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biāo)題:
中南海 拾萃
[打印本頁]
作者:
韓友文
時間:
2011-3-8 10:53
標(biāo)題:
中南海 拾萃
中南海 - 歷史
金朝
在今日中南海的北半部有太液池和大寧宮,“太液秋波”為形成于金朝的燕京八景之一。元朝修筑大都時,將太液池包入皇城之中,在其周圍布置了三組宮殿,即大內(nèi)、隆福宮和興圣宮。元朝的太液池范圍相當(dāng)于今日的北海和中海。
明代
中南海和北海的建筑群最終定型始于明代。明朝明成祖定都北京后,從1406年起營建新的皇宮,明朝宮城在元朝宮殿的位置基礎(chǔ)上向南移動,因此皇城城墻也隨之南移,為豐富皇城園林景觀,開挖了南海,挖出的土方和開鑿?fù)沧雍拥耐练蕉殉扇f歲山(即景山)。北海、中海、南海統(tǒng)稱“太液池”,屬于皇城西苑。北海與中海以金鰲玉蝀橋為界,中海與南海以蜈蚣橋為界。
清代
清朝定都北京后,撤消皇城內(nèi)諸內(nèi)廷供奉衙署,將西苑大片土地改為民居,同時在北海、中海、南海三海周圍設(shè)置“內(nèi)紅墻”,御苑范圍退縮至內(nèi)紅墻之內(nèi)。相對政治象征紫禁城,清帝更喜園居,順治、康熙、乾隆諸帝均在中南海內(nèi)興建殿宇館軒,作為避暑聽政之所。同治、光緒年間,慈禧太后及皇帝按禮制在十二月從頤和園移居紫禁城時,也多在中南海內(nèi)居住,僅行禮時前往紫禁城。戊戌變法失敗后,慈禧太后曾將光緒帝囚禁于南海中的瀛臺。
1900年義和團運動時期,中南海成為俄軍駐地,苑內(nèi)文物陳設(shè)被掠一空,八國聯(lián)軍總司令瓦德西占領(lǐng)北京后,居住于中南海儀鸞殿。溥儀即位后,曾在中海西岸集靈囿修建攝政王府。
中華民國時期
1911年清帝遜位后,中南海被袁世凱占用,成為北洋政府總統(tǒng)府,袁世凱稱帝時期,中南海曾改名“新華宮”,同時寶月樓拆外墻,更名為新華門。從此,新華門取代西苑門成了中南海的正門。此后中南海又先后被用作北洋政府的總統(tǒng)和總理辦公地,以及張作霖的“帥府”。國民政府遷都南京后,中南海作為公園對民眾開放??谷諔?zhàn)爭結(jié)束后,國民黨接管北平,將國民黨軍委北平行營設(shè)在中南海。解放軍和平進駐北平前夕,華北剿匪總司令傅作義搬進中南海辦公。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
1949年后,中南海成為中共中央和國務(wù)院的駐地和部分國家領(lǐng)導(dǎo)人居住的地方,老式建筑多處被拆除或改建。入住中南海的多為重要的領(lǐng)導(dǎo)人物,如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因此,中南海成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高層的代稱。
中南海目前不對公眾開放參觀。
1977年至1985年曾對公眾開放南海的部分景觀,包括豐澤園、瀛臺等。1980年,中南海的毛主席故居、靜谷和南海瀛臺于周末有組織地接待游客參觀。游客的入口是在中南海的東門正門,稱“西苑門”以南的南長街81號。
直到1980年5月,普通人走入中南海的夙愿得償。那時,在重要的節(jié)日和星期六、星期天,中南海開始有組織地接待群眾游覽。參觀的人數(shù)眾多,有時一天超過上萬人。
中南海 - 景觀集萃
位置:位于西城區(qū)故宮西側(cè)
面積:1500畝左右(其中水面約700畝)
勤政殿
:曾經(jīng)是中南海的正殿,位于中海與南海之間的堤岸上,正門德昌門即南海的北門。坐北朝南,共有五開間。康熙皇帝題殿額為"勤政"。戊戌變法時,光緒皇帝在這里辦公,處理有關(guān)變法改良的國家大事。原建筑在民國初年已被拆除,僅存地名,遺址處另外建造了一幢房子。
豐澤園
:建于清朝康熙年間,在瀛臺之北,是兩組四合院式建筑。當(dāng)年園內(nèi)有數(shù)畝稻田,在位的皇帝按照雍正之后的規(guī)矩,每年仲春亥日先來這里演耕再去先農(nóng)壇親耕。豐澤園內(nèi)的主體建筑是
頤年堂
,東側(cè)的
菊香書屋
