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大衛(wèi)·雷曼:糧食危機離我們有多遠? [打印本頁]

作者: apple12151007    時間: 2011-1-19 11:03
標題: 大衛(wèi)·雷曼:糧食危機離我們有多遠?
  第四屆國際金融市場分析年會1月15日到16日在北京國賓酒店舉行,金融界網站獨家進行現(xiàn)場直播。會上,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大宗商品研究和產品開發(fā)部董事總經理大衛(wèi)·雷曼做了關于全球糧食供求與價格方面的演講,以下是全文:
  David Lehman:謝謝金融研究所邀請能夠給我這個機會來演講,尤其是在我們星期天早上開這個會,我覺得在美國開這個會不太有這個可能這么多人參加會議,因為大家正在看美式足球比賽。
  我是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大宗商品部門的一個工作人員,我從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角度給大家看一下全球糧食供求與價格的變化。
  我們首先講一下全球糧食價格的指數(shù),然后再看一看中國農民的工資,以及所有消費的總量,我們看一下主要的谷物,以及油脂的波動性,最后給大家看一下環(huán)境的變化。
  首先看一下全球的糧食指數(shù),紅線是中國的糧食指數(shù),跟其他國家相對來說,比起來進口量大,而且它的貨幣相對來說是比較薄弱的。另外日本出人意料的,由于它的通脹率非常低,所以它的糧食指數(shù)非常低,而且日本出臺了一些政府的措施目的是要穩(wěn)定農民的收入,并且盡可能的把糧食的價格穩(wěn)定在穩(wěn)定的水平。巴西也經歷了一些食品糧食價格的波動,但是他們沒有經歷過像美國、中國,歐洲這樣的糧食價格上漲的壓力。
  聯(lián)合國糧農組織出具了糧食價格的指數(shù),這一頁上面當中顯示在一整年當中食品價格的變化,根據(jù)糧農組織的報告顯示,最下面這條線,他們的結論就是2010—2011年比兩年前相比來說更持穩(wěn),糧農組織不認為他們的糧食的價格會增加像08年那么快,從去年6月開始全球的糧食價格指數(shù)經過糧農組織計算以后,增加到了197,去年增加34個點,今年達到197個點,這在08年以后僅次于08年的歷史高點。低了16個點,另外剛才我們說過糖,李晶女士剛才提到了砂糖價格,這是藍線,基本上往上沖的,白糖增加到了超過300的基數(shù)。
  深色的曲線,肉類的曲線易于平均值,總的來說美元疲軟,而且未來的產量也不是很景氣,尤其在全球最主要的產糧區(qū)。
  還有一點,昨天午餐的時候談到了說市場透明度的問題,這點也是比較關注的。就目前的存量水平,以及谷物有多少,還有原材料的存量等等,包括在中國,在美國等等。這些是大家非常關注的。因為中國在谷物這方面有戰(zhàn)略存量,市場上要了解這些存量有多少,增加透明度,這些數(shù)據(jù)收集起來以后可以看到,看到這是中國的存量和消費比,右邊這張圖,大家可以看到在未來幾年中就可以更好的了解。在美國10%就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值。現(xiàn)有的供應能否持續(xù)到下一個生產周期,這是大家比較關注的。
  另外,這個谷物在目前會有一個5%的變化,就中國而言,淺藍色存銷比35%,谷物55%多,大豆25%,大米30%左右,大豆油是百分之幾個點,它是最淺色的線,中國的存量還是比較低,進口量會增加,中國將會大量進口大豆,李晶提到中國在2010年對大豆進口,我想未來幾年中大豆進口也會有更多增加。
  另外一個指標,食品價格通貨膨脹為什么如此重要呢?另外一個重要的指標是什么?就是說從這張圖可以看到,這是每家在食品上消費支出,這張圖上列出了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新興國家,金磚四國等等,可以看到中國的占比和印度的占比分別是32.9%和35.4%,這是每家每戶在食品上的消費狀況。食品價格增加的話,增加的量比較高的,因為大家收入越來越多了,收入越來越多了,同時放在購買食物上,消費在食物上的比重。
