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奶牛瘤胃酸中毒的防治 [打印本頁]

作者: lh-108    時間: 2009-6-30 18:12
標題: 奶牛瘤胃酸中毒的防治

?牛酮?。壕巷曃惯^多,粗纖維不足或因產前、產后采食量下降,引起消化不良,奶牛體內揮發(fā)性脂肪酸減少,飼料中碳水化合物供給不足,從而使機體內血糖濃度下降,酮體生成增多,發(fā)生酮血癥、酮尿癥或酮乳癥,總稱為酮癥。
瘤胃酸中毒:奶牛由于采食了過多的含碳水化合物豐富的精料,如谷物、豆類
飼料,引起瘤胃內發(fā)生異常性發(fā)酵,使乳酸增多,pH值下降,瘤胃內微生物菌群活性降低。臨床上表現為精神興奮或沉郁,食欲和瘤胃蠕動廢絕及脫水又稱碳水化合物過食癥、谷物過食癥或瘤胃滯食等。
蹄葉炎:長期大量飼喂高能量高蛋白的精料,或突然更換
飼料配方,尤其是過量食用高蛋白的精料(豆類、小麥等),而運動不足,導致消化機能障礙,食物消化不良,形成組織胺樣物質而被吸收引發(fā)本病。再加上奶牛受到過重的負重壓迫,如長期站在水泥地上或長途運輸,造成蹄真皮的血管長期受壓,導致局部血液循環(huán)障礙。在某些奶牛場地面不平或場內有磚塊石塊時,奶牛在運動中碰傷蹄部而誘發(fā)此病。一般本病常繼發(fā)于流行性感冒、胸膜肺炎、某些藥物中毒等。
另外,粗精料比例不當還能引起腹瀉、脂肪肝、瘤胃脹氣等代謝病。
奶牛瘤胃酸中毒的防治
奶牛瘤胃酸中毒是由奶牛瘤胃消化功能發(fā)生障礙引起的一種全身性代謝疾病,以發(fā)病急、病程短、病癥重、死亡率高為主要特征。近年來筆者在臨床上綜合防治奶牛瘤胃酸中毒100多例,均取得較好療效。
    1 發(fā)病規(guī)律及病因

該病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但以冬春季節(jié)發(fā)病率最高,主要發(fā)生于3~6歲、1~3胎次的奶牛,5胎后的奶牛發(fā)病較少。臨產牛和產后3天內的奶牛發(fā)病較多,發(fā)病率與產奶量成正比,產奶量越多,發(fā)病率越高。發(fā)病原因有多個方面。

    1.1 采食過量或誤食大量易產酸發(fā)酵的精料

若大量飼喂小麥、大麥、玉米、大豆和面粉等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精飼料,這些飼料在牛瘤胃微生物的作用和分解下,能形成生物胺并產生大量乳酸等有機酸,從而降低瘤胃液pH值,使消化功能紊亂,并引起全身代謝性酸中毒。

    1.2 飼料單純,配比不合理

優(yōu)質青干草不足或長期過量飼喂塊根類飼料,如馬鈴薯和甜菜等,以及飼喂酸度過高的青貯料、糟粕料,如酒糟、啤酒糟等,均易引起奶牛瘤胃酸中毒。

    1.3 飼養(yǎng)管理不善

突然變換飼料或長期飼喂低劣精料也能誘發(fā)該病。

    2 臨床癥狀

該病通常呈急性,與飼料種類、性質和采食量有關。一般采食粉碎的谷物比未粉碎的發(fā)病快,特別是含淀粉豐富的谷物和黃豆采食量越多,危險性越大。常無明顯的前驅癥狀,多于采食后3~6小時內死亡。發(fā)病后體溫偏低,為36.5~38.5℃,個別病例上升到40℃以上。呼吸增數,每分鐘60~80次,脈搏每分鐘100~140次。食欲減少或廢絕,反芻停止,瘤胃蠕動減弱、瘤胃脹滿,腹瀉,糞酸臭,脫水,泌乳量下降。慢性經過常臥地不起,于分娩后3~5小時癱瘓,頭、頸、軀干平臥于地,四肢僵硬,角弓反張,呻吟,磨牙,興奮,甩頭,而后精神極度沉郁,全身不動,眼瞼閉合呈昏迷狀態(tài)。多數病例有蹄葉炎癥狀。

