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常用化學消毒劑的使用 [打印本頁]

作者: zhjz096    時間: 2008-8-22 22:10
標題: 常用化學消毒劑的使用
常用化學消毒劑的使用
化學消毒劑種類繁多,人們在消毒實踐中,總要選擇比較理想的化學消毒劑來使用。作為一個理想的化學消毒劑,應具備以下幾個特點:(1)殺菌譜廣;(2)使用有效濃度低;(3)殺菌作用速度快;(4)性能穩(wěn)定;(5)易溶于水;(6)可在低溫下使用;(7)不易受各種物理化學因素影響;(8)對物品無腐蝕性;(9)無臭無味,無色;(10)毒性低,消毒后無殘留毒害;(11)使用安全,不易燃燒;(12)價格低廉;(13)運輸方便;(14)可大量生產(chǎn)供應。目前的化學消毒劑中,沒有一種能夠完全符合上述要求的。因此在使用中,只能根據(jù)被消毒物品性質、工作需要及化學消毒劑的性能來選擇使用某種消毒劑。


1
戊二醛
  戊二醛屬高效消毒劑,具有廣譜、高效、低毒、對金屬腐蝕性小、受有機物影響小、穩(wěn)定性好等特點。適用于醫(yī)療器械和耐濕忌熱的精密儀器的消毒與滅菌。其滅菌濃度為2%,市售戊二醛主要有:2%堿性戊二醛和2%強化酸性戊二醛兩種。堿性戊二醛常用于醫(yī)療器械滅菌,使用前應加入適量碳酸氫鈉,搖勻后,靜置1小時,測定pH值。PH7.5-8.5時,戊二醛的殺菌作用最強。戊二醛殺菌是其單體的作用,當溶液的pH達到6時,這些單體有聚合的趨勢,隨pH上升這種聚合作用極迅速,溶液中即可出現(xiàn)沉淀,形成聚合體后會失去殺菌作用。因此堿性戊二醛是一種相對不穩(wěn)定的消毒液,2%強化酸性戊二醛是以聚氧乙烯脂肪醇醚為強化劑,有增強戊二醛殺菌的作用。它的pH低于5,對細菌芽胞的殺滅作用較堿性戊二醛弱,但對病毒的滅活作用較堿性戊二醛強,穩(wěn)定性較堿性戊二醛好,可連續(xù)使用28天。
 ?。?/font>1)殺菌原理:醛類消毒劑對微生物的殺滅作用主要依靠醛基,此類藥物主要作用于菌體蛋白的疏基、羥基、羧基和氨基,可使之烷基化,引起蛋白質凝固造成細菌死亡。
  (2)主要優(yōu)缺點:
優(yōu)點:
  戊二醛屬廣譜、高效消毒劑,可以殺滅一切微生物;
  可用于不耐熱的醫(yī)療器械的滅菌;
  戊二醛在使用濃度下,具有刺激性小、腐蝕性低、安全低毒;
  受有機物的影響小,20%的有機物對殺菌效果影響不大。
缺點:
  滅菌時間長,滅菌一般要達到10個小時;
  戊二醛有一定的毒性,可引起支氣管炎及肺水腫;
  滅菌后的醫(yī)療器械需用餾水充分沖洗后才能使用。
 ?。?/font>3)殺菌作用
  堿性戊二醛屬廣譜、高效消毒劑,可有效殺滅各種微生物,因而可用作滅菌劑,但強化酸性戊二醛殺芽胞效果稍弱(表1
1 2%戊二醛對殺芽孢的殺滅效果
4)戊二醛的應用
  醫(yī)療器械的消毒與滅菌
2%
戊二醛(堿性、酸性、中性)可用于各種不怕濕的醫(yī)療器械消毒與滅菌。在常溫下把清潔干燥的器械完全浸入戊二醛水溶液中,30分鐘可達到消毒10小時以上可達到滅菌。
無論哪種制劑,在使用時均需先加入0.5%亞硝酸鈉作為防腐劑,但一經(jīng)加入防腐劑只可保存1個月,堿性戊二醛只可連續(xù)使用1-2周。
  內窺鏡的消毒與滅菌

