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請教王總:關于季節(jié)營養(yǎng)的理論 [打印本頁]

作者: 小腳女人    時間: 2010-4-21 15:09
標題: 請教王總:關于季節(jié)營養(yǎng)的理論
看到您關于季節(jié)營養(yǎng)的理論,下面是我摘的您的原文:

“冬季動物要御寒,需要補充一些“熱增耗”大的營養(yǎng)素;而夏季要解暑,需要“熱增耗”小的營養(yǎng)素。我們知道:淀粉平性,而油脂則為涼性。因此,冬季主要以淀粉(平性)供能,而夏季則可考慮加一些油脂(涼性),并且可加一些酸化劑和電解質(zhì)(涼性);蛋白質(zhì),氨基酸越平衡其體增熱越低,沉積率越高其“熱增耗”是越低的,冬季可用一些棉粕(熱性),而夏季則要多用豆粕(涼性)等優(yōu)質(zhì)蛋白源……”

請教王總,第一個問題:我們用的大宗原料哪些屬熱性的、溫性的、涼性的?

第二個問題:今年北方,飼料中豆粕用量大,料便很普遍,是否與您說的豆粕是涼性的有關呢?(但很久以前,我們曾用過純玉米豆粕日糧,沒注意到這個問題)

                                  盼王總回復!


作者: 狗王面包    時間: 2010-4-26 11:06
王總說的只是一個概念.怎麼調(diào)各家都有自己的辦法
作者: 碧海云天    時間: 2010-4-27 15:10
不好意思,讓大家久等了!前幾天出差,一直沒有上網(wǎng)?,F(xiàn)在回答樓主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我們用的大宗原料哪些屬熱性的、溫性的、涼性的?——我們用的大宗原料,玉米是平性的,而膨化玉米是熱性的;大豆、膨化大豆均偏涼;普通豆粕偏涼,而膨化豆粕平性偏熱;棉粕、棉餅等偏熱;200型浸提菜粕偏涼,而95型機榨菜粕偏熱;次粉、米糠等偏涼,DDGS、玉米胚芽粕等偏熱。
第二個問題:今年北方,飼料中豆粕用量大,料便很普遍,是否與您說的豆粕是涼性的有關呢?(但很久以前,我們曾用過純玉米豆粕日糧,沒注意到這個問題)——加工溫度可以改變原料的性味,如果豆粕加熱溫度低則偏涼,如果加熱溫度高則偏熱。例如,普通豆粕偏涼,易引起消化不良;膨化豆粕就偏熱,易于消化吸收,料便少。另外,豆粕氨基酸較為平衡,從氨基酸代謝角度講,由于代謝順暢而產(chǎn)熱較少,應該是平性偏涼的。
作者: horse    時間: 2010-4-28 08:22
今年豆粕用量大,鉀離子含量高,可能這方面的原因比較高!
作者: 小腳女人    時間: 2010-4-28 20:58
謝謝王總!以后少不了打擾您,再一次表示感謝!
作者: 山東白潔    時間: 2010-4-29 09:58
小腳女人和碧海云天都是動物營養(yǎng)界的棟梁:想你兩個學習?。。。?!
作者: majj2006    時間: 2010-4-29 10:48
料便還真不容易解決!影響因素較多。
作者: 碧海云天    時間: 2010-4-29 11:26
料便問題,主要還是消化問題。原料粉碎粒度過大、熟化不夠、顆粒生硬、豆粕脲酶過高等均會影響消化。
飼料的性味主要是影響動物的抗熱應激及耐寒能力問題,而對飼料消化、料便影響很小。
作者: 小腳女人    時間: 2010-4-29 16:08
本人體會,除了季節(jié)因、疾病因素以及王總上面說的因素外,配方中原料結構的變化,對料便的影響還是蠻大的。
作者: lorryking1    時間: 2010-4-30 15:19
真的需要好好學習一下營養(yǎng)學知識了,謝謝你們
作者: huiyuanjinghua    時間: 2010-6-30 16:46
王總用中醫(yī)觀點解釋飼料已經(jīng)到了很高的層次,要好好向您學習。
作者: kdnmk    時間: 2010-6-30 17:11
我對今年料便的一點看法:1、酶制劑的利用,使蛋白原料的消化率提高,今年豆粕的價格偏低,所以好多廠家配方中豆粕的添加量比較大,導致營養(yǎng)過剩,消化不了;我也看了04年以前的一些配方,那時的豆粕添加量其實比今年的量都大,但是沒出現(xiàn)料便,那時酶制劑還沒普及,大部分廠家都沒添加,所以營養(yǎng)不過剩。至于豆粕的脲酶活性問題,我覺得可以排除,因為那時有用同一廠家的豆粕,但是部分廠家的就沒出現(xiàn)料便,出現(xiàn)料便的廠家,豆粕的添加量都比較大,這是我對今年聊變的一點看法,不知對否,請指正!
作者: any_wyb    時間: 2010-6-30 17:28
我的想法和16樓一樣的
作者: sqianghb    時間: 2010-7-3 10:40
現(xiàn)在的中大豬酶制劑對蛋白消化率影響好像不大,
作者: gaojipeifangshi    時間: 2010-7-6 11:20
學習了,謝謝王總
作者: 暈菜    時間: 2010-7-6 11:23
很好 :4d:很有意思
作者: 陽光綠茶008    時間: 2010-7-6 11:34
小腳女人和碧海云天都是動物營養(yǎng)界的棟梁??不是喲,簡直就是開山祖師喲.開創(chuàng)了中醫(yī)動物營養(yǎng)學!只是不知道關于李時針同志的<本草綱目>上記錄了?還是兩位專家根據(jù)什么理論或者說實驗總結出來的??
作者: zhangjianbo8982    時間: 2010-7-7 21:29
涼熱性如何分辨,依據(jù)何在那?
作者: ysf9999    時間: 2010-7-10 11:39
覺得涼熱性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感覺
作者: 小腳女人    時間: 2010-7-13 11:12
我認為中醫(yī)理論一定對我們做飼料有指導意義,只是需要我們對其了解的太少、太淺,只要我們認真去學習、琢磨、并反復驗證,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ts]小腳女人 于 2010-7-13 11:14 補充以下內(nèi)容[/ts]

不好意思,“只是需要我們對其了解的太少”應去掉“需要”二字
作者: 付強    時間: 2010-7-13 11:29
分析的好,受教了
作者: 超人B    時間: 2010-8-23 11:42
可能是本人學識淺,第一次聽說原料的"平性""涼性"學習了,
非常感謝.
作者: lzmbxy    時間: 2010-8-23 11:58
我在南方,不知道你們說的“料便”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表現(xiàn)?
作者: meirunsiliao    時間: 2010-8-23 11:59
我們剛做的膨化料給養(yǎng)殖動物吃,養(yǎng)殖戶說剛生產(chǎn)出的吃了動物體會上火。不知道養(yǎng)殖戶說的有沒道理,是不是跟大家講的飼料“涼性”,“平性”有關系??
作者: qichongxiao    時間: 2010-12-25 17:26
以前幾乎對這方面的知識沒有任何的了解,學習啦!:)3:
作者: liyi11    時間: 2011-3-23 13:17
用中醫(yī)的觀點調(diào)配方來適應動物的季節(jié)性營養(yǎng)需要,養(yǎng)殖才會輕松一些。
作者: 3727112    時間: 2011-3-23 16:05
回復 kdnmk 的帖子

你說的很對,但是需要好的酶制劑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m.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