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炎癥控制對乳房炎治療的重要性
[打印本頁]
作者:
奶牛達人
時間:
2010-3-10 09:12
標題:
炎癥控制對乳房炎治療的重要性
臨床型乳房炎一直都是奶牛場最為常見的問題。其中奶罐體細胞數低的牛群,比奶罐體細胞數高的牛群更易感。
眾所周知乳房炎造成的危害和損失相當嚴重,如產奶量降低、奶質下降、淘汰率和死亡率升高以及生產成本提高。如果奶牛在泌乳初期發(fā)生乳房炎,其繁殖性能也會受到影響。多數臨床型乳房炎能被及時的診斷和治療,但治療結果往往不盡如人意。
典型的臨床癥狀
急性臨床型乳房炎常伴有感染,臨床表現為發(fā)熱、行為異常、瘤胃蠕動無力以及發(fā)病乳區(qū)中度到重度的炎癥反應。 常見的引發(fā)奶牛乳房炎的病原體和所產生的毒素如革蘭氏陰性菌產生的內毒素和革蘭氏陽性菌產生的外毒素都會引發(fā)臨床型乳房炎,并導致上述臨床表現。感染初期的炎癥反應是機體的一種康復機制。但如果任憑炎癥持續(xù)發(fā)展,奶牛的病情將會惡化。最終,導致患病乳區(qū)不可逆的損傷的產生,由此患病奶牛的生理機能和生產性能都受到影響。
炎癥是由于感染或外傷造成細胞損傷,磷脂酶A2大量釋放和活化,從而促進花生四烯酸的合成。然后,花生四烯酸通過環(huán)氧化酶作用轉化成前列腺素和血栓素。這些都是局部和全身炎癥反應最重要的介質。
非甾體類抗炎藥物(Non 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國外的奶牛場和肉牛場NSAIDs 被廣泛應用于控制有炎癥反應的各類疾病,如乳房炎、呼吸道疾病以及腹瀉。
非甾體類抗炎藥通過抑制環(huán)氧化酶的活性阻斷前列腺素和血栓素的合成,從而有效控制炎癥。因此, NSAIDs能夠抑制局部和全身的炎癥反應,加速動物體康復和改善動物福利,從而保證了奶牛的生產性能。
2000年Banting等人進行了一項乳房內人工接種大腸桿菌內毒素試驗,結果證明了NSAID治療內毒素性乳房炎方面的顯著效果。另外,對于明顯炎癥反應的病例,特別是大腸桿菌乳房炎引起的疼痛,使用NSAIDs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應用傳統(tǒng)的治療方法,大腸桿菌乳房炎通??稍?-9天后治愈,但患病乳區(qū)的炎癥表現常常仍持續(xù)數周,并可能導致不可逆的損傷。在這種情況下,NSAIDs表現出卓越的控制內毒素的效果。
圖1 接種內毒素乳區(qū)血栓素B2的含量
動物福利的考慮
近年來,動物福利備受關注,并有一些機構專注于動物疼痛的研究,其中也包括由于乳房炎引起的疼痛,以及疼痛對生產性能造成的影響。研究者發(fā)現,乳房炎經常會引起疼痛,而且感染乳區(qū)有異常性疼痛。在這種情況下,患病部位即使受到輕微的刺激,也會非常敏感。在生產中常見的表現有奶牛拒絕套擠奶杯,拒絕擠奶,而且這種情況可能一直持續(xù)到乳房炎康復后很長一段時間,這使生產性能的恢復變得十分漫長。
使用NSAIDs可降低異常性疼痛的程度,縮短疼痛和康復的時間,避免不可逆損傷的發(fā)生,從而大大提高了治療的效果。
總結
近年來NSAIDs的使用備受關注,其控制各類常見病原體引起乳房炎的炎癥的效果得到了眾多田間試驗的證實。同時NSAIDs對生產性能和動物福利有極大的改善。
然而,在決定選擇哪些產品和確保正確的應用產品之前,需要了解不同NSAIDs的作用機制,才能充分發(fā)揮NSAIDs的作用。選擇正確的NSAIDs,要選擇有長效機制的NSAIDs,而不是需每12-24重復注射的藥物。
作者:
redtears13
時間:
2010-7-9 08:04
乳房炎一旦發(fā)病還有的治嗎
作者:
qingdaowangyou
時間:
2010-7-9 08:07
為什么沒有的治?
作者:
2014030007
時間:
2010-7-9 10:52
“治療”不如叫做“恢復”,只有奶牛的乳房重新恢復健康,才能更好的產奶!
作者:
奶牛達人
時間:
2010-7-13 22:00
同意樓上!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m.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