稱之為問題;上級給你下達了新的指標,也稱之為問題,在此,問題是個中性詞。
1.弄清楚問題的性質(zhì)
對于問題首先要弄清楚問題的性質(zhì),看看這一問題是常見問題,還是純屬個案。如果是常見問題,就應作出規(guī)律性的解釋以及用相應的政策來解決。如果純屬個案就應具體情況具體處理。此外,還要分清楚有些事情屬于常見問題的首次出現(xiàn),還有些事情過去沒有遇到,因此在規(guī)章制度中沒有,現(xiàn)在第一次出現(xiàn),以后可能還會重復地出現(xiàn),此時就應對計劃、規(guī)章制度進行重新修訂。
2.查找影響問題的主要原因
這一步驟稱之為為本部門進行診斷并確診的過程。如果條件不具備,那么計劃的標準可以適當?shù)囟ǖ酶泻蠈嶋H一些,不要操之過急,否則欲速則不達。
決定事物性質(zhì)的是主要矛盾,主要矛盾一旦解決,其它矛盾就都會迎刃而解。例如最近一段時間的客戶投訴比較多,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通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有以下原因:①客戶比較刁難;②新員工多,需要培訓;③兩個部門之間缺乏協(xié)調(diào)和溝通;④領導重視不夠;⑤整體需要管理培訓。此時就需要通過排除法,在眾多的原因中找出最主要的原因,這個最主要的原因決定著事物的性質(zhì)。
確立目標
目標錯了,一切都將隨之也錯,南轅北轍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目標應符合明確、具體、協(xié)調(diào)、可行的要求。班組長一級的計劃,一般來說屬于戰(zhàn)術性的計劃,因此需要量化的要盡量量化,不能量化的也要說明結果。
管理大師比德·德魯克曾說過,在確定目標時一定要確定邊界條件,或者說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一定要具備哪些最基本的條件。邊界條件又稱為原則,在很多情況下原則比目標更重要,也就是說制定什么樣的目標取決于你的辦事原則。此外,確立目標時要適當?shù)亓粲幸欢ǖ挠嗟?,不要把元氣全部耗盡,以保持可持續(xù)發(fā)展。
計劃擬定
有了目標,就要開始擬定計劃。在擬定計劃的過程中,應盡量地多征求部屬的意見。
1.征求部屬意見的兩個原則
◆獨立性原則
所謂獨立是指員工在提建議時應保證讓其暢所欲言,獨立并沒有任何心理壓力地提出自己的觀點,防止從眾心理起作用。從眾有盲目從眾與被迫從眾的區(qū)別。盲目從眾的人,一般說來大多文化素質(zhì)比較低,沒有自己的主見;
被迫從眾的人雖然也有自己的觀點,但是因怕影響某人的的觀點及權威而不提出自己的意見。不管哪一種從眾心理,都影響了員工獨立發(fā)表自己的真知灼見,所以既然想集思廣益,就要號召員工充分地發(fā)表意見,把心里想說的都說出來。
◆排斥性原則
排斥性原則是指提出的方案最好互相排斥。只有一個方案的方案,不是好方案,為什么呢?根據(jù)成功與失敗概率各占50%的原理,只有一個方案失敗的概率占50%,所以應另外再提出一個互相排斥的方案。例如春運時為了解決人多,坐不上車的困難,有人提出增加機車的數(shù)量,這是一種方案;還有人提出增加車皮的數(shù)量,這從表面看來,似乎是另外一種方案,但實際上卻是一個方案,因為增加了機車就得增加車皮,增加車皮勢必要增加機車的數(shù)量,所以這兩個方案并不互相排斥。如果提倡民工不回家過春節(jié),那才是另一種不同的方案,是與前一方案相排斥的方案。
