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當的時機給予催產激素可以加速分娩過程之進行,但若是使用時間不對或是過量,則可能產生問題??八_斯州大學的研究人員解釋:催產激素應限用在經產母豬之后半段的分娩過程中。
使用催產激素可以縮短分娩時間及仔豬分娩間距。1995年美國農業(yè)部調查發(fā)現,8.2%母豬分娩過程中使用催產激素。催產激素可刺激子宮收縮而縮短仔豬分娩間距。試驗顯示,母豬于正常不受干擾的情形下,分娩至第8頭仔豬時出現死胎的機率約有75%,發(fā)育完整的仔豬也有可能在分娩過程中窒息死亡。若母豬生完第1頭仔豬后接受一劑催產素,在第5頭仔豬分娩前即發(fā)生死胎機會約有88%。
巴西有兩個商業(yè)豬場進行危險因子評估試驗發(fā)現,使用催產素會增加死胎的風險。兩個場分別有101及373胎仔豬,每個豬場死胎的機率,會隨母豬于分娩過程中接受催產素的程度而增加。許多豬場把催產素當成是一種分娩的工具,用來降低死胎的數量,或是當成分娩過程中的輔助工具。
催產素可以縮短一半以上的分娩時間及仔豬分娩之間距;實驗中亦發(fā)現,若于子宮頸全開或是已分娩第一頭仔豬后才使用催產素可能會造成難產或生產不順利。使用催產素不當會造成臍帶的破裂,造成分娩過程中氧氣的運輸降低,進而增加死胎的數目。
催產素處理的母豬,其仔豬無論是活產或是死產都普遍有嚴重的胎糞污染,造成的原因是仔豬于未出生前其廢棄物堆積于腸道中,若仔豬于生產過程中缺乏氧氣,為要試著吸氣便會將胎糞由口中排出,但因為仍在胎盤內,所以胎糞就污染了羊水及仔豬。
密西根大學的豬繁殖專家指出,最近研究證實催產素會增加死產的機率,常使用催產素并不是好主意。催產素使用過量造成分娩過程中斷的機會增加,以致于須要助產,這是引起子宮感染及引起往后豬只不孕癥的危險因子。催產素也會影響死產的發(fā)生的時機,一般會造成前4頭而不是后4頭死產的發(fā)生。
雖然催產素有潛在負面的問題,但在分娩過程中可刺激子宮收縮及預防高齡母豬死產。專家建議使用1/2c.c.(10IU)來刺激子宮收縮,但避免過量;子宮頸完全松弛后才使用催產素,母豬盡量不用或少量使用催產素;對于可正常分娩的母豬至少于第6頭仔豬分娩后才使用催產素;若母豬生產過程已超過40分鐘以上,仍未生仔豬時才使用催產素;每頭母豬最多只使用2個劑量。千萬不能將催產素當成是幫助分娩的替代物,其造成難產的原因已非常清楚,例如外陰部有血排出,以及有明顯疼痛、肌肉緊繃出力等。
(何玲玲摘譯/杜清富審 National Hog Farmer, pp.34-35,Feb. 2006)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m.ffers.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