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油菜籽收購陷僵局 還須政策扶持 [打印本頁]

作者: apple12151007    時間: 2010-7-8 09:12
標題: 油菜籽收購陷僵局 還須政策扶持
  到7月初,國家啟動油菜籽臨時收儲計劃已經1月有余。從湖南、江蘇、安徽等地的收購情況看,農民想等價格高一點再賣,心理預期價位在每斤2~2.2元;企業(yè)收購價沿國家臨時收儲價格1.95元/斤低位滑行:買賣雙方陷入僵持。
  這讓人很容易想起去年的油菜籽價格僵局。為維護國家糧食安全、保護農民的收益和種植積極性,國家于2008年啟動了油菜籽臨時收儲,連續(xù)2年的臨時收儲,抬高了國產油菜籽的價格。去年新油菜籽上市前,進口油菜籽價格連續(xù)5個月低于國內,在相對豐厚的加工利潤驅動下,去年上半年我國共進口油菜籽 156萬噸,同比增2.1倍。大量進口的油菜籽,不僅擠占了國產油菜籽的市場空間,也拉低了國內菜籽油價格,壓縮了加工企業(yè)的利潤空間。這就導致2009 年新菜籽上市后,國內主產區(qū)的油菜籽收購價回落至1.7元/斤,低于國家托市價格1.85元/斤,因此對這個托市價,農民認為不賺錢,不愿出售,企業(yè)認為倒賠錢,不敢出手。
  同樣是價格僵局,今年的形勢卻有所變化。一是盡管國家將油菜籽的臨時收儲價格每斤上調了0.1元,但與進口油菜籽相比,國產油菜籽價格有優(yōu)勢。 6月上半月,主產省湖北的收購價格為3940元/噸,進口油菜籽的到岸稅后價約為4100元/噸。二是進口油菜籽數(shù)量大幅減少。去年年底,由于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多次從進口油菜籽中截獲對我國油菜生產安全構成嚴重威脅的油菜莖基潰瘍病菌,我國按照國內相關法律和WTO有關規(guī)則出臺了《關于進口油菜籽實施緊急檢疫措施的公告》。今年1~5月,我國油菜籽進口量同比下降51.1%.農業(yè)部信息中心分析師李楠認為,和去年的進口沖擊不同,目前市場不活躍的主要原因還是“需求不旺”.需求不旺,加上消費淡季,預計油菜籽價格短期內“還會繼續(xù)僵持著”.
  價格不會總這么僵著,市場更不會總這么僵著。對農民來說,受到存儲條件的限制,該賣的油菜籽遲早還是要賣出去;對企業(yè)來說,隨著庫存的消耗,維持運轉也需要“有米下鍋”;同時,農民和加工企業(yè)的角力還要看國際油脂油料市場的“眼色”.。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fā)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分析說,農民與加工企業(yè)對價格預期的不一致是造成價格僵局的直接原因,而價格預期產生沖突的深層原因則在于貿易一體化形勢下國內外價格不同軌。由于價格不同軌,加上對進口關稅配額管理不嚴,近年來油菜籽價格僵局年年上演,而且僵局打破之日,變化的不僅是價格,還有市場格局。2008年下半年國際市場一路走低的油菜籽和菜籽油價格,讓國內220家油菜籽加工企業(yè)虧損面高達95%;2009年我國共進口油菜籽329萬噸,同比增1.5倍。
  由此而言,當前的價格僵局更像是一個信號。面對價格僵局,我們應做的絕不是靜觀其變,而應準確分析這一信號發(fā)出的警報,積極應對。近期成立的湖北省油菜產業(yè)化戰(zhàn)略聯(lián)盟有助于帶動油菜籽收購,但企業(yè)可以收購國產油菜籽,也可以使用進口油菜籽,更何況每家三五畝地的種植模式、大量小舢板式的加工企業(yè)、備受擠壓的消費市場以及相對疲軟的國際油脂油料市場都決定了走出價格僵局,僅靠企業(yè)自身的努力還不夠。當農民和企業(yè)仍在價格上僵著的時候,政府不妨先走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或許能為僵局的積極轉化趟出一條路。