這種不同的意見能保證我們的頭腦清醒,可以使我們在方案的實施過程中,有一定的應變能力,即使員工提出的方案不正確,也便于我們及時把握員工的脈搏。當一個班組中的大多數(shù)意見高度一致時,常常容易做出比較冒險的
決策
,因為這時容易輕視對方或輕視困難,做出的
決策
容易遠離實際。所以我們希望在制訂計劃的過程中有一些不同的聲音,我們把它稱為眾謀和詳慮,眾謀是指大家共同策劃,詳慮是指仔細論證,也就是今天所說的民主
決策
。
2.員工的參與度
員工的參與度
決策
的認可度表示員工對
決策
的關心程度,
決策
質(zhì)量表示
決策
對班組有哪些至關重要的、關系成敗的影響。
◆低認可,低質(zhì)量
Ⅲ象限稱之為雙低,即低認可,低質(zhì)量,也就是說員工對這項
決策
不是很關心,而且
決策
對班組前途的影響也不大,這樣的事情就沒有必要讓大家參與。例如過年、過節(jié)安排值班。
◆高認可,低質(zhì)量
Ⅱ象限為高認可,低質(zhì)量,是指某一部分人對這一
決策
非常關心,但
決策
對整個班組的命運影響不大。例如班組要買一臺新機器,這臺機器只有少數(shù)幾個人使用,其他人由于工種不同,并不使用這臺機器,對這件事情就沒有必要整個班組進行討論,與使用這臺機器的員工商量一下即可。
◆高質(zhì)量,低認可
Ⅳ象限為高質(zhì)量,低認可,是指這項
決策
確實影響到班組的前途,但是有一部分人由于技術原因不懂或由于利益問題不關心,這樣的
決策
與相關專家,相關人員研究一下即可。例如涉及一些技術問題,有一部分人可能不懂,因此只與某些高級技工商討即可。
◆高認可,高質(zhì)量
Ⅰ象限為高認可,高質(zhì)量,是指這項
決策
既關系到大家的命運,又關系到組織的命運。例如分配制度的改革,整個班組計劃的制定等,這些
決策
應集體研究。
計劃的制定
當方案擬定之后,就應對方案進行制定,此時,就需要班組長定奪。這時班組長要避免成為人云亦云的群眾的尾巴。計劃擬定之后,一般會出現(xiàn)三種情況:
◆三個草案或者五個草案都不錯,這時制定計劃比較輕松,能夠優(yōu)中選優(yōu),好中選好;
◆草案雖然都不錯,但實施的條件不具備,暫時擱置,創(chuàng)造時機,以待實現(xiàn);
◆幾種草案都不好,但只能實行幾個草案之中的一個,從不好的草案中選出一個相對較好的草案。
無論遇到哪種情況,班組長在計劃制定時都應遵循“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害相權取其輕”的原則。
計劃的實施
計劃制定好了實施更重要,如果實施不力,再好的計劃也不能發(fā)揮作用。
1.浴盆曲線規(guī)律
在計劃實施過程中常常會呈現(xiàn)浴盆曲線規(guī)律。
縱軸是失效率,橫軸是過程。在整個計劃實施的過程中,早期的失效率比較高,因為計劃本身有不甚完善的地方,這是正常現(xiàn)象。中期的失效率則降低了,即計劃的有利條件和優(yōu)越性已經(jīng)充分顯示出來。這就提醒管理者,防止半途而廢,防止中途效應,一定要堅持,因為計劃既然經(jīng)過了充分論證,那么就要果斷地堅持。后期的失效率又會升高,因為計劃已經(jīng)老化,需要被新的計劃所取代。
2.改變計劃的原則
◆積極原則
所謂積極原則是指既然有不適合實際情況的地方,一定要積極改正,但是一般情況下應以微調(diào)為主。
◆慎重原則
大方向既然論證了就不要輕易改動,如果輕易改動大方向,會給員工造成很多迷惑,中國有句古話叫“政多變則民惑”,政策變來變?nèi)?,員工就會不知所措,另一方面政策的糊涂也證明管理者的頭腦糊涂。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m.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