戊二醛是內窺鏡消毒的首選藥品。目前,內窺鏡應用廣泛、種類之繁多,制造之精密都達到了一個新水平,但對消毒滅菌要求亦愈來愈高?,F(xiàn)代內窺鏡的很多種部件不耐高溫而怕腐蝕,所以,大多內窺鏡都用戊二醛進行消毒或滅菌。戊二醛消毒或滅菌的正確操作程序是:先將污染的物品進行無害化處理(內窺鏡可直接清洗),可用0.2%有效氯清洗消毒劑清洗內窺鏡,沖洗后再用中性或加酶洗滌劑仔細刷洗;沖洗,用清水將洗滌劑沖洗干凈;干燥,洗滌后的器械需經(jīng)過干燥處理;滅菌,將干燥的器械完全浸泡在2%戊二醛溶液內,作用到規(guī)定的時間,取出用無菌蒸餾水將殘余戊二醛沖洗干凈即可使用或干燥保存。表2列舉了國外用戊二醛消毒內窺鏡的要求。
5)使用方法:
滅菌處理:只有浸泡法一種。
  將清洗、晾干待滅菌處理的物品浸入2%的戊二醛溶液中,加蓋,浸泡10h,無菌操作取出,用滅菌水沖洗干凈,并無菌手續(xù)擦干后備用,堿性戊二醛使用14天。
消毒處理:浸泡法。
  將被消毒處理的物品浸入2%戊二醛溶液中,加蓋。一般為細菌繁殖體污染,浸泡10min,肝炎病毒污染浸泡30min,取出后用滅菌餾水沖洗干凈并擦干。
  擦拭法:用2%的戊二醛溶液擦拭細菌繁殖體污染的表面,消毒作用10min,肝炎病毒污染表面,消毒作用30min。
6)注意事項:
  2%酸性戊二醛對金屬有腐蝕性;2%中性戊二醛對手術刀片等碳鋼制品有腐蝕性,使用前應先加入0.5%亞硝酸鈉防銹。
  戊二醛殺菌效果受pH影響大,用酸性或強化酸性戊二醛浸泡醫(yī)療器械時,應先用0.3%碳酸氫鈉調pH7.5-8.8。pH超過9.0時,戊二醛迅速聚合則失去殺菌能力。
  2%堿性戊二醛室溫只可保存2周,其余劑型可保存4周。
  戊二醛對皮膚粘膜有刺激性,接觸溶液時應戴手套,防止濺入眼內或吸入體內。
  配制戊二醛要用蒸餾水,盛放戊二醛溶液的容器要干凈。
  用戊二醛消毒或滅菌后的器械一定要用滅菌蒸餾水充分沖洗后再使用。



2
過氧乙酸
  過氧乙酸又叫過醋酸,它是目前所有化學消毒劑中比較突出的一種消毒劑。屬高效消毒劑、市售濃度為16-20%。
1)殺菌原理:過氧乙酸的殺菌原理有兩點:
  依靠強大的氧化作用使酶失去活性,造成微生物死亡;
  通過改變細胞內的pH值,而損傷微生物。
2)主要優(yōu)缺點:
優(yōu)點:
  高效廣譜能殺滅一切微生物、殺菌效果可靠;
  殺菌快速、徹底;
  可用于低溫消毒;
  毒性低、消毒后物品上無殘余毒性,分解產(chǎn)物對人體無害;
  合成工藝簡單,價格低廉,便于推廣應用。
缺點:
  易揮發(fā),不穩(wěn)定,貯存過程中易分解,遇有機物、強堿、金屬離子或加熱分解更快;
  高濃度穩(wěn)定但濃度超過45%時,劇烈振蕩或加熱可引起爆炸;
  有腐蝕和漂白作用;
  有強烈酸味,對皮膚粘膜有明顯的刺激。
3)適用范圍:
  適用于耐腐蝕物品、環(huán)境、皮膚等的消毒與滅菌。
4)使用方法
  浸泡法
將被消毒或滅菌物品放入過氧乙酸溶液中加蓋。
細菌繁殖體
0.1%1000mg/L)浸泡15min。

肝炎病毒、TB菌用:0.5%1500mg/L)浸泡30min。
細菌芽胞:用1%10000mg/L)消毒5min,滅菌30min。
診療用品或器材,用無菌蒸餾水沖洗干凈并擦干后使用。
  擦試法:
用于大件物品,用法同浸泡法。
  噴灑法:
對一般污染表面的消毒用0.2-0.4%2000-4000mg/L)噴灑作用30-60min
肝炎病毒和TB菌的污染用0.5%5000mg/L)的過氧乙酸噴灑作用30-60min。
5
過氧乙酸消毒用劑量(表3)。

6)使用注意事項
應貯存于通風陰涼處。
稀釋液臨用前配制:
  用前應測定有效含量,根據(jù)測定結果配制消毒溶液。配制溶液時,忌與堿或有機物相混合。為防止過氧乙酸對消毒物品的損害。對金屬制品與織物浸泡消毒后,應及時用清水沖洗干凈。謹防濺入眼內或皮膚粘膜上,一旦濺上,及時用清水沖洗,消毒被血液、膿液等污染的物品時,需適當延長作用時間。




