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我的冷卻器有問題嗎 [打印本頁]

作者: 夏天.李    時間: 2008-5-23 15:44
標題: 我的冷卻器有問題嗎
今天我又做了幾個實驗水分依然高.在排除蒸汽.疏水閥后,提高下料位器位置增加冷卻時間水分還是高13.4,調制前為13.2.
(機型32  3--4噸/小時,原以為是 設備局限,但結果好象不是:5.3T/小時水分13.4; 4.4T/小時水分13.4 13.2  ;   3.8T/小時 水分13.4  )到底是哪出現(xiàn)了問題?
作者: liudc    時間: 2008-5-24 15:09
標題: 設備沒有問題~
原料水分高了哈~配料水分13.2有點高了啊~!
作者: 夏天.李    時間: 2008-5-24 20:04
知道高了,可沒辦法啊也得進,你有什么好意見嗎?
作者: 夏天.李    時間: 2008-5-24 21:43
難道只能從控制原料水分下手嗎?還有就是降低產(chǎn)量延長冷卻時間,但對于生產(chǎn)部來說都是下策。
作者: 激光打印機    時間: 2008-5-24 22:05
控制原料,適當加些防霉劑吧
作者: guiteng    時間: 2008-5-24 22:57
降低產(chǎn)量延長冷卻時間
加大冷卻器的風量
作者: 夏天.李    時間: 2008-5-24 23:24
低水分原料購買有些難度,玉米只能做到14以下,一般13點幾。現(xiàn)在既不能降低產(chǎn)量(不能滿足銷售),又不能打原料的主意,難啊。我看只能打冷卻器的主意,我現(xiàn)在想的也是提高冷卻器的風量,但不知還有其他更好的方法沒有?
作者: 夏天.李    時間: 2008-5-25 22:04
呵呵,朋友,我想說一句:你認為原料的水分是13.2%而成品的水分是13.2-13.4%有問題嗎?冷卻器之所以叫冷卻器,它只能把你在調制過程中增加的水分和溫度降低至調制前的水平. 如果想成品水分再低的話,勸你安裝干燥機了而不是冷卻器了。這應該是我們的誤區(qū),也許有的冷卻器可以把成品的水分降得比原料低很多,但那是也是個別,它也有正負區(qū)間的哦。 再說你說原料水分13.2%而成品水分你想達到12.5-13%,如果我們1一個月的顆粒料產(chǎn)量是10000噸,那你的工廠就要損失20-70噸,你認為你的老板會同意嗎?所以建議還是從原料著手吧。引用:
原帖由 chen98448 于 2008-5-24 09:31 發(fā)表 一句話使我茅塞頓開,看來我是的從原料著手了。

作者: chenming1979    時間: 2008-5-25 23:29
標題: 回復 8樓 夏天.李 的帖子
你的設備沒有問題,建議你從原料著手控制,如果你覺得蒸汽或者冷卻又問題,你還可以試試取未加蒸汽的半成品,調制后的半成品,制粒后的顆粒成品,打包的成品都取樣做個水分,就知道問題了。不過我看還是在原料
作者: 小農(nóng)民    時間: 2008-5-26 01:36
http://m.ffers.com.cn/thread-177896-1-1.html
這個帖子和您的這個幾乎一樣,看了是您先發(fā),不知道那個是不是您用另外一個號子發(fā)的呢?我將采取措施處理。
作者: 夏天.李    時間: 2008-5-26 14:44
那可不是我,她是我們品管.我也是后來看見她的帖子.
作者: 山中的漫游者    時間: 2008-5-26 19:24
這個帖子后來的討論很好,就不要做什么處理了吧?感謝小農(nóng)民
作者: 夏天.李    時間: 2008-5-26 21:54
不過我們風管的密封性確實有待改進,因為在產(chǎn)大顆粒料時還需提高些風量,而且必要時也只能犧牲些產(chǎn)量再延長冷卻時間。因為至少水分在工藝上還有降地空間。
作者: 小農(nóng)民    時間: 2008-5-27 00:49
標題: 回復 11樓 夏天.李 的帖子
實在不好意思哦,沒有太注意發(fā)帖的時間,先在后來發(fā)的帖子里面討論了。
如果要犧牲太多的產(chǎn)量的話,那就得進行設備改造了哦。
作者: chen98448    時間: 2008-5-29 16:12
其主要原因應該在原料。如果原料控制不了的話,建議還可以調整風機頻率和布料的厚度。風量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大了,冷卻得快,水分還沒有來得及散發(fā);小了,會有熱料,生產(chǎn)效率低,且水分散發(fā)太慢,沒有足夠的風量把熱量帶走,所以需要慢慢的上下調整,找到最佳點。
布料厚度也不是越高越好或者越低越好:布料太厚了,空氣的通透性、流通性非常差,不同點的溫度和水分差異也大,不利于顆粒冷卻或水分的散失,雖然冷卻時間長了;布料太薄了,冷卻器內(nèi)的停留時間不夠,自然結果就不用說了,所以也必須去慢慢的調整。
作為一個品管人員和生產(chǎn)管理人員,你必須了解你的設備的特點和性能,這樣才能針對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辦法。
僅提供自己的想法與大家分享。
作者: 夏天.李    時間: 2008-5-29 22:47
我可不是品管,目前我布料基本控制在上料位下面一點,冷卻器手觸下部20公分不熱方可篩料,改天多找?guī)讉€點取樣叫品管測測看。希望能找著個最佳點。
作者: 小農(nóng)民    時間: 2008-6-4 03:26
標題: 回復 16樓 夏天.李 的帖子
因為您是經(jīng)理!
您的結果出來了沒有?
作者: 夏天.李    時間: 2008-6-4 17:01
下料速度控制后,上下料位器之間幾個點取樣,水分最大相差0.2.四個角相差也不大說明下料還算均勻,關鍵在必須保證足夠的冷卻時間.過快冷卻不充分,過慢影響效率.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m.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