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蝦紅腿?。ㄒ喾Q紅腳病、敗血病、紅肢病等)的防治 |
(1)病原:由弧菌(Vibrio)或氣單胞菌(Aeromonas)等屬中的一些種類侵入對蝦血淋巴中并大量繁殖而引起。 (2)癥狀:病蝦一般在池邊緩慢游動,有時表現(xiàn)為離群獨游,行動呆滯,不能控制行動方向,或在水面打轉,有的在池邊爬行,重者倒伏在池邊,厭食或不攝食,附肢變紅,特別是游泳足變紅。頭胸甲鰓絲多呈黃色。游泳足變紅是紅色素細胞擴張的結果;鰓區(qū)變黃呈黃鰓是鰓區(qū)甲殼內表皮中的黃色素細胞擴張的結果。肝胰腺和心臟顏色變淺,輪廓不清,甚至潰爛或萎縮。發(fā)病后2~4小時后病蝦開始死亡,死亡率高達90%。 (3)現(xiàn)場診斷:可根據(jù)對蝦活動能力減弱、食欲不振和游泳足變紅、鰓區(qū)變黃做出初步診斷。在環(huán)境條件惡化時,對蝦的游泳足也可暫時變紅,但條件改善后可在短時間內恢復原狀。因此,在診斷時應從蝦池中隨機取樣5~10尾具有紅腿病癥狀、但尚未死亡的蝦,取其血淋巴置于載玻片上觀察,如血淋巴稀薄、渾濁、凝固慢或不凝固,鏡檢、血細胞數(shù)減少,高倍鏡或油鏡下看到許多運動活潑的細菌,則可以診斷。 (4)流行情況:主要危害多種疾病防治的蝦類。發(fā)病季節(jié)7-10月。在廣東、廣西、海南和福建7月下旬至10月中、下旬也可大批發(fā)病引起死亡。此病的感染率和死亡率相當高,是對蝦疾病防治中危害嚴重的一種細菌性疾病。 (5)防治: ①放苗前應徹底清淤消毒,淤泥要運到遠離蝦塘的地方;用生石灰每畝120-150千克或漂白粉(含有效氯25%以上)每畝25千克消毒蝦塘。 ②進入高溫季節(jié)前應提高池塘水位,保持良好的水質和水色。 ③在下雨季節(jié)或池水呈酸性的蝦塘,在7一10天內潑灑生石灰一次,每畝5一15千克。 ④流行病季節(jié)定期(每月2~3次)適量潑灑消毒劑。 ⑤全池潑灑0.2×0.000001二氯異氰尿酸鈉或0.2×0.000001-0.3×0.000001濃度的池底清。之后隔三天施放沸石粉每畝40~50千克。再施放光合細菌、利生素。 ⑥魚蝦壯元5%十高穩(wěn)西0.3%;大蒜1%,去皮搗爛,飼料均勻混合制成藥餌,連續(xù)投喂5~7天。 |

|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m.ffers.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