3
.含氯消毒劑
  凡是能溶于水,產(chǎn)生次氯酸的消毒劑統(tǒng)稱含氯消毒劑。它是一種古老的消毒劑,但至今仍然是一種優(yōu)良的消毒劑。通常所說的含氯消毒劑中的有效氯,并非指氯的含量,而是消毒劑的氧化能力,相當于多少氯的氧化能力。
該消毒劑分為以氯胺類為主的有機氯和以次氯酸為主的無機氯。前者殺菌作用慢,但性能穩(wěn)定,后者殺菌作用快速,但性能不穩(wěn)定。
常見的劑型:
  液氯,含氯量大于99.5%V/V);
  漂白粉:含有效氯25%W/W);
  漂白粉精:含有效氯80%W/W);
  三合二,含有效氯56%W/W);
  次氯酸鈉,工業(yè)制備的含有效氯10%W/W);
  二氯異氰尿酸鈉,含有效氯60%W/W);
  三氯異氰尿酸,含有效氯85-90%W/W);
  氯化磷酸三鈉,含有效氯2.6%W/W)。
1)殺菌原理:含氯消毒劑的殺菌機理有3點:
  次氯酸的氧化作用:次氯酸為很小的中性分子,它能通過擴散到帶負電荷的菌體表面,并通過細胞壁穿透到菌體內部起氧化作用,破壞細菌的磷酸脫氫酶,使糖代謝失衡而致細菌死亡;
  新生態(tài)氧的作用,由次氯酸分解形成新生態(tài)氧,將菌體蛋白質氧化;
  氯化作用,氯通過與細胞膜蛋白質結合,形成氮氯化合物,從而干擾細胞的代謝,最后引起細菌的死亡。
2)主要優(yōu)缺點:
優(yōu)點:
  殺菌譜廣、作用迅速、殺菌效果可靠;
  毒性低;
  使用方便、價格低廉。
缺點:
  不穩(wěn)定,有效氯易喪失;
  對織物有漂白作用;
  有腐蝕性;
  易受機物,pH等的影響。
3)殺菌作用
  通常能殺滅細菌繁體、病毒、真菌孢子及細菌芽胞。
4)使用方法
  常用的消毒滅菌方法有浸泡、擦拭、噴灑與干粉消毒等方法。
浸泡法:將待消毒或滅菌的物品放入裝有含氯消毒劑溶液的容器中,加蓋。對細菌繁殖體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   200mg/L的消毒液浸泡10分鐘以上;對肝炎病毒和結核桿菌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鐘以上 ;對細菌芽胞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鐘。
擦拭法:對大件物品或其他不能用浸泡法消毒的物品用擦拭法消毒。消毒所用藥物濃度和作用時間參見浸泡法。
噴灑法:對一般污染表面,用1000mg/L的消毒液均勻噴灑(墻面:200mL/m2;水泥地面:350mL/m2,土質地面,     1000mL/m2),作用30分鐘以上;對肝炎病毒和結核桿菌污染的表面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均勻噴灑(噴灑 量同前),作用60分鐘以上。
干粉消毒法:對排泄物的消毒,用漂白粉等粉劑含氯消毒劑按排泄物的1/5用量加入排泄物中,略加攪拌后,作用2-6小時, 對醫(yī)院污水的消毒,用干粉按有效氯50mg/L用量加入污水中并攪拌均勻,作用2小時后排放。
5)影響殺菌因素
  濃度與作用時間
一般規(guī)律是藥物濃度愈高,作用時間愈久,殺菌效果愈好。但漂白粉與三合二藥物濃度增高,其溶液pH值亦隨之上升,有時反需延長作用時間才能滅菌;

  酸堿度 pH值愈低,殺菌作用愈強。含氯消毒劑的殺菌作用主要依賴于溶液中未分解的次氯酸濃度,而溶液pH值愈低,則未分解的次氯酸愈多,隨著pH值上升,愈來愈多的次氯酸分解成氫與次氯酸根離子,而失去殺菌作用;
  溫度
溫度增高可加強殺菌作用。但不能對次氯酸鈉溶液加熱,否則會導致其分解,使殺菌效果降低;

  有機物
有機物的存在可損耗有效氯,影響其殺菌作用。對低濃度消毒液的影響比較明顯。淀粉、脂肪、醇類的影響較?。状紝Υ温人徕c反而有增效作用),但有機物對二氯異氰尿酸鈉影響較?。?/font>
  還原性物質
硫代硫酸鹽、亞鐵鹽、硫化物、含氨基化合物等還原性物質,亦可降低其殺菌作用。在消毒污水時應予以注意;

  水質的硬度
硬度小于400mg/L,對其殺菌作用影響不大。

6)使用注意事項
  應置有蓋容器中保存,并及時更換;
  勿用于手術器械的消毒滅菌;
  浸泡消毒時,物品勿帶過多水分;
  勿用于被血、膿、糞便等有機物污染表面的消毒。物品消毒前,應將表面粘附的有機物清除;
  勿用于手術縫合線的滅菌;
  用含氯消毒劑消毒紡織品時,消毒后應立即用清水沖洗。