  歷史上來說,通貨膨脹調整的食品價格的一些歷史,相對來說它是調整比較緩慢或者比較穩(wěn)健的,你看一下通貨膨脹對食品價格的調整,如果回到1973年的時候,第一次石油危機出現(xiàn)之間,那個時候大家還沒有關注這個市場,在73、74年的時候,我當時在大學,我在這個市場還是一個新手,回顧這段時間,我覺得還是比較有益的。有三個主要因素,第一是美元,以及全球主要貨幣受到了布雷頓森林協(xié)議的影響出現(xiàn)了一些變化,美國覺得這長遠角度來說這不是長遠的戰(zhàn)略。1971年建立了布雷頓森林體系,當時供需還是比較平衡的,當時在俄羅斯,中央政府在全球市場購買谷物,當時也沒有說一些要求來披露這些銷售量是多少。所以一些大的跨國企業(yè)開始向俄羅斯銷售谷物,主要通過進出口機構,市場并不了解,透明度比較差。70年通過一個法律,向國外銷售谷物達到一定程度的話,就要報給政府。第三就是石油危機了,在這些背景之下,我們更好的了解通貨膨脹調整的食品價格,包括大家看一下,名義價格以及玉米的名義價格和通貨膨脹調整價格,看到1974年的時候,由于剛才我所提到的因素,玉米的價格從50美元降到4美元,相對來說還是非常大的變化。
  2010年它的價格調到如圖所示的位置,這是史前所沒有的。08年的時候是7美元,這是名義價格。但是通貨膨脹調整價格是50%,調整了50%,這張圖也是介紹的同樣的內容,大豆的實際價格和通貨膨脹調整價格,可以看到1970年到現(xiàn)在他們之間的差距還是比較大的。
  對于大豆價格來說產出比較低,和玉米相比,他們的回饋給制造者的比例就會比較高。你可以看到在1973、1974年的時候,我們大豆價格不是13美元,但是這張圖上可以看到11—12美元,在一些合同中,有一些簽的13%美元,但是到2010年的時候,已經達到45美元,這是大豆的價格。相對來說和08年,以及七幾年相比完全不一樣的。
  大家再看一下這是小麥,08年是14、15美元,七幾年7美元,我們可以看到有時候價格會達到22美元,另外這個市場它沒有指標投資,而且也沒有太多的基金,相對來說流動性也不是很大。這個市場的增加量比較高的,尤其和其他的美國,還有其他的市場來說,芝加哥的市場相對來說投資性還是比較多,但是變化比較多,價格變化比較高是不是因為投機行為導致的。
  如何解決通貨膨脹的問題?中國的指數(shù)相對來說政府比較關注,因此大家對此做了大量的報告和討論,看什么樣的行動來解決食品價格高居不下的問題,11月份的時候的確采取了一些措施來重新制定價格,尤其在一些試點城市,還有公眾的補貼,還有更為重大的囤積,市場囤積以及操縱行動的行為的打擊等等。中國食品通貨膨脹在2010年超越了政府3%的目標,上周政府的制定者采取了措施。
  印度通貨膨脹率由于提高了6%,主要是居高不下食品價格引起的,印度央行的人認為目前這個情況還會持續(xù)一段時間,通貨膨脹的情況也會持續(xù),所以他們也采取了行動。08年在印度發(fā)生了什么情況?當時期貨市場比較活躍,小麥在期貨市場交易,但是在08年政府決定把這些市場關閉,他覺得市場操控這些價格,是不是市場提供工具進行投機,提高價格等等,08年政府決定關閉這些市場。大家可以看到真正的價格。美國農業(yè)部也是認為在2011年食品通貨膨脹將會增加,主要是能源、商品價格比較高,對于食品的零售和批發(fā)都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梢钥吹礁鶕?jù)預測,2001年的根據(jù)美國政府的數(shù)據(jù),2011年豬肉的價格在09年的基礎上增加了1.5%,牛肉的價格也在大大的增加,接下來可以看到的是歷史上玉米的價格的波動性,主要是一些重大的合同中的一些情況,(PPT)相對來說比較穩(wěn)定,之后06、07年開始上揚,到08年上到最高點,實際上也是供求基本面所決定的。我們認為它的供應將會有重大下滑,但是經濟增長不可持續(xù)的。我想這是市場價格為什么這么高,有一個信號,也就是說你在生產上投入更多資金,對于用戶來說,這個時候就需要采取其他的投資渠道或者選擇替代的渠道的。
  CBOT交易量不斷的增加,它的開放利率,基本上從2000年相比增加了3倍,那在06年的時候,我們達到了140萬,所以年度的量也在不斷的增加,在這個期間它的量不斷的增加。所以從供求關系上來說因為有一定的波動性,因此在芝加哥,06年8月份的時候,我們采取了一些行動??梢钥吹侥甓鹊暮贤炕蛘邇r格,以及整個的量會有所上升。大豆也是類似。
