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天添對斑點叉尾鮰生長和腸道消化酶活性的影響
[打印本頁]
作者:
澳洲雞肉粉
時間:
2010-11-25 00:35
標題:
天添對斑點叉尾鮰生長和腸道消化酶活性的影響
四川天添生物科技應用有限公司
天添對斑點叉尾鮰生長和腸道消化酶活性的影響
摘要:試驗以平均體重10.5g左右的斑點叉尾鮰為試驗魚,分別在飼料中加入0 mg/kg、250mg/kg、500mg/kg、750mg/kg和1000mg/kg的植物提取物--天添,養(yǎng)殖試驗為8周。結果表明:飼料中添加天添后,可以顯著提高魚的增重率、蛋白質利用效率和降低飼料系數(shù)(P<0.05)。與對照組相比,天添添加5000~1000g/kg的魚增重率提高11.39%~26.90%,蛋白質效率提高7.10%~14.75%,飼料系數(shù)降低7.98%~17.79%(P<0.05);添加750~1000g/kg 天添可顯著提高魚體肥滿度達6.06%~12.12%(P<0.05),內臟與體重比及肝胰臟與體重比與對照組相比則有顯著下降(P<0.05)。同時,檢測到前中腸脂肪酶和蛋白酶活性顯著增強(P<0.05)。綜上可知,在斑點叉尾鮰飼料中添加500~1000mg/kg的天添,可以較好的促進斑點叉尾鮰生長,并一定程度提高魚體品質。
關鍵詞:天添;斑點叉尾鮰;生長性能;消化酶
羊紅膻為傘形科植物缺刻葉茴芹(Pimpinella thellungiana Wolff.)的根或帶根全草,其根中主要含有揮發(fā)油,全草中含有黃酮苷等生物活性物質。天青地白(Potentilla chinensis Ser.)是薔薇種植物,根含鞣質及黃酮類等生物活性物質。天添選用羊紅膻、天青地白等植物為發(fā)酵基質,以雙歧桿菌、乳桿菌等多種菌種聯(lián)合進行生物工程發(fā)酵,提取其生物活性成分科學配伍而成。本試驗中,天添按不同比例加入斑點叉尾鮰(Ietalurus Punetaus)飼料中,以期判斷對斑點叉尾鮰生長性能和腸道消化酶活性的影響。
1 試驗材料和方法
1.1 試驗魚
斑點叉尾鮰由西南大學榮昌校區(qū)試驗漁場提供,平均體重約10.5g,共800余尾,采用隨機分組的方法進行分組。
1.2 試驗設計
試驗設置1個對照組,4個天添添加組,每組設4個平行,共20個養(yǎng)殖組。對照組(Control)不添加天添,4個試驗組天添的添加量分別為250mg/kg、500mg/kg、750mg/kg和1000mg/kg飼料。
1.3 試驗飼料
試驗飼料的組成和主要營養(yǎng)成分見表1,各組飼料中均不額外添加抗生素和促長劑。
表1 試驗飼料的組成和主要營養(yǎng)水平 (%)
原料組成 營養(yǎng)指標
豆 粕 30 CP (%) 34.5
菜 粕 26 EE (%) 3.85
玉米蛋白粉 5 Ca (%) 0.85
進口魚粉 10 TP (%) 1.22
次 粉 22 Lys (%) 1.75
菜 油 2 M+C% 1.32
磷酸二氫鈣 1.6
1多 維 0.13
2VC酯 0.04
氯化膽堿 0.2
1多 礦 0.6
膨潤土 2.43
注:1、多維和多礦分別為每千克飼料提供:鋅(七水合硫酸鋅)80 mg、鐵(七水合硫酸亞鐵)300 mg、 鎂(七水合硫酸鎂)100 mg、銅(硫酸銅) 4 mg、碘(碘化鉀)0.65 mg、鈷(六水合氯化鈷) 0.07 mg、硒(亞硒酸鈉) 0.5 mg、VA 4 000 IU、VD 2 000 IU、VK 10 mg、VE 60 mg、VB12 0.02 mg、VB1 8 mg、VB2 12 mg、VB610 mg、肌醇100 mg、葉酸2 mg、生物素0.2 mg、煙酸60 mg、泛酸30 mg,其余均為載體;2、維生素C的含量25%;3、天添由成都天添生物科技應用有限公司提供。
1.4 飼養(yǎng)與管理
養(yǎng)殖試驗在西南大學室內循環(huán)養(yǎng)殖系統(tǒng)中進行,單個養(yǎng)殖缸容積0.4m3,養(yǎng)殖水體容積0.25m3,以曝氣自來水為水源,每日換水量為總水量的15~20%,缸中養(yǎng)殖用水經同一循環(huán)過濾到蓄水池,經調溫、充氧后泵到各養(yǎng)殖缸內,剩余飼料人工吸出。試驗期間水溫控制在25℃,溶氧保持在6.0mg/L以上,pH值7.5。
試驗魚在暫養(yǎng)池中經過1周馴養(yǎng)后進行分組,每個養(yǎng)殖組(缸)放養(yǎng)斑點叉尾鮰40尾。飼料每天投喂3次,投喂量為體重的3~5%。正式飼養(yǎng)時間為8周。