4.
二氧化氯
  二氧化氯是一種新型高效消毒劑,具有高效、廣譜的殺菌作用。它不屬于含氯消毒劑,實際上為過氧化物類消毒劑。目前國內已有多家在生產(chǎn)穩(wěn)定性二氧化氯及二元包裝的二氧化氯。
1)殺菌原理
  二氧化氯的殺菌原理:二氧化氯具有很強的氧化作用,能使微生物蛋白質中的氨基酸氧化分解,導致氨基酸鏈斷裂,蛋白質失去功能,使微生物死亡,它的作用即不是蛋白質變性,也不是氯化作用,而是強大的氧化作用,這種作用比氯化作用至少強2.5倍。
2)殺菌作用
  二氧化氯殺菌譜廣,包括幾乎所有的常見致病微生物如細菌繁殖體、細菌芽胞、真菌病毒以及抵抗力強的肝炎病毒等。
3)主要優(yōu)缺點:
優(yōu)點:
  廣譜、高效,能殺滅一切微生物??焖贌o毒使用安全;
  使用范圍廣泛,不僅可以作滅菌劑,也可作為消毒、防腐劑和保鮮劑;
  作飲水消毒時不僅可殺死水中微生物,而且能殺滅原蟲和藻類,具有提高水質和除臭作用。消毒后不產(chǎn)生有害物質,國  外稱它為理想的化學消毒劑。

缺點:
  有機物對該消毒劑有一定的影響;
  對碳鋼、鋁、不銹鋼等手術器械有一定的腐蝕性;
  殺菌效果多受活化劑濃度和活化時間的影響。
4)應用范圍
  穩(wěn)定性二氧化氯可應用于食品加工、飲用水、醫(yī)院、醫(yī)藥工業(yè)的消毒、防霉、食品消毒和保鮮。病房終末消毒、除臭,口腔含嗽、外科傷口清洗等。
5)使用方法:
消毒處理:
  浸泡法:將洗凈、晾干待消毒或滅菌處理的物品浸于二氧化氯溶液中,加蓋。
  對細菌繁殖的污染,用100mg/L浸泡30min。
  對肝炎病毒和結核桿菌的污染用500mg/L浸泡30min。
  對細菌芽胞消毒用1000mg/L浸泡30min。滅菌浸泡60min。
  擦拭法:
參考浸泡法。
  噴灑法:對一般污染的表面用500mg/L二氧化氯均勻噴灑,作用30min。
對肝炎病毒和結核桿菌污染的表面用1000mg/L二氧化氯均勻噴灑,作用60min
  飲水消毒:
在飲用水源中加入5mg/L的二氧化氯作用5min即可。
5)使用注意事項
  消毒前將二氧化氯用101的檸檬酸活化30分鐘才能使用;
  活化后的二氧化氯不穩(wěn)定,一般要活化后當天使用;
  用二氧化氯消毒內窺鏡或手術器械后,應立即用無菌蒸餾水沖洗,以免對器械有腐蝕作用;

  配制溶液時,忌與堿或有機物相接觸。



5.
環(huán)氧乙烷
  環(huán)氧乙烷為氣體殺菌劑,殺菌譜廣,殺菌力強,屬高效滅菌劑。環(huán)氧乙環(huán)在低溫下為無色液體,沸點10.8,在常溫下為無色氣體,易燃、易爆、空氣中濃度達3%以上,即有爆炸危險。環(huán)氧乙烷氣體和液體都有殺菌作用,但一般作為氣體消毒劑使用。
 ?。?/font>1)殺菌原理
環(huán)氧乙烷的殺菌原理是通過對微生物蛋白質分子的烷基化作用,干擾酶的正常代謝而使微生物死亡。
 ?。?/font>2)主要優(yōu)缺點:
優(yōu)點:
  廣譜、高效能殺滅一切微生物;
  穿透力強,可穿透玻璃紙、聚乙稀或聚氯乙烯薄膜和一般硬紙盒;

