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2010年中國糧食總產量54641萬噸 比上年增2.9% [打印本頁]

作者: apple12151007    時間: 2010-12-3 15:25
標題: 2010年中國糧食總產量54641萬噸 比上年增2.9%
  中新網(wǎng)12月3日電 國家統(tǒng)計局網(wǎng)站3日發(fā)布數(shù)據(jù)顯示,201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54641萬噸(10928億斤),比上年增產2.9%。
  關于2010年糧食產量的公告
  根據(jù)全國31個省區(qū)市抽樣調查和全面統(tǒng)計,2010年全國糧食播種面積109872千公頃(16.48億畝),比上年擴大886千公頃(1329萬畝),增長0.8%;201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54641萬噸(10928億斤),比上年增加1559萬噸(312億斤),增產2.9%。其中,夏糧播種面積27421千公頃(4.11億畝),擴大38.4千公頃(58萬畝),夏糧總產量為12310萬噸(2462億斤),比上年減少39萬噸(7.7億斤);早稻播種面積5794 千公頃(8691萬畝),比上年減少76.1千公頃(114.1萬畝),早稻總產量為3132萬噸(626億斤),比上年減少204萬噸(40.7億斤);秋糧播種面積76657千公頃(11.5億畝),比上年增加924千公頃(1386萬畝),秋糧總產量初步統(tǒng)計為39199萬噸(7840億斤),比上年增加1801萬噸(360.3億斤)。
  東北及內蒙古地區(qū)增產較多,其他主產區(qū)生產保持穩(wěn)定。2010年,東北及內蒙古糧食總產量達到11779萬噸(2356億斤),比2009年增產 1393萬噸(278.7億斤),增長13.4%。由于去年東北及內蒙古地區(qū)遭遇伏旱,造成吉林、遼寧和內蒙古減產約800萬噸(160億斤),因此,今年東北及內蒙古地區(qū)大幅度增產是帶有較大的恢復性增產因素的。十三個糧食主產區(qū)2010年糧食總產量為41185萬噸(8237億斤),比上年增加 1475萬噸(295億斤),增長3.7%。其中江西、湖南因災有一定幅度減產。全國31個省區(qū)市中,全年糧食總產量增產的有20個,減產的有11個。
  西南旱區(qū)減產較多。旱災較重的廣西、貴州、云南三省(區(qū))糧食總產量為4048萬噸(810億斤),比2009年減產160萬噸(32億斤),下降3.8%,其中,夏糧和早稻共減產約201萬噸,秋糧形勢較好,增產43萬噸。
  面積增加,氣候條件有利。2010年全年糧食播種面積達到109872千公頃(16.48億畝),比2009年增加886千公頃(1329萬畝),特別是高產作物玉米播種面積擴大了1300多千公頃(2000多萬畝),因面積擴大增產糧食441萬噸(88億斤)。今年全國大部分秋糧主產區(qū)降水量比較豐沛,特別是素有中國糧倉之稱的東北及內蒙古地區(qū),水、光、熱配合是歷史上最好的,非常有利于農作物產量的形成。2010年糧食的單位面積產量達到4973公斤/公頃,比上年提高了103公斤/公頃,因單產提高,糧食產量增產1118萬噸(224億斤)。
                                                                                                                   國家統(tǒng)計局
                                                                                                            二O一O年十二月三日

  糧食產量調查制度和方法的說明
  全國糧食總產量為夏糧、早稻和秋糧產量的總和。
  糧食產量的統(tǒng)計采取主要品種抽樣調查,小品種全面統(tǒng)計相結合的方法。由國家統(tǒng)計局各調查總隊組織實施。
  抽樣調查對象是農業(yè)生產經營戶,調查的主要糧食品種有稻谷、小麥和玉米。通過以省為總體抽選的具有代表性的農戶和種植地塊,對播種面積進行入戶調查,對單位面積產量進行實割實測,進而推算各主要糧食品種的實際播種面積和單位面積產量,兩個結果相乘獲得產量數(shù)據(jù)。農業(yè)生產經營戶生產的糧食產量占全國糧食產量的95%以上。
  目前糧食產量調查在846個國家調查縣中開展,全國主要農作物的播種面積和單位面積產量的調查村為1.5萬個,調查戶為14萬戶,調查地塊13萬個,由國家統(tǒng)計局基層調查隊調查人員和輔助調查員按收獲季節(jié)開展糧食播種面積、單位面積產量的現(xiàn)場調查工作。
  按收獲季節(jié)來分,每年開展夏糧、早稻和秋糧三季調查。
  夏糧播種面積抽樣調查是在400多個國家調查縣(市)抽取的6000多個調查村、6萬農戶中,開展小麥等糧食作物種植情況調查,夏糧單位面積產量抽樣調查是在5000多個調查村中抽取4萬個樣本地塊中,通過對夏收小麥實割實測推算得出。
  早稻播種面積調查在150多個國家調查縣抽取2000多個調查村、2萬多農戶開展,早稻單位面積產量調查是在2000多個村、1.7萬多個地塊中,通過對早稻實割實測推算得出。
  秋糧產量是在全國30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西藏除外)抽中的846個國家調查縣(市)進行,調查的品種有中稻、晚稻、玉米。中稻播種面積的調查樣本為3100多個調查村和3萬多農戶,晚稻為1900多個調查村和2萬多農戶,玉米為4100多個調查村和4萬多農戶;單位面積產量調查,分別在面積調查村中抽取2.8萬塊中稻、1.9萬塊晚稻和3.4萬塊玉米樣本進行實割實測推算得出。
  實割實測是指在各主要品種糧食收獲前,按照《農產量抽樣調查制度》,在調查村中由基層調查員對糧食種植地塊逐塊進行踏田估產、排隊,抽取一定數(shù)量樣本地塊并做出標記,待收割期時由各縣級調查隊員或者輔助調查員對抽中地塊進行放樣、實際割取樣本,再通過脫粒、晾曬、驗水和稱重等環(huán)節(jié)測量地塊單產。省級調查總隊根據(jù)各抽中地塊數(shù)據(jù)推算全省(區(qū))平均單位面積產量。

更多飼料方面的資訊,請關注:http://m.ffers.com.cn/feed/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m.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