1.5 檢測指標及分析方法
1.5.1 生長速度
以鮮重的魚質量變化、增重率和特定生長率等表示生長速度。增重率( % ) = ( Wt-W0) /W0×100%;特定生長率(%/d)=[(Lnwt-Lnwo) /d]×100%,W0和Wt分別表示養(yǎng)殖開始和結束時的魚體質量(g)。
1.5.2 飼料利用效率
以飼料系數(shù)和蛋白效率表示,飼料系數(shù)= 投喂飼料量 / 魚體增重量;蛋白效率=( Wt-W0) /F×P%,F(xiàn)指飼料消耗量,P%指飼料蛋白質含量。
1.5.3形體指標
以肥滿度、內臟系數(shù)(內臟重與體重比值)、肝體比(肝胰臟重與體重的比值)等指標對魚體形態(tài)進行評價。其中肥滿度=Wt/L3,L指對應體重的魚體長(cm)。
1.5.4消化酶活性測定
脂肪酶活性和蛋白酶活性由南京建成生物技術研究所的試劑盒測定。
1.6 試驗數(shù)據的統(tǒng)計分析
采用SPSS11.5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先對數(shù)據作單因素方差分析(ANOVA),處理間若有顯著差異,再作Duncan’s多重比較,P<0.05表示差異顯著。
2 試驗結果
2.1 生長性能
試驗期間斑點叉尾鮰的成活率為100%。與對照組相比,天添添加組的魚增重率提高達4.54%~26.90%,特定生長率提高1.68%~15.13%,蛋白質效率提高6.11%~14.75%,飼料系數(shù)降低7.98%~17.79%。由表2可以看出,天添添加組飼料系數(shù)顯著降低(P<0.05),添加量為500~1000mg/kg時,除顯著降低飼料系數(shù)外,還可顯著提高魚的增重率、特定生長率和蛋白質利用效率(P<0.05)。
表2 各試驗組魚增重率和飼料系數(shù) n=4
天添添加量(mg/kg) 增重率(%) 特定生長率(%/d) 蛋白效率(%) 飼料系數(shù)(g:g)
0 103.60±3.86a 1.19±0.02a 1.83±0.10a 1.63±0.07a
250 107.80±5.51ab 1.21±0.03ab 1.94±0.02ab 1.50±0.04b
500 115.40±5.04b 1.26±0.05b 1.96±0.05b 1.50±0.05b
750 126.84±4.13c 1.34±0.07bc 2.05±0.07bc 1.41±0.06c
1000 131.47±5.24c 1.37±0.03c 2.10±0.06c 1.34±0.02c
注:同列數(shù)據肩標字母不同表示差異顯著(P<0.05),以下各表同。
2.2 形體指標
體形指標以魚的肥滿度、內臟重與魚體重比及肝胰臟重與體重比來進行初步判定。從表3的結果可以發(fā)現(xiàn),添加500~1000mg/kg 天添后,肥滿度顯著提高(6.06%~12.12%)(P<0.05),但500mg/kg組和750mg/kg組及750mg/kg組和1000mg/kg組之間無顯著差異(P>0.05)。添加天添后,內臟指數(shù)與對照組相比都有一定幅度下降,當添加量達到750mg/kg時,即達顯著差異(P<0.05),降低(10.33%~12.95%),而同期肝體比與對照組相比也有一定幅度下降,但各組間無顯著差異(P>0.05)。
表3 各試驗組魚肥滿度、內臟指數(shù)和肝體比 n=4
天添添加量(mg/kg) 肥滿度(%) 內臟指數(shù)(%) 肝體比(%)
0 1.32±0.05a 6.87±0.35a 1.34±0.08
250 1.35±0.06ab 6.72±0.27a 1.30±0.05
500 1.40±0.04b 6.35±0.24ab 1.24±0.07
750 1.45±0.05bc 5.98±0.30b 1.22±0.09
1000 1.48±0.03c 6.16±0.35b 1.21±0.07
2.3 消化酶指標
脂肪酶活性的比較結果是:前腸>中腸>后腸>肝胰臟,表明在斑點叉尾鮰消化道中脂肪的消化吸收主要在前、中腸進行。肝胰臟中脂肪酶活性隨著天添的添加有上升的趨勢,當添加量達500mg/kg時,與對照組有顯著差異。前腸脂肪酶活性最高,隨天添的添加,活性逐步提高,各添加組間的變化趨勢與肝胰臟相同。中腸脂肪酶活性也較強,但各天添添加組之間均無顯著差異(P>0.05),與對照組即有顯著差異(P<0.05)。后腸脂肪酶的變化與天添添加劑量之間不完全呈正相關,但仍較對照組有上升趨勢,與對照組差異不顯著(P>0.05)(表4)。