  可用于不耐熱的醫(yī)療器械的滅菌。
缺點;
  滅菌時間相對較長;
  環(huán)氧乙烷氣體易燃易爆;
  滅菌后物品有殘余毒性,應通風散氣后才能使用。
3)使用范圍和條件
  使用范圍:環(huán)氧乙烷不損害消毒的物品且穿透力較強,故大多數(shù)不宜用一般方法消毒的物品均可用環(huán)氧乙烷消毒或滅菌。例如,電子儀器、光學儀器、生物制品、藥品、醫(yī)療器械、書籍、文件、皮毛、棉、化纖、塑料制品、木制品、陶瓷及金屬制品、橡膠制品、人工心肺機、人工腎、氣管鏡、膀胱鏡、胃鏡、手術器械、透析器和一次性使用的診療用品等。
  使用條件:影響環(huán)氧乙烷氣體滅菌的因素很多,只有嚴格控制有關因素,才能達到消毒或滅菌效果。
   1)氣體濃度、溫度和滅菌時間的關系:在一定的范圍內,溫度升高、濃度增加,可使滅菌時間縮短。在一定溫度范圍內,若溫度不變,則濃度加倍,消毒時間縮短一半。在用環(huán)氧乙烷滅菌時必須合理選擇溫度、濃度和時間參數(shù)。
   2)控制滅菌環(huán)境的相對濕度和物品的含水量:因為環(huán)氧乙烷的烷基化作用需要有一定的水分,故滅菌環(huán)境的相對濕度、細菌本身含水量和消毒物品含水量,對環(huán)氧乙烷的消毒效果均有顯著影響。一般情況下,以相對濕度在60-80%為最好。物品太濕,細菌本身含水量太多,影響環(huán)氧乙烷的滲透性。太干燥的細菌,用環(huán)氧乙烷難以殺滅,消毒前可適當預濕,使微生物恢復失去的水分。
   3)注意菌體外保護物質對消毒效果的影響:菌體表面含有的有機物越多,越難殺滅,因為有機物層不僅可影響環(huán)氧乙烷的穿透,而且也可消耗一部分環(huán)氧乙烷。因此,當用環(huán)氧乙烷消毒膿、血、痰、大便和血漿污染品中的微生物量,應適當加大用量或延長作用時間。在無機鹽或有機物晶體中的微生物,用環(huán)氧乙烷難以殺滅。
   4)滅菌物品的質量和厚度:環(huán)氧乙烷對多孔及能吸收環(huán)氧乙烷的物品表面滅菌效果較無孔表面為好。消毒時需要參考消毒物品的性質選擇所用環(huán)氧乙烷濃度和作用時間。環(huán)氧乙烷氣體的穿透力強,可穿過玻璃紙、硬紙盒、塑料薄膜、塑料管等。但是其穿透力也有一定的限度,所以消毒物品不能太厚。
4)使用方法:
  由于環(huán)氧乙烷易燃、易爆,且對人有毒,所以必須在密閉的容器內滅菌。常用的滅菌容器有兩種:即環(huán)氧乙烷滅菌器和環(huán)氧乙烷滅菌袋。
  環(huán)氧乙烷滅菌器及其應用
目前使用的環(huán)氧乙烷滅菌器種類很多,大型的有數(shù)十立方米,中等的有1-10立方米,小型的有零點幾至1立方米。它們各有不同的用途。
  大型滅菌器,一般用于大量處理物品的滅菌,一般用藥量為0.89-1.2mg/m3,55-60下作用6小時。
  中型環(huán)氧乙烷滅菌器,一般用于一次性使用診療用品的滅菌。這種滅菌器設備完善,自動化程度高,可用純環(huán)氧乙烷或環(huán)氧乙烷和二氧化碳混合氣體。一般要求滅菌條件為:濃度,800-1000mg/L,相對濕度60-80%,溫度55-60,作用時間4小時。滅菌物品常用塑料薄膜密閉包裝,環(huán)氧乙烷穿透力強,可以穿過薄膜而進入滅菌物品。如果在小包裝上帶有可過濾空氣的濾膜,則滅菌效果更好。
  小型環(huán)氧乙烷滅菌器,多用于醫(yī)療衛(wèi)生部門處理少量醫(yī)療器械和用品,為了安全,多采用環(huán)氧乙烷和二氧化碳或氟利昂混合氣體。這類滅菌器自動化程度也比較高,可自動抽真空,自動加藥,自動調節(jié)溫度和相對濕度,也可自動控制滅菌時間。用于滅菌時要求環(huán)氧乙烷氣體用800mg/L,溫度為55-60,相對濕度60-80%,作用時間6小時。用于消毒時可減少氣體濃度至450mg/L
  對中型和小型環(huán)氧乙烷滅菌器的要求是:有較好的耐壓性能和密閉性能,應能承受1.25倍工作壓力的水壓試驗,無變形和滲漏,可以抽真空至53.3kpa以下;加藥定量準確,保溫性能,可以調節(jié)消毒器內的溫度和相對濕度;消毒后用外環(huán)境空氣沖洗時,輸入的空氣應經(jīng)過高效濾器,可濾除≥0.3μm粒子99.6%以上;排出的殘余環(huán)氧乙烷應經(jīng)過酸化處理,滅菌物品中殘留環(huán)氧乙烷應低于10mg/L;滅菌環(huán)境中環(huán)氧乙烷的濃度應低于2mg/m3.
  環(huán)氧乙烷滅菌袋的應用
  用丁基橡膠尼龍布制成,容積有數(shù)升至數(shù)十升,大小不等,大者可用于消毒棉被、棉衣等大件物品,小者用于滅菌手術器械、敷料、等小件物品。使用時先將物品裝入袋內,然后扎緊袋口。從袋下角的排氣口擠出袋內的氣體,將環(huán)氧乙烷出氣口與消毒袋的通氣管接通,加溫環(huán)氧乙烷瓶,使氣化的環(huán)氧乙烷進入袋內,加藥后塞牢通氣管口。在要求的溫度下,作用一定時間。消毒后打開袋口,通風散氣,取出消毒物品。滅菌時環(huán)氧乙烷用量及滅菌時間分別為:
    440mg/L,溫度大于30,12小時;
    800mg/L,溫度25-306小時;
    1000-1500mg/L,溫度25-30,2小時。
5)使用時注意事項
  環(huán)氧乙烷存放處,應無火源,無轉動馬達,無日曬,通風好,溫度低于40,但不能將其放冰箱內。
  吸取或分裝液態(tài)環(huán)氧乙烷時,須先將容器用冰水冷卻,操作員應戴防毒口罩,若不慎將液體落于皮膚粘膜上必須立即用水沖洗半分鐘。
  股藥及開鋼瓶時不能太猛,以免藥液噴出,玻璃安瓿應用兩層布包好后,才能打開其液體。不可直接濺落在塑料袋上。
  經(jīng)常檢查漏氣情況,可用加有10%酚酞的飽和硫代硫酸鈉溶液浸濕濾紙,貼于可疑漏氣處,如濾紙變紅,即證明有環(huán)氧乙烷漏出,應立即進行處理。
  熱水加熱環(huán)氧乙烷容器時必須先打開閥門;移出熱水后,才能關閉閥門。
  消毒完后,必須打開門窗充分通風散氣后,再開照明電燈;消毒后的物品,放入解析器內清除殘留環(huán)氧乙烷。
  環(huán)氧乙烷遇水后,形成有毒的乙二醇,故不可用于食品的滅菌。