  李國祥認為,加大扶持力度關鍵是要“保證糧油比較效益均衡,調動起農民和油料大縣的積極性”.農民自己算賬,種植油菜每畝凈收入不足60元,不僅遠低于水稻、棉花,更與種植蔬菜、水果的效益沒法比。由于比較效益下降,湖南省農業(yè)廳在對該省油菜籽主產區(qū)漢壽縣、沅江市油菜籽購銷形勢的調查中發(fā)現(xiàn), “留足自家換油食用的,多余賣給中介商或榨油廠”成了兩縣農戶銷售油菜籽的普遍心態(tài)。如何調動起農民的積極性?目前,我國對于油菜產業(yè)的支持政策除了臨時收儲,就只有從2007年起對長江流域“雙低”油菜優(yōu)勢區(qū)實施的油菜良種補貼,每畝10元。中國糧油商務網(wǎng)信息部黃菡分析說,臨時收儲補貼的主要是中間環(huán)節(jié),農民受益不是很明顯,良種補貼也跟投入相比有差距,因此油菜主產區(qū)農民普遍認為種油菜沒種糧有保障??梢姡{動起農民和主產區(qū)的積極性,利用冬閑田發(fā)展油菜生產,提高油料自給率,政策扶持上不是沒有空間。
  四川油菜籽惜售現(xiàn)象明顯
  據(jù)四川省糧食局統(tǒng)計,目前全省油菜籽平均收購價是4.08元/公斤,比收購初期每公斤4.05元的價格上漲了0.74%,比國家3.9元/公斤的托市收購價高了0.18元。市場形勢是,收購商認為價格較高,而農戶認為價格未達到理想價位,雙方都處在觀望狀態(tài)。
  瀘州市油菜籽收購價在4-4.4元/公斤之間,比國家托市收購價平均高了0.3元/公斤。據(jù)了解,目前農民的心理價位在5元/公斤左右,比國家托市收購價高1.1元/公斤,惜售現(xiàn)象明顯。
  江蘇油菜籽量不大價格穩(wěn)
  目前,江蘇省油菜籽收獲全部結束。根據(jù)全省農產品價格監(jiān)測點的調查,今年新油菜籽上市價格高于托市收購價,總的來看,收購量不大,價格保持平穩(wěn)。
  從各地反映的情況看,受油菜籽種植費工等因素影響,加上傳統(tǒng)習慣,今年油菜籽產量較去年有所下降,預計下滑7%左右,加上價格較2008年差距較大,種植主要區(qū)域如南通、鹽城地區(qū),油菜籽出售量不大。而南京、揚州等地區(qū),由于種植面積相對較少,農戶普遍以用于自我消費為主,出售量相對更少。
  據(jù)6月23日監(jiān)測,油菜籽平均收購價格為193.3元/50公斤(下同),高于托市收購價格3.3元,已連續(xù)3周保持穩(wěn)定。
  湖北政策利好支撐油菜籽收購價格
  今年4月1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今年將繼續(xù)實施油菜籽臨時收儲政策,收儲價格由2009年的1.85元/斤提高到1.95元/斤。政策利好對油菜籽收購價格起到了支撐作用。湖北作為全國的油菜大省,油菜籽收購工作目前正在緊張有序地進行,少數(shù)地區(qū)已接近尾聲。
  價格看好收益提高據(jù)對全省19個基點的油菜籽收購價格監(jiān)測,今年油菜籽開秤價格是1.86元/斤,較去年提高0.24元/斤,增14.8%.6 月25日價格監(jiān)測結果顯示,企業(yè)收購價格全省平均為1.92元/斤,個體收購價格平均為1.89元/斤,環(huán)比成上揚趨勢,同比高9.2%和10.2%.預計后期全省收購價格將會小幅走高,在2.00元/斤-2.20元/斤左右。
  今年油菜籽種植成本比較穩(wěn)定,農民收益預期增加。據(jù)省農業(yè)廳油菜辦介紹,2009年油菜籽畝平均種植總成本為442.8元,比2008年 449.9元減少了7.1元,降幅1.6%.預計今年油菜籽種植成本為440元,比2009年略有下降,主要是用肥期間,化肥價格同比下降,農藥和種子價格雖然上升,但因其用量較少對成本影響不大。其他如人工、土地成本等則與去年基本相當。目前,全省油菜籽單價提高,農民投入相對減少,收益將會增加。
  供需矛盾日漸突出據(jù)統(tǒng)計,受上年油菜籽收購價格低,種植效益下滑,農民種植積極性受挫等因素影響,今年全省油菜籽播種面積為1159.70千公頃,比上年減少6.18千公頃,減0.5%.氣候條件異常使油菜長勢整體不如去年,導致油菜籽質量和單產下降。單產為2007.93公斤/公頃,比上年減產20.66公斤,減1.02%;總產232.86萬噸,比上年減產3.65萬噸,減1.54%.
