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biāo)題: 誰叫你不早說(轉(zhuǎn)載) [打印本頁]

作者: 月光美    時間: 2010-12-15 10:53
標(biāo)題: 誰叫你不早說(轉(zhuǎn)載)
搬進(jìn)臺北的高樓,小李興奮極了。小李住在17樓,美中不足的是,小李那十幾盆花沒處放,陽臺朝北,不適合種花。適合種的東側(cè),卻只有窗,沒陽臺。
“何不釘個花架呢?”有朋友建議,并介紹了專做花架的張老板給小李。
釘花架那天,小李請假在家。張老板果然是老手,他一腳伸出窗外,四平八穩(wěn)地騎在窗口,再叫徒弟把花架伸出去,從嘴里吐出鋼釘往墻上釘。一會兒,張老板跳進(jìn)窗內(nèi):“成了,你可以放花盆了?!?br /> “夠結(jié)實(shí)嗎?花盆很重的。”小李不放心地問。
“我們?nèi)齻€大人站上去跳,都撐得住,出了問題,你找我。”張老板豪爽地拍拍胸脯。
“這可是你說的,”小李馬上找了張紙,“麻煩您寫下來,簽個名?!?br /> “什么?”張老板好像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如果你不敢寫,就表示不結(jié)實(shí)。不結(jié)實(shí)的東西,我是不敢收的?!?br /> 張老板勉強(qiáng)寫了保證書,擱下筆,對徒弟一瞪眼,“把家伙拿出來,再多釘幾根長釘子,出了事,咱可就吃不了兜著走了?!?br /> 師徒二人又足足忙了半個多鐘頭,檢查再檢查,才氣喘吁吁地離去。
后來,小李對我說:“如果我在他釘之前,先講明要他寫保證書,事情恐怕就好得多了?!?br /> 記得有一次,我叫工人送印好的新書到家。書很多,堆了一摞又一摞。因?yàn)槎训貌徽R,我請工人別堆太高,免得地震時倒下來傷人。
幾千本書總算堆完了,我看工人忙得汗流浹背,除了運(yùn)費(fèi),還給了他不少小費(fèi)。
他怔了,不好意思地說:“早知道你要給我小費(fèi),應(yīng)該特別給你堆整齊點(diǎn)?!闭f著,他跑到書堆前,東推一下,西推一下,可是已經(jīng)堆完了,再推也沒用。
這件事,讓我得到個教訓(xùn)。
中國人因?yàn)闆]有給小費(fèi)的習(xí)慣,所以,給小費(fèi)或任何好處,最好先講明。有處罰和原則,也應(yīng)該事先說好。前者是“好話說在先,”后者是“丑話說在前?!?br /> 舉個普通的例子:如果你帶了不少怕摔又笨重的行李到旅館,明明小費(fèi)是要最后給的,但是,你可以在第一時間對運(yùn)行李的人說:“麻煩你小心一點(diǎn)運(yùn),等下我會好好謝你?!?br /> 說到這里,我也要舉個相反的例子,就是當(dāng)對方根本不預(yù)期你的獎賞甚至報酬時,所產(chǎn)生的問題。
某人請親戚做事,完成之后,某人很客氣地照樣付錢。親戚先推,某人硬給,說:“哪能白做,一定要收?!?br /> 最后,親戚收下了。某人在背后說:“什么親戚嘛,做得又貴又不好。”
他豈知,說不定那親戚也正后悔呢:“早知道他會硬給我錢,而且一文不少,當(dāng)初應(yīng)該好好幫他做。”
這種情況,在中國人的社會中經(jīng)常發(fā)生。如果把原則、酬勞、賞罰,跟人情分開來,所謂“情歸情、理歸理”,好話丑話都說在前面,是不是會更好呢?
這不再是個能猜來猜去的社會,而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社會。該講明的事,如果都早早講明,事情會完滿得多。

故事說明的道理:好話說在先,給對方確立一個既定的目標(biāo),以便對方有期待感地完成;丑話說在前,是給對方設(shè)立一個不能逾越的藩籬,免得事后不滿意再有所糾紛。可無論是好話還是丑話,把原則講清楚,事情才好辦,否則丟了銀子好說,傷了和氣就難辦了。
作者: shijiancun    時間: 2010-12-22 16:33
支持一下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m.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