6.
臭氧
  臭氧在常溫下為爆炸性氣體,有特臭,為已知最強的氧化劑。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較低(3%)。臭氧穩(wěn)定性差,在常溫下可自行分解為氧。所以臭氧不能瓶裝貯備,只能現(xiàn)場生產(chǎn),立即使用。
1)殺菌原理
  臭氧的殺菌原理主要是靠強大的氧化作用,使酶失去活性導致微生物死亡。

2)殺菌能力
  臭氧是一種廣譜殺菌劑,可殺滅細菌繁殖體和芽胞、病毒、真菌等,并可破壞肉毒桿菌毒素。
3)方法和適用范圍
  在醫(yī)院消毒方面,臭氧的用途主要有以下幾種。
  水的消毒:醫(yī)院污水和診療用水的消毒。
  物體表面消毒:飲食用具、理發(fā)工具、食品加工用具、衣物、錢幣、化驗單、病例夾、票卷等放密閉箱內消毒。
  空氣消毒:用于人不在的情況下,室內空氣的消毒。
3)使用方法:
  診療用水消毒
  一般加臭氧0.5-1.5mg/L,作用5-10分鐘,水中保持剩余臭氧濃度0.1-0.5mg/L。對于質量較差的水,加臭氧量應在3-6mg/L。
  醫(yī)院污水處理:
  用臭氧處理污水的工藝流程是:污水先進入一級沉淀,凈化后進入二級凈化池,處理后進入調節(jié)儲水池,通過污水泵抽入接觸塔,在塔內與臭氧充分接觸10-15分鐘后排出。
  一般300張床位的醫(yī)院,建一個污水處理能力18-20/小時的臭氧處理系統(tǒng),采用15-20mg/LO3投入量,作用10-15分鐘,處理后的污水清亮透明,無臭味,細菌總數(shù)和大腸菌群數(shù)均可符合國家污水排放標準。
  醫(yī)院游泳池水的處理
  臭氧消毒游泳池水的優(yōu)點是:殺菌力強,速度快,對腸道菌和病毒均有殺滅作用;對游泳池設施不造成腐蝕、毀壞;能改善水質、脫色、除臭除味,處理后的水晶瑩清澈;對游泳者無刺激性,少量臭氧能使空氣清新,凈化空氣。缺點是:臭氧在水中分解快,消毒作用持續(xù)時間短,不能解決持續(xù)污染的消除。

  一般來說,臭氧的投入量為1-1.7mg/L,接觸時間1-2分鐘,即可獲得理想的消毒效果,水質也會有明顯的改善,用于游泳池循環(huán)水處理,投入臭氧量為2mg/L。
  空氣消毒
  臭氧對空氣中的微生物有明顯地殺滅作用,采用30mg/m3濃度的臭氧,作用15分鐘,對自然菌的殺滅率達到90%以上。用臭氧消毒空氣,必須是在人不在的條件下,消毒后至少過30分鐘才能進入??捎糜谑中g室,病房,無菌室等場所的空氣消毒。
  表面消毒
  臭氧對表面上污染的微生物有殺滅作用,但作用緩慢,一般要求60mg/m3,相對濕度≥70%,作用60-120分鐘才能達到消毒效果。
4)注意事項
  臭氧對人有毒,國家規(guī)定大氣中允許濃度為0.2mg/m3,故消毒必須在無人條件下進行。
  臭氧為強氧化劑,對多種物品有損壞,濃度越高對物品損壞越重,可使銅片出現(xiàn)綠色銹斑、橡膠老化,變色,彈性減低,以致變脆、斷裂,使織物漂白褪色等。使用時應注意。
  溫度和濕度可影響臭氧的殺菌效果:
  臭氧作水的消毒時,0最好,溫度越高,越有利于臭氧的分解,故殺菌效果越差加濕有利于臭氧的殺菌作用、要求濕度>60%,濕度越大殺菌效果越好。
5)臭氧消毒常遇到的問題:
  對人體是否有害?
臭氧對人體呼吸道粘膜有刺激,空氣中臭氧濃度達1mg/L時,即可嗅出,達2.5-5mg/L時,可引起脈膊加速、疲倦、頭痛,人若停留1小時以上,可發(fā)生肺氣腫,以致死亡。故在無人條件下進行消毒,消毒后停30-50分鐘進入便無影響。
  空氣消毒后能維持多久?
消毒后30-60分鐘臭氧自行分解為氧氣,其分解時間內仍有殺菌功效,故空氣消毒后,若房間密閉仍可保持30-60分鐘。
  臭氧是否可用于食品的消毒、保鮮、有無毒害作用?
臭氧可與食品直接接觸,用于食品消毒、保鮮,對食品不產(chǎn)生殘余污染,不影響營養(yǎng)成份。

