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是否“叫停”玉米制汽油還該由市場說了算
[打印本頁]
作者:
sljob1001
時間:
2010-8-12 09:00
標題:
是否“叫停”玉米制汽油還該由市場說了算
昨日,一則《石油委稱玉米制汽油項目致物價上漲呼吁叫停》的財經新聞登上了眾多網站首頁要聞區(qū),其中稱中國商業(yè)聯(lián)合會石油流通委員會(簡稱石油委)會長趙友山昨天向記者透露,石油委已上書國家發(fā)改委,呼吁立即叫停國內的玉米制乙醇汽油項目。
石油委是何組織?為何其要叫停玉米制乙醇汽油項目?本來該是發(fā)改委或物價局關注的物價問題,怎么石油委也感興趣?初看此新聞,想必很多讀者的第一感覺就是感到一種莫名的奇怪。
按照新聞中的介紹,石油委的全稱是中國商業(yè)聯(lián)合會石油流通委員會,是國內最大的民營石油企業(yè)會員組織,那么想必代表的是廣大石油企業(yè)的利益。那么為何石油委為何要打著“玉米制汽油項目致物價上漲”的旗號呼吁發(fā)改委叫停該項目?
石油委之所以要呼吁“叫停”玉米制汽油項目的主要理由是“汽車與百姓爭玉米”導致國內今年上半年首次出現(xiàn)玉米凈進口狀況,并推動了玉米價格的上漲,而玉米制乙醇汽油的產量相對于國內的汽油需求來說微不足道。
其實,玉米制汽油項目一直以來廣為人們所詬病,主要原因在于這個項目不太適合中國國情。對中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來說,糧食其實并不富余,我們沒有足夠的糧食來搞玉米乙醇汽油。說到底,我國未來潛在的糧食危機比可能的燃料危機更值得警惕。
另外,如果沒有國家對玉米制汽油項目“每生產1噸車用乙醇可得到1880元的國家補貼,并減免一切稅收”優(yōu)惠政策的話,目前生產玉米乙醇在很多情況下是不合算的。比如,如果把生產時消耗的熱(玉米發(fā)酵必須加熱),以及種植時消耗的化肥、機械、灌溉、運輸都折算成熱當量,有時竟會發(fā)現(xiàn)生產出的玉米乙醇具有的能量比為了生產它而投入的能量還少。換句話說,生產玉米乙醇出現(xiàn)了能量的負增長,等于白折騰了。
但是,這一廣為詬病的玉米制汽油項目如果由石油委來提議“叫?!保傠y免有利害相關方的嫌疑。有網友就稱石油委此舉是擔心別的能源介入石油行業(yè)導致石油價格下降,甚至有網友稱目前物價上漲的幕后“兇手”正是石油企業(yè),而非玉米制汽油項目,恰恰由于油價的上漲才導致了一些物品價格的上漲。
是是非非,各執(zhí)一詞。但是筆者以為,不管石油委呼吁“叫?!庇衩字破晚椖康膭訖C如何,目前是到了該認真討論“玉米制汽油項目“的時候了。
為了推進可再生能源與新能源的發(fā)展,國家發(fā)改委、財政部等有關部委曾在2004年聯(lián)合出臺政策,在黑龍江省等省區(qū)推廣玉米加工車用乙醇汽油的試點項目,每生產1噸車用乙醇可得到1880元的國家補貼,并減免一切稅收。
但是,目前試點已經進行了近六年,該項目到底適不適合在黑龍江省繼續(xù)試點?該項目的利弊到底在哪里?是不是還值得我們繼續(xù)為該項目進行財政補貼并免稅收?我們應該對玉米加工車用乙醇汽油項目進行一個科學的評估。
依筆者來看,考慮到我國的糧食安全問題,此項目不可大范圍繼續(xù)推廣,至于在黑龍江省的試點是否“叫?!睉耆挥墒袌鰜頉Q定,如果不可由一紙行政命令而匆忙“封殺”。
如果該項目經過技術、原材料的不斷革新后,原料市場充足、成本低廉、產量巨大,能在很大程度上彌補燃料油不足,那么這個項目自然可以經得起市場競爭活下去。如果原料有限、成本太高、超過了普通汽油價格,那么自然被市場淘汰。
該項目在黑龍江的試點已經六年有余,應該說在技術上、操作上也已經比較成熟了,那么可以考慮對此項目停止財政補貼,或者將財政補貼轉向使用木薯、麥秸等原料加工乙醇的項目中去,這樣既可促進生物汽油的技術發(fā)展,又能解決汽車與百姓爭糧食的問題。
作者:
dongwei
時間:
2010-8-12 09:18
無論這個委員會提出的出發(fā)點是什么,與人爭糧生產燃料的做法肯定不符合中國實際,堅持非糧非木才是唯一的方向。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m.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