  油菜減產和油脂加工產能過剩的矛盾將會日漸突出。
  據(jù)主產區(qū)荊州市反映,2007年4月,該市油脂年加工能力就有38萬噸以上,年可加工菜籽100萬噸以上,產能近半過剩。近幾年來,湖北荊州永康生物科技公司800噸/日菜籽壓榨項目、湖北中興能源公司600噸/日菜籽壓榨項目以及湖北宏凱工貿公司500噸/日菜籽壓榨項目等新增項目也相繼投產,中國植物油公司也計劃在該市興建800-1000噸/日菜籽棉籽油廠,保守估計全市菜籽壓榨能力150萬噸以上,遠遠超過全市菜籽供應能力,菜籽供需缺口進一步擴大,加之近幾年部分優(yōu)勢企業(yè)進一步擴大產能,提高工藝,目前加工產能過剩的問題比較嚴重,油菜籽市場競爭更加激烈。
  預期值到銷售積極今年全省油菜籽生長發(fā)育進程放緩,上市時間推遲了一周左右。同時,受2009年下半年食用油價格持續(xù)走好,今年以來玉米、稻谷價格一路上漲,小麥收購價格呈現(xiàn)上漲態(tài)勢的影響,農民認為收購前期賣出油菜籽“吃虧”,使得不等錢用的農民坐觀其變。
  隨著油菜籽市場價格穩(wěn)定走高,同比增幅較大,基本達到了農民的銷售預期,加上5月下旬以來湖北大部地區(qū)連連陰雨,油菜籽不便保管,農民銷售轉為積極。據(jù)調查,公安縣油菜籽銷售已經基本結束,石首市銷售達80%.咸安地區(qū)部分農戶考慮到油菜籽不易保存,將油菜籽加工菜油出售,價格為每公斤 14-15元,比上年高出2元左右。主產區(qū)荊門市收購大戶更是對農民許下保值承諾,如果一個月后油菜籽價格上漲,將把高出目前收購價的部分返還給農民,以此來吸引農民出售油菜籽。
  另外,松滋市反映當?shù)亟衲暧筒俗研∩特準召彿e極性不高,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收購的速度和進程。主要原因是政策透明,他們在收購過程中不可能再壓級壓價。同時收購企業(yè)依質論價,中間商在收購過程中,差價很少,一般只有0.1元/公斤,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了近一半(去年為0.2元/公斤),與前幾年最可觀的時候相比,差價可達0.4元/公斤。
     來源:中華油脂網(wǎng) 雜粕論壇
作者: zhaochuwen    時間: 2010-7-8 09:17
現(xiàn)在很多進口加拿大菜籽來壓榨,利潤比國產高得多
作者: junha1    時間: 2010-7-20 15:09
這幾天我正看其它的電影煩呢,這個試一下..
作者: 軍哈1    時間: 2010-7-20 15:20
牛~~~11111111111111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m.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