  對環(huán)境設備有無損害?
高濃度的臭氧可以老化橡膠,使銅片銹蝕,但臭氧作空氣消毒時,并非使用純臭氧,又具有極易分解的特點,況且一般為間斷使用,故不易產(chǎn)生對環(huán)境設備的損害。同時臭氧還可以除異味,凈化環(huán)境,使空氣清新。



7.
碘伏
  碘伏是以表面活性劑為載體的不定型絡合物,其中表面活性劑兼有助溶作用.該消毒劑中的碘在水中可逐漸釋放,以保持較長時間的殺菌作用。所用表面活性劑,既能作為碘的載體,又有很好的溶解性,有陽離子、陰離子和非離子之分。但以非離子最好。
1)殺菌原理
  碘伏起殺菌作用的主要是碘原素本身,它可鹵化菌體蛋白質,體酶失去活性,導致微生物死亡。

2)主要優(yōu)缺點
優(yōu)點:
  具有中效、速效、低毒、對皮膚無刺激、黃染較輕;
  易溶于水,兼有消毒、洗凈兩種作用。
  用碘伏消毒,使用方便,可以消毒、脫碘一次完成。勿需碘酊消毒、乙醇脫碘。
缺點:
  受有機物影響大;
  對鋁、銅、碳鋼等二價金屬有腐蝕性。
3)殺菌作用
  碘伏為中效消毒劑能殺滅細菌繁殖體、結核桿菌及真菌和病毒,但不能殺滅細菌芽胞。
4)適用范圍:適用于皮膚、粘膜的消毒。
5)使用方法
  消毒處理:常用消毒方法有浸泡、擦拭、沖洗等方法。

  浸泡法:將清洗、晾干待消毒的物品放入裝有碘伏溶液的容器中,加蓋。對細菌繁殖體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碘250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鐘。
  擦拭法:對皮膚、粘膜用擦拭法消毒。消毒時,用浸有碘伏消毒液的無菌棉球或其他替代物品擦拭被消毒部位。對衛(wèi)生洗手消毒用含有效碘500mg/L的消毒擦拭2分鐘;對外科洗手用含有效碘3000-5000mg/L的消毒液擦拭3分鐘。對于手術部位及注射部位的皮膚消毒,用含有效碘3000-5000mg/L的消毒液局部擦拭2遍,作用2分鐘;對口腔粘膜創(chuàng)面消毒,用含有效碘500mg/L的消毒液擦拭,作用3-5分鐘。
  沖洗法:對陰道粘膜及傷口粘膜創(chuàng)面的消毒,用有效碘250mg/L的消毒液沖洗3-5分鐘。
6)注意事項
  應于陰涼處避光、防潮、密封保存。
  碘伏對二價金屬制品有腐蝕性,不應做相應金屬制品的消毒。
  消毒時,若存在有機物,應提高藥物濃度或延長消毒時間。
  避免與拮抗藥物同用。



8.
乙醇
  乙醇屬中效消毒劑,目前醫(yī)院使用很普遍。
1)殺菌原理
  醇類消毒劑殺滅微生物依靠三種作用:破壞蛋白質的肽健,使之變性;侵入菌體細胞,解脫蛋白質表面的水膜,使之失去活性,引起微生物新陳代謝障礙;溶菌作用。
2)主要優(yōu)缺點:
優(yōu)點:
  具有中效、速效的殺菌作用;
  無毒、無刺激,對金屬無腐蝕性;
缺點:
  受有機物影響大;
  易揮發(fā),不穩(wěn)定。
3)殺菌作用
  乙醇為中效消毒劑,能殺滅細菌繁殖體、結核桿菌及大多數(shù)真菌和病毒,但不能殺滅細菌芽胞,短時間不能滅活乙肝病毒
4)適用范圍:適用于皮膚、環(huán)境表面及醫(yī)療器械的消毒。
5)使用方法
  消毒處理:常用消毒方法有浸泡法和擦拭法。
  浸泡法:將待消毒的物品放入裝有乙醇溶液的容器中,加蓋。對細菌繁殖體污染醫(yī)療器械等物品的消毒,用70%的乙醇溶液浸泡10分鐘以上;對外科洗手消毒,用75%的乙醇溶液浸泡5分鐘。
  擦拭法:對皮膚的消毒,用75%乙醇棉球擦拭。
5)注意事項
  應置有蓋容器中保存,并及時更換;
  勿用于手術器械的消毒滅菌;
  勿用于涂有醇溶性涂料表面的消毒;
  浸泡消毒時,物品勿帶過多水分;
  勿用于被血、膿、糞便等有機物污染表面的消毒。物品消毒前,應將表面粘附的有機物清除。