表4 各試驗組魚肝胰臟和腸道脂肪酶活性 (µg•g-1•min-1 ) n=4
天添添加量(mg/kg) 肝胰臟 前 腸 中 腸 后 腸
0 34.62±4.27a 112.24±15.38a 83.24±8.76a 51.43±6.89
250 41.23±4.53ab 130.24±12.10ab 104.36±6.83b 52.34±8.74
500 51.95±6.25b 146.28±13.24b 108.26±10.58b 62.08±10.51
750 56.34±5.72bc 163.74±23.47bc 113.51±12.14b 63.28±11.11
1000 57.23±4.23c 174.51±16.17c 124.13±10.24b 53.51±10.34
從表5可以看出,消化道蛋白酶活性比較結果是:前腸>中腸>后腸>肝胰臟,表明在斑點叉尾鮰消化道中蛋白質的消化吸收部位與脂肪一樣,同樣發(fā)生在前、中腸。天添添加量達250mg/kg后,肝胰臟中蛋白酶活性即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前腸蛋白酶活性隨天添添加量的加大而逐步上升,當劑量達到500mg/kg時,與對照組差異顯著,提高達13.91~22.78%(P<0.05)。中腸蛋白酶活性也隨天添添加量的加大而逐步上升,當劑量達到500mg/kg時即顯著高于對照組25.49~32.41%(P<0.05)。后腸的蛋白酶活性各組之間均無顯著差異(P>0.05)。
表5 各試驗組魚肝胰臟和腸道蛋白酶活性 (µg•g-1•min-1 ) n=4
天添添加量(mg/kg) 肝胰臟 前 腸 中 腸 后 腸
0 428.56±27.74a 1997.47±100.60a 1416.47±72.58a 748.54±65.47
250 545.37±28.34b 2047.48±86.74ab 1674.54±87.41ab 834.52±37.84
500 623.74±33.41c 2275.34±100.77b 1777.51±120.57b 874.85±57.36
750 638.51±48.34c 2430.57±158.54b 1875.54±175.47b 735.57±54.62
1000 624.52±56.71c 2452.65±107.38b 1788.56±100.25b 746.85±54.37
3 分析與討論
本試驗在飼料中補充天添(500~1000mg/kg)后,可以提高魚增重率達11.39%~26.90%,蛋白質效率提高7.10%~14.75%,飼料系數(shù)降低7.98%~17.79%,顯著高于對照組。當劑量加大到1000mg/kg時,促長性能有進一步提高趨勢,但并未表現(xiàn)出顯著差異??傮w來說,天添的添加對斑點叉尾鮰表現(xiàn)出良好促生長和提高飼料轉化率的能力。
對飼料質量的要求除了對水產動物生長速度和飼料系數(shù)的影響外,還對養(yǎng)殖魚體的形態(tài)特征也提出了要求,魚體的體形不能太“臃腫”,也不能太瘦長。由試驗結果可見,飼料中使用天添后,當劑量達到750mg/kg后,可同時顯著提高魚體肥滿度并降低內臟指數(shù),使魚體的可食部分比例提高,這對于魚片加工是非常有利的一個選擇。
對斑點叉尾鮰消化道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的檢測發(fā)現(xiàn),隨著天添的添加,消化道特別是前、中腸酶活性都有顯著的提高,可推測其有助于營養(yǎng)物質的更好吸收利用,原因可能是天添提供了未知的生長促進因子及對腸道菌群平衡的正面影響。
綜上可知,在斑點叉尾鮰飼料中添加500~1000mg/kg的天添,可以較好的促進斑點叉尾鮰生長,并一定程度提高魚體品質。
作者:
tianruiqi2009
時間:
2010-11-25 13:17
貌似剛剛看到過
作者:
asiazhang1980
時間:
2010-11-25 13:19
這是什么資料?!實驗數(shù)據。
作者:
海潤德
時間:
2010-11-25 13:31
這個應該是四川天添的產品資料吧
作者:
biofisher
時間:
2010-11-26 11:53
有廣告之嫌!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m.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