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關于頭胎牛真胃移位的因素
[打印本頁]
作者:
huaxin0605
時間:
2009-10-13 17:54
標題:
關于頭胎牛真胃移位的因素
今年我場出現好多頭胎牛真胃移位,比例明顯高于經產牛,不知道什么原因,還請養(yǎng)牛專業(yè)人士指導下。
作者:
矮子
時間:
2009-10-13 19:30
1 真胃弛緩是引發(fā)本病的一個基礎病因 精料飼喂量過多,必然會導致真胃負擔過重,其結果就會引起真胃的收縮能力和彈性下降,真胃收縮力的下降就可以導致真胃體積變大、弛緩,從而為真胃變位發(fā)生提供基礎病因。奶牛發(fā)生真胃變位后,我們常常發(fā)現真胃的體積要比正常大l~2倍,這就是真胃收縮無力、弛緩的具體證明。
副料或糟粕料(如啤酒糟、甜菜渣、淀粉渣等)飼喂太多,與精料飼喂過多有相似的作用。另外,工廠化生產過程中的工藝流程或添加的化學物質會進一步損傷真胃的功能。例如,用0.25%~0.3%亞硫酸浸泡玉米是生產淀粉的一個工藝步驟,此物質可在胃中轉化為硫酸對胃黏膜造成損害,而使胃功能減退引起弛緩、擴張。
產后低血鈣是引起真胃收縮功能減弱的又一個危險因素。研究表明,奶牛分娩后其血鈣含量均會發(fā)生不同程度的下降,只不過絕大多數奶牛產后血鈣變化沒有超過其正常的生理范圍,但低血鈣降低胃腸平滑肌興奮性的作用是毫無疑問的。
真胃弛緩還可繼發(fā)于其它疾病,如前胃弛緩、消化不良、酮病、產后癱瘓等病均可繼發(fā)真胃弛緩。
2 瘤胃弛緩也是導致本病發(fā)生的原因之一 長期飼喂粗硬難消化飼料,長期只喂青貯不喂干草或以玉米秸代替干草,會導致瘤胃蠕動力量下降、體積增大、瘤胃內容物沉積增多。當瘤胃壓在移位的真胃上時,真胃就難以在瘤胃的蠕動過程中回縮到原來位置。
3 分娩是引起奶牛真胃變位的直接原因 95%以上的奶牛真胃變位發(fā)生于分娩后,其中大多發(fā)生于產后6周以內,這一現象提示我們,此病的發(fā)生與分娩有直接關系。分娩過程導致此病發(fā)生,除去簡單的物理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分娩過程的應激及產后發(fā)生的一系列生理及代謝功能的變化。
頭胎牛本病發(fā)生率顯著高于其它胎次的牛,因為頭胎牛的分娩應激遠大于其它胎次的牛。
4 品種改良及選育方向也是導致本病發(fā)病率升高的原因之一在奶牛育種上,我們一直選育后軀較大的牛。因為后軀大,則采食量大、乳房大、產奶量高。但腹腔容積變大增加了真胃活動的空間,可促進本病發(fā)生。
5 體位突然異常改變是導致本病發(fā)生的一個偶發(fā)因素 牛跳躍、追爬、跌跤等體位突然地異常改變,可導致內臟器官及真胃異常移位或變化,但這種現象在正常的飼養(yǎng)管理過程中比較少見,所以說體位突然、異常改變是導致本病發(fā)生的一個偶發(fā)因素。
作者:
huaxin0605
時間:
2009-10-14 18:42
謝謝矮子師傅的指導
分娩是引起奶牛真胃變位的直接原因 95%以上的奶牛真胃變位發(fā)生于分娩后,其中大多發(fā)生于產后6周以內,這一現象提示我們,此病的發(fā)生與分娩有直接關系。分娩過程導致此病發(fā)生,除去簡單的物理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分娩過程的應激及產后發(fā)生的一系列生理及代謝功能的變化。
頭胎牛本病發(fā)生率顯著高于其它胎次的牛,因為頭胎牛的分娩應激遠大于其它胎次的牛。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m.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