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說話的技巧
[打印本頁]
作者:
牧馬祁連
時間:
2010-4-30 09:38
標題:
說話的技巧
[i=s] 本帖最后由 立佳 于 2010-5-2 21:53 編輯 [/i]
急事,慢慢地說;大事,清楚地說;小事,幽默地說;沒把握的事,謹慎地說;沒發(fā)生的事,不要胡說;做不到的事,別亂說;傷害人的事,不能說;討厭的事,對事不對人說;開心的事,看場合說;傷心的事,不要見人就說;別人的事,小心說;自己的事,聽聽自己的心怎么說;現(xiàn)在的事,做了再說;未來的事,未來說; 所謂說話就是為反應(yīng)別人的思想,回答別人,而表現(xiàn)自己的意見,也就是「言為心聲」,因此我們在研究說話的技巧之前,必須多接受別人的話語,也就是要先做個良好的「聽話者」。人與人之間傳達思想與感情,必須使用語言為媒介。與人談話的目的,不外是為獲取對方的意見或表達自己的意見。因此血氣方剛的青年人,應(yīng)知「口利似劍」應(yīng)小心才好,這裏提供一些技巧,茲分述如下,作為諸位的參考。
一、 談話的態(tài)度:在談話時不應(yīng)「搶」,更不就「強」,必須多聽;發(fā)言時,必須態(tài)度和善,謙虛中肯,要給人有好的印象,如此聽話者也很樂意接受你的勸說??墒怯幸恍┤耍伸毒哂袕娏业陌l(fā)表欲,無論在任何場合都是喋喋不休的,甚至硬要別人聆聽他的話,這種人,大部份是屬於歇斯底里的性格,所以其說話的目的,只是為了滿足他自己的發(fā)表欲望,其內(nèi)容并不新穎豐富,只是為了使別人注意他而已。因此,這種人的談話除非用強制的手段,召集別人,否則根本沒有人愿意自找這份麻煩的。
二、 說話的重要:說話時如果不加思索,想到就說,個人的弱點,完全暴露,「片言之誤,可以啟萬口之譏?!挂粋€人的人格,與出言吐語,有直接關(guān)系。出言「溫文爾雅」謂之君子;出言「亢爽磊落」謂之豪杰;出言「藏頭露尾」,謂之陰狠;出言「暴戾恣睢」謂之莽夫;出言「油腔滑調(diào)」,謂之小人;一言既出,人格判然。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與了解,大半有賴於說話,說話技巧好,一席話說得人家心悅誠服,芥蒂渙然冰釋;說話技巧壞,措辭失當(dāng),引起誤會,感情日惡。換句話說,同是一句話,有說話技巧的人,說得人家中聽,心悅誠服,沒有說話技巧的人,說得人家動氣,肝火上升。
三、會說話的條件;會話是極簡單的事,你問我答。惟問話須清楚,答話勿須繁,其要領(lǐng)須具備三樣條件:
1、溫和婉轉(zhuǎn):對話第一要婉轉(zhuǎn),能婉轉(zhuǎn)才有「磁力」作用,有「磁力」作用,才能使聽者表示同情。所謂溫和婉轉(zhuǎn),包括幾個要點:聲調(diào)要和悅?cè)犴?,使聽者悅耳;態(tài)度要和悅誠懇,使見者動容;措辭要圓潤周到,使聽者感動;三者缺一,絕不能算是婉轉(zhuǎn)。
2、明達不紊:對話的語句,雖然不多,卻也要說得條理清楚,理由明達。其秘訣在汰去閑言客套,句句精要,而又層次分明,先后有序,應(yīng)該說的話,用最經(jīng)濟的說法,表達出來;不必說的話,一句都不說,這種措辭組織,都須有相當(dāng)分寸,事前當(dāng)然要有一番預(yù)備的,否則臨時應(yīng)付,必多遺漏,必多泛語,去明達二字已遠了。
3、誠懇親切:彼此對話,以親切為第一,情其親切,才有好感;有好感,才收好果;所謂親切就是誠懇;全在乎精神集中,用柔和的眼光,正視著對方,態(tài)度誠懇,語氣誠懇;最不好的現(xiàn)象,是對話時雙手搭著天平架子,挺著胸脯,雙目視於他處。至於頭特別俯下,表示出一種可憐兮兮的神情,也足以使聽者不快,甚或引起卑視之心。
談及說話的技巧,吾人已知往往一句話說得不好會招致大禍,這是常??梢砸姷降氖?,俗語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挂虼宋覀冊跄茉谡f話時不時時謹慎呢!韓非子曾寫一篇說難,其中寫到說話的困難必須知道對方的心理,有人喜功名,崇榮譽,而惡財利,倘你與他談財利他必定疏遠你,但你若和他談功名,又會使他的榮譽心作崇,而談不投機。還有些人標榜著榮譽,私下卻愛慕著財利,若你不察到他的心理,卻和其談到慷慨樂捐的事,他內(nèi)心裏一定在疏遠著你了。
講話還要看機會,機會沒有到不可以說得太早,機會一到,該說就說,不說反而不好。
因此,說話太多,不如說少一些為妙,說話少的又不如說話好的。有道德修養(yǎng)的人深怕話說錯了,所以三思而后言;有信義的人,恐怕濫說話不能兌現(xiàn),也不敢多說或輕諾;有機智有才謀的的人,恐怕機密泄漏,也不敢多說話。會說話的人話雖然不多,但詞句中肯而恰當(dāng),收效宏大。因此說話妙比說話少更勝一籌。