9
洗必泰(氯己定)
  洗必泰為雙胍類化合物,因分子中含有笨環(huán),亦有人將之列入酚類消毒劑。該藥屬低效消毒劑。
1)殺菌原理
  洗必泰的殺菌作用有三點:吸附于細胞表面,破壞細胞膜,造成胞漿阻分滲漏;抑制脫氫酶的活性;高濃度時,可凝聚胞漿組分。
2)主要優(yōu)缺點:
優(yōu)點:殺菌速效,對皮膚無刺激,對金屬無腐蝕性,性能穩(wěn)定,抑菌效果特別強,抑菌濃度可低達10-5-10-6
缺點:易受有機物的影響。
3)殺菌作用
  可殺滅革蘭氏陽性與革蘭氏陰性的細菌繁殖體,但對結核桿菌,某些真菌以及細菌芽胞僅有抑制作用。
4)適用范圍:可用于皮膚、粘膜創(chuàng)面及環(huán)境物體表面的消毒。
5)使用方法
  消毒處理:常用消毒方法有浸泡、擦拭和沖洗等方法。
  浸泡法:將待消毒的雙手浸泡于裝有0.5%洗必泰乙醇(70%)溶液或4%葡萄糖酸鹽洗必泰溶液的容器中,對衛(wèi)生洗手,浸泡1-2分鐘;對外科洗手,浸泡3分鐘。
  擦拭法:對手術部位及注射部位的皮膚的消毒。用浸有0.5洗必泰乙醇(70%)溶液的無菌棉球或其他替代物品局部擦拭2遍,作用2分鐘;傷口創(chuàng)面消毒,用浸有0.5洗必泰水溶液的無菌棉球擦拭創(chuàng)面2-3遍,作用2分鐘。
  沖洗法:對陰道、膀胱或傷口粘膜創(chuàng)面的消毒,用0.01-0.1%洗必泰水溶液沖洗3-5分鐘,至沖洗液變清為止。
5)使用注意事項
  勿與肥皂、洗衣粉等陰性離子表面活性劑混合使用。
  沖洗消毒時,若創(chuàng)面膿液過多,應延長沖洗時間。



10.
新潔爾滅
  新潔爾滅屬季銨鹽類消毒劑,它是一種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在消毒學分類上屬低效消毒劑。

1)殺菌原理
  該消毒劑殺菌作用機制主要有:改變細胞的滲透性,使細菌破裂;使蛋白質變性;抑制細菌體內某些酶,使之失去活性;因其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可高濃度聚集于菌體表面,影響細胞的新陳代謝。
2)主要優(yōu)缺點
優(yōu)點:
  無難聞的刺激性氣味;
  易溶于水;
  有表面活性作用;
  耐光耐熱;
  性質較穩(wěn)定,可以長期貯存。
缺點:
  易受有機物的影響;
  吸附性強。一塊10cm×10cm的紗布浸入1000m11/1000的新潔爾滅溶液中,可使該溶液變成1/2000之的濃度。
3)殺菌作用
  新潔爾滅對化膿性細菌、腸道菌及部分病毒有一定的殺滅能力;對結核桿菌、真菌的殺滅效果不好;對細菌芽胞僅能起抑制作用。
  本消毒劑對革蘭氏陽性菌的殺滅能力一般較對革蘭氏陰性菌強,抑菌濃度遠低于殺菌濃度。
4)適用范圍:適用于皮膚、粘膜的消毒及細菌繁殖體污染的消毒。
5)使用方法
  對污染物品的消毒:可用0.1-0.5%濃度的溶液噴灑,浸泡或抹擦,作用10-60分鐘。如水質過硬,可將濃度提高1-2倍。
  消毒皮膚:可用0.1-0.5%的濃度涂抹、浸泡。
  消毒粘膜:可用0.02%的溶液浸洗或沖洗。
5)使用注意事項
  新潔爾滅為低效消毒劑,易被微生物污染。外科洗手液必須是新鮮的。每次更換時,盛器必須進行滅菌處理。用于消毒其他物品的溶液,最好隨用隨配,放置時間一般不超過2-3天。使用次數(shù)較多,或發(fā)現(xiàn)溶液變黃、發(fā)渾及產(chǎn)生沉淀時,應隨即更換。
  消毒物品或皮膚表面粘有拮抗物質時,應清洗后再消毒。不要與肥皂或其他陰離子洗滌劑同用。也不可與碘或過氧化物等消毒劑合用。
  配制水溶液時,應盡量避免產(chǎn)生泡沫,因泡沫中藥物濃度比溶液中高,影響藥物的均勻分布。
  因本藥不能殺滅結核桿菌和細菌芽胞,不能作為滅菌劑使用。亦不能作為無菌器械保存液。
  若消毒帶有機物的物品時,要加大消毒劑的濃度或延長作用的時間。
作者: 0765101    時間: 2009-5-30 22:35
硅膠類用什么消毒好!比如采卵管、三通管等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m.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