  大豆的波動性從右上角這張圖上可以看到基本達到40%這是08年的數(shù)據(jù),價格在04年的時候達到峰值,主要是因為美國種植的問題,基本上在南美種植的,在巴西、阿根廷,他們是大豆最主要的制造國,他們加起來產量比美國高的多,因此出口到其他地方。在80年代,美國當時采取了一些禁令,大豆的增長在巴西有大量的增長,現(xiàn)在有多余的產能在巴西,這是比較利好的消息,從供需關系角度講。在南美產量會繼續(xù)增加,或者產能有所增加,同時前蘇聯(lián),還有俄羅斯,他們產能也有所增加。
  可以看到大豆這張圖上在06年的時候,一路交易量有所增加,這張圖上關于小麥的價格和波動性的圖,和其他的幾張圖相對來說比較類似,可以看到2000年的時候,可以看到20萬個開放權益的合同。CBOT的合同是一個全球性的標桿,就小麥價格而言,考慮到一些流動性,因為它流動性比較高,吸引了很多投資者,包括交易者全球各地的制造者還有交易者。當時他有一些運營的問題,的確波動性在那個時候比較高。我們看到小麥市場基本面這樣的。05、06年的澳大利亞連著干旱兩年,當時在美國內也有一些問題,在西南部這個區(qū)域氣候變得越來越干,而且還有一些雪,下一些雪,所以這個氣候條件還是比較有問題的。小麥市場相對來說是比較關注的,這也是為什么在06年的時候,小麥的存量比較低??紤]所有的波動性以后,我們也看到在美國監(jiān)管方面做了一些變化,在去年7月的時候,美國國會通過了一個法案,叫做《華爾街消費者保護條例法案》,這是7月21號推出的,里面包括一系列的政策上的改革,要求建立243個法律條款,監(jiān)管機構實施這些政策,他們要舉辦一些公開會議來征求大家的意見。CFTC也撰寫了一些新的法律,法規(guī),現(xiàn)在要求委員會和財務部來征求一些意見。
  其中有一些法案通過以后,180天就內實施,我們還沒有一些管理條例,所以有一些它的實施時間,政策的出臺的實際的執(zhí)行時間可能只有180天之內就要實施。這里面大部分關于法案里面最受人關注的對于衍生金融品方面,比如清算的要求,比方說所有在場外的這些OTC的交易必須要進行中央的集中清算。這種對交換權的交易影響非常大的。
  不過這部分關于調期方面法規(guī)正在研究與討論當中,對于這些調期可能要進行標準化的交易,以及清算。這可能要求交易所必需要有指定的合同交易方來進行。這種情形之下,這些沒有在集中清算的一些調期會進行的越來越困難,所以這會使得所有的調期的交易更加的透明,這可能是由于08年導致金融危機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對于MBS房貸抵押的貸款跟證券在盡管之外進行交易的,所以導致市場對它摸不清底,所以法案的主要目的讓市場更加的透明,然后讓CFTC更好的來看清楚市場更好的活動。
  另外在農產品(000061)有投存的限制,現(xiàn)在同樣農產品的投存的限額,超過25000個合同上限將到2%。對于農產品限額的要求,在法案通過以后270天以后必須實施。另外剛才說過調期跟交換的市場,會有很多合同的限制,CFTC碰到的問題對調期的市場沒有數(shù)據(jù)的調研,很難針對這個起草相關的法規(guī),還沒有對這個研究,以往沒有這樣的歷史數(shù)據(jù)。
  如果這個法案只限制美國的經濟商,也許所有的調期合同都會到了海外經濟商手里面去,這是市場給國會普遍反映的聲音,這樣會導致市場一面做空這個市場。我們必須要保證,這是國會內部進行游說工作,希望針對國內國外的經濟中間商,證券經濟商以同樣的標準,所以剛才說過對于能源領域的大宗商品的交易要從09年,還有原油等等的一些上限是25000個合同,必須是10%,然后對于剩下來是2.5%的上線。不過CFTC內部還是有激烈的爭論,到底這個上限定在哪里?有些CFTC所定的上限,光定這個上線沒有辦法減少市場當中過多投資現(xiàn)象。有的時候投機還是不投機,本身很難界定的。在參與過程當中,很多這些市場可能是通過場外一些交易來實現(xiàn),而且還有很多時候是場外的供需來決定的。

更多飼料方面的資訊,請關注:http://m.ffers.com.cn/feed/

作者: hujinshui    時間: 2011-1-19 12:39
2012會不會在糧食問題上實現(xiàn)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m.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