人與人相處,不可能始終默不作聲,就是最沉默的人,在必要時,也不能不說幾句話。說話是溝通彼此感情,傳達心聲的必須工具。你與熟人說話而使彼此情感意思溝通,不算本領(lǐng),要能與生人講話,談得推心置腹,相見恨晚,才是你真正的本領(lǐng)。這樣雖使說話的目的達最高境界,但說話尤不能傷人或失人和。俗語說「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多助之至,天下順之,寡助之至,親戚叛之?!箤嵲谑亲鋈苏f話之道。青年人初入世,說話宜少不宜多,宜小心不宜大意,要出口以前,先得想一想,替聽你話的人想,他愿意聽的話,才出之於口,他不愿意聽的話,還是不說為上。所謂不愿意聽的話,也有種種,老生常談,他是不愿意聽的;一說再說,耳熟能詳,他是不愿意聽的;與他的心境相反,他是不愿意聽的;與他主張相反,他是不愿意聽的;與他毫無關(guān)系,他是不愿意聽的,與他利害沖突,他是不愿意聽的;與他的程度不同,他是不愿意聽的;有關(guān)他的創(chuàng)痕,他是不愿意聽的;有關(guān)他的隱私,他是不愿意聽的;而最不愿意聽的,是尖銳鋒利而又刻毒的話。
說話所引起的反應(yīng),可有幾種,第一種是有雋永之味;第二種是有甜蜜之味;第三種是有辛辣之味;第四種是有爽脆之味;第五種是有新奇之味;第六種是有苦澀之味;第七種是有寒酸之味,而最壞的反應(yīng),是創(chuàng)痛之味!言談之中,令人回味,對方自發(fā)生雋永的反應(yīng);熱情洋溢,句句打入心坎,對方自發(fā)生甜蜜的反應(yīng);激昂慷慨,言人所不敢言,對方自發(fā)生辛辣的反應(yīng);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對方自發(fā)生爽脆的的反應(yīng);「以反人為實」、「好為無端涯之言」對方自發(fā)生新奇的反應(yīng);陳義晦塞,言辭拙訥,對方自發(fā)生苦澀的反應(yīng);一味訴苦,到處乞憐,對方自發(fā)生寒酸的反應(yīng);好放冷箭,傷人為快,傷人越甚,越以為快,對方自發(fā)生創(chuàng)痛的反應(yīng);能得雋永反應(yīng)者為上,能得甜蜜反應(yīng)者為次,能得爽脆反應(yīng)者又次,能得辛辣反應(yīng)者更次,得到新奇的反應(yīng)、苦澀的反應(yīng)、寒酸的反應(yīng)的話都是下等,而得到創(chuàng)痛反應(yīng)的話,更是大反人情!
但是說尖刻話的人,未嘗不自知其傷人,而以傷人為快,這是什麼道理?我以為完全是心理的病態(tài),而心理之所以有此病態(tài),也自有其根源,乃是后天環(huán)境所造成的。
第一、他有些小聰明,且頗以聰明自負,而一般人卻不承認他是聰明,因此他有生不逢知己之感;第二、他富有自尊心,希望一般人尊重他,卻偏偏沒有這回事,因此他對於任何人發(fā)生仇視的心理;第三、仇視的心理,郁積很久,始終找不到消釋的機會,他自己又不知從事自身的修養(yǎng),於是這種仇視心理只有走發(fā)泄的路,然而誰是他發(fā)泄仇視的對象?因為刺激的方面太多,早已成為極復(fù)雜的觀念,每個與他接觸的人,都成為他發(fā)泄的對象。他認為人們都是可惡的,不問有無舊恨,有無新仇,都要伺隙而動,濫放冷箭,你如果已犯了這個病,你先得明白這種病的危險,不去醫(yī)好,結(jié)果是眾叛親離,不要說在社會上,只有失敗,不會成功,即在家庭,親如父兄妻子,也不會水乳交融。不過父兄妻子,關(guān)系太密切,在無可原諒之中,仍肯予以曲諒,社會上的人,絕不作如此想。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總有一天,尖刻成為大眾的箭靶子,所以說話尖刻,足以傷人情。
作者:
ningyuan
時間:
2010-4-30 13:54
做人很重要啊
作者:
劉增軍
時間:
2010-4-30 13:56
說話的目的在于溝通,說話的形式要因人因場合而定.
作者:
嗷嗷叫的牛
時間:
2010-5-2 10:16
說話也決定一個人的命運。
作者:
劉書民
時間:
2010-5-2 13:50
口乃心之門戶
作者:
無憂翔
時間:
2010-5-5 20:41
我覺得只要心態(tài)好,正直,誠懇,說話應(yīng)該也不會有太多的忌諱吧,要不然都不敢說話了。
作者:
lmstdd
時間:
2010-5-5 20:50
我是不會說人話,就會忽悠!
作者:
長江之水
時間:
2010-5-5 21:46
還是那句老話,活到老,學(xué)到老!
作者:
萬牧源
時間:
2010-5-7 14:30
說話體現(xiàn)一個人的素質(zhì)的,說話還確實是要講究技巧的.
作者:
awang
時間:
2010-5-12 15:57
在于長期休養(yǎng),不是背兩條規(guī)則就能解決問題的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m.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