    3 剖檢及實驗室檢驗
    3.1 剖檢變化

病死牛消化道廣泛充血、出血,瘤胃黏膜脫落,上皮水腫、出血,瘤胃內容物酸臭。

    3.2 實驗室檢驗

血液黏稠,血乳酸含量增高;血漿二氧化碳結合力降低,血清內毒素檢驗呈陽性;瘤胃內容物pH值3~5,毛蟲消失,革蘭氏陰性菌增加,尿液pH值降低。

    4 鑒別診斷

因該病多發(fā)生于分娩后,有癱瘓臥地癥狀,極易與產后癱瘓相混淆。產后癱瘓的奶牛頸部呈S狀彎曲,末梢知覺減退,通常無軀臥、腹瀉和神經興奮癥狀,用鈣制劑治療效果顯著,多于治療后1~2天痊愈,死亡率較低。

    5 治療方法
    5.1 清洗瘤胃,排除瘤胃內產酸發(fā)酵的內容物

用1%氯化鈉溶液或碳酸氫鈉溶液用粗胃管反復導胃、洗胃,直至瘤胃液pH值呈中性或堿性反應為止。對呼吸困難有窒息先兆者,緩慢靜脈注射3%雙氧水200mL和25%葡萄糖溶液2000mL,注射后繼續(xù)洗胃。對重癥病例立即實施瘤胃切開術,先排除瘤胃內容物,沖洗干凈后放入干草和移入健康牛的瘤胃內容物(約占原量的1/3~1/2),術后每天灌服健康牛新鮮瘤胃內容物3~5L,連續(xù)灌服3天。

    5.2 對癥治療

緩解酸中毒,可用5%碳酸氫鈉注射液1500~2000mL一次靜脈注射,同時內服蘇打粉150~300g。重癥者12小時后再注射1次,當尿液pH值達到6.6時停止注射。補充水和電解質,可用5%葡萄糖氯化鈉溶液或復方氯化鈉溶液2000~2500mL一次靜脈注射,病初用量可稍大。為了促進乳酸代謝,可肌肉注射維生素B10.2~0.4g,并內服適量酵母片。為了防止繼發(fā)感染,可用慶大霉素100萬Iu一次靜脈注射,每天注射2次,連續(xù)注射3~5天。為了興奮瘤胃,可用瘤胃興奮劑,如新斯的明或毛果蕓香堿等皮下注射。

    5.3 手術療法

上述方法無效時應及時實施瘤胃切開術,取出瘤胃內容物,用水沖洗瘤胃,然后接種適量健康牛的瘤胃液,這對治療該病有較好的效果。

    6 預防措施
    6.1 控制干奶期的營養(yǎng)標準

干奶期奶牛的營養(yǎng)標準不應過高,禁止采用以增加精料達到催膘、催奶目的的做法。精料飼喂量每日每次不超過4kg,同時要多種飼料合理調配,防止飼喂單純和低劣的精料。

    6.2 加強飼養(yǎng)管理,合理調配飼料

不要單純飼喂大量易發(fā)酵產酸的碳水化合物類飼料及酸度高的青貯料和糟粕料,每天保證供給奶牛4~5kg干草,并給予充足的飲水和適當的運動。另外,要加強對精料堆放和貯存的管理,防止奶牛偷吃精料。

    6.3 加喂碳酸氫鈉

在日糧中添加2%碳酸氫鈉、0.8%氧化鎂等(按混合料量計算),以促進瘤胃正常的消化功能,預防酸中毒的發(fā)生。

    7 小結

奶牛瘤胃酸中毒屬于危重病癥,飼喂過量易產酸發(fā)酵、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飼料是引起發(fā)病的直接原因。因此,治療時要針對病因,標本兼治,在及早排除瘤胃內容物的同時,結合對癥治療,效果較好。

     

作者: 159656421131    時間: 2009-6-30 18:25
可用10%糖和5%碳酸氫鈉混和靜脈注射。
作者: 0765101    時間: 2009-7-1 11:17
?。。。。。。。。。。。。。。。。?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m.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