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豬肢蹄病分析 [打印本頁]

作者: yihaiqiu520    時間: 2011-1-5 20:12
標題: 豬肢蹄病分析
可發(fā)生于四肢任何部位,主要表現為跛行,嚴重者可使豬只癱瘓。
病因及癥狀
傳染性關節(jié)炎:如丹毒桿菌、巴氏桿菌、支原體、嗜血桿菌、放線菌等,表現為關節(jié)(多見跗關節(jié)、膝關節(jié))腫大、跛行。
外傷性跛行:多發(fā)生在運輸、追趕、配種之后,由于外力作用,使關節(jié)鈍挫、劇伸或扭轉。觸診受傷關節(jié),發(fā)現有腫脹、增溫和壓痛感。
營養(yǎng)性跛行:公豬?;剂烟惆Y,是由缺鋅和生物素等引起的慢性疾病。表現為蹄裂,輕度為跛行,重者出血、躺臥不起,蹄冠部皮膚粗躁,有不同程度皺裂。
腐蹄病:是蹄內皮膚和軟組織發(fā)生腐敗、惡臭特征的一種疾病,也有的表現為蹄腐爛、趾間腐爛或蹄殼脫落,由于劇烈疼痛而出現跛行,病豬喜臥,不愿起立,強令站立時患肢不敢著地。
風濕性跛行:由于豬舍陰暗、潮濕、寒冷,豬只運動不足時,致使豬四肢關節(jié)及周圍肌肉發(fā)生炎癥、萎縮,由于疼痛,病豬多喜臥,不愿運動,驅趕時勉強走動,表現跛行,隨運動時間的延長而逐漸減輕,局部的疼痛也逐漸緩解。
6季節(jié)因素:秋后至初冬天氣由暖轉涼,為了適應環(huán)境變化,豬體表毛細血管收縮,導致正常脂類物質分泌減少,豬蹄殼薄嫩,加上粗糙地面等碰撞摩擦,因而造成蹄殼出現裂縫。
7)管理因素:規(guī)?;B(yǎng)殖豬場,為了提高飼料的利用率,采用限位欄、高床飼養(yǎng),由于豬運動受到限制,致使肢蹄病發(fā)生增多。
  機械損傷 在種豬的日常管理、轉欄并欄及種豬出售時的驅趕當中,由于飼養(yǎng)管理人員的粗暴、豬打架、途經粗劣路面、跨越溝壑等原因,造成肢蹄外傷。防止一般破皮繼發(fā)感染葡萄球菌、鏈球菌、化膿桿菌,引起跛行或者不敢站立。

  地板的材質和粗糙程度 各個集約化養(yǎng)殖場基本上采用水泥地面或磚地面。可以在水泥地面上輔以充足的墊料。而實際上水泥地面飼養(yǎng)豬蹄質增生顯著高于漏縫地板的豬。不過不論何種材質圈舍都應有適當的平滑度,較好的豬舍地面,應具備堅實、平坦、不硬、不滑、溫暖、干燥、不積水(坡度以35度為宜)、易于清掃和消毒、采光、通光良好的要求。

  消毒后清洗不夠造成 往往對消毒過的欄舍清洗不夠,加上未完全干燥就轉入了母豬,由于豬蹄殼中含有象硫酸鹽類的無機物,地面殘留的消毒液容易腐蝕蹄殼,這樣,天長日久,蹄部損傷就越來越大。
防治
針對上述五類肢蹄病的病因,平時要加強管理,細心檢查,采取相應預防措施,防患于未然。常規(guī)治療可參考以下方法,肢蹄病嚴重、無治療價值的病豬建議淘汰。
對于傳染性關節(jié)炎,一般用抗菌藥物治療;
對于關節(jié)扭傷,患部可涂擦5%碘酊、松節(jié)油等;
對裂蹄癥,停用磺胺類藥,應補鋅和生物素:在飼料加入100~200ppm硫酸鋅和適量生物素,用1%硫酸鋅凡士林涂擦蹄部,治愈后的種豬應在日糧中加入30~50ppm的硫酸鋅,可預防本病的發(fā)生;
對于腐蹄病,疼痛劇烈時,肌注安痛定+青霉素+鏈霉素或0.25~0.5%普魯卡因+青霉素作患肢的環(huán)狀封閉等;
對于風濕性跛行,可靜脈注射復方水楊酸鈉注射液,肌注青霉素(阿莫西林)+地塞米松(或醋酸可的松)、撒痛風等。

作者: zyd1973    時間: 2011-1-5 20:48
學習了。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m.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