是毛澤東主席的故居。全國解放后,毛澤東住進了豐澤園的菊香書屋,之前曾是周恩來進京后的臨時居處。毛澤東搬入中南海,周恩來比較各處房屋,感覺還是菊香書屋綜合條件好些,便請毛澤東住進,自己搬到西花廳。如果說豐澤園古樸敦厚,不尚華麗,那么“菊香書屋”則更顯清幽典雅。周恩來居住的
西花廳
里有一個名為“
不染亭
”的四方亭也和它的主人個性多么相似! 有幸走進掛著“菊香書屋”匾額房子的人都知道,這只是一個過廳,穿過它才是一所院落。從這個意義上講,如果把菊香書屋改成“菊香書院”更為合適。 通過菊香書屋過廳走到院內(nèi),可以看出這院子是南北向的、長方形的結(jié)構(gòu),是北京標(biāo)準(zhǔn)的舊式四合院的建筑形式,有北房、南房和東、西廂房。
北房五間呈一明兩暗的形式,掛有“
紫云軒
”匾額的房子是這五間中的當(dāng)中一間,是個過廳。東側(cè)的兩間是通間,是毛澤東的起居室,呈東西向的長方形。為什么有人將毛澤東比喻為“紫云軒主人”?這是由這個牌匾而來。西側(cè)的兩間有山墻相隔,靠過廳的一間曾是江青的寢室,但她在這里住的次數(shù)很少,更多的時間是住在本院的南房。西側(cè)的里間與西廂房相通,都是毛澤東的藏書室,是名副其實的書屋。穿過北房的過廳出北門,則是一個小小的院落,可稱為后院,與中海岸邊上的馬路僅一墻之隔了。這個小院內(nèi)有個簡易的防空洞,是進駐后由衛(wèi)士挖的,毛澤東從來未使用過。這里雜草叢生,只有在防疫搞衛(wèi)生時才清除一次。這樣,過廳的北門也就不開了。
靜谷
:位于豐澤園西側(cè),是個自成一體的園中之園。園內(nèi)的主要建筑有長廊、春藕齋和桂秀軒。
懷仁堂
:位于豐澤園東北,原為
儀鑾殿
舊址。儀鑾殿于光緒時用三年的時間建成,慈禧太后遷入居住并在此殿召見大臣并處理政務(wù)。戊戌政變之后,慈禧太后把從事過變法維新的光緒皇帝囚禁于
瀛臺
,自己就在儀鑾殿親自訓(xùn)政,使得儀鑾殿取代了紫禁城成為實際意義上的政治中心。后來儀鑾殿被火災(zāi)焚毀,重建的宮殿名為佛照樓。袁世凱執(zhí)政時將其更名為懷仁堂,用于辦公。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共中央和國務(wù)院在這里舉行過若干重大會議。
紫光閣
:位于中海西北岸,位于中海西岸北部,閣高兩層,面闊七間,單檐廡殿頂,黃剪邊綠琉璃瓦,前有五間卷棚歇山頂抱廈。后有武成殿。面闊五間,單檐卷棚歇山頂。明武宗時為平臺,臺上有黃瓦頂小殿。明世宗時廢臺,修建紫光閣,清康熙時重修,成為皇帝檢閱侍衛(wèi)比武的地方。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和四十年(1775年)兩次增建,懸掛功臣圖像及各次戰(zhàn)役掛圖,并陳列繳獲的武器。同治十二年(1873年)六月初五日,同治皇帝在紫光閣接見了日、俄、美、法、荷、英六國使臣并接受了他們遞交的國書,這是清朝政府第一次正式接見外國使臣。
萬善殿
:位于中海東岸,明代為椒園。原名
崇智殿
,清順治時改為現(xiàn)名,殿內(nèi)供奉三世佛像。萬善殿后有千圣殿,上為圓頂,殿內(nèi)供奉七層千佛塔。殿額"普度慈航",殿內(nèi)供奉佛像。傳說順治皇帝體弱多病,加之國事纏身,遂信佛成迷,有了出家為僧的念頭,后經(jīng)孝莊皇太后勸阻未成。興修萬善殿,是篤信佛教的順治皇帝為他欽佩的名僧所建.
順治皇帝早逝,康熙皇帝奉母命多次到五臺山朝圣,民間便有了順治皇帝其實未死,而是到五臺山出了家的傳說,由此還演義出許多精彩的文學(xué)作品。
水云榭
:位于萬善殿以西,是居于水上的涼亭。在涼亭內(nèi)觀望水云榭四周的風(fēng)景,視野寬廣,云水和亭臺樓榭謠相輝映。亭內(nèi)石碑上鐫刻著乾隆皇帝的手書"太液秋風(fēng)",是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
南海
:位于中海之南,以蜈蚣橋為分界。南海的主要建筑都集中于
瀛臺
。瀛臺上有著金碧輝煌的亭臺宮殿,是清代康熙、乾隆、光緒和慈禧太后的主要活動場所。及至清末戊戌變法失敗,光緒皇帝被慈禧太后囚禁于瀛臺,這座熱鬧一時水中島嶼日趨冷清,后來光緒皇帝死于瀛臺的
涵元殿
中。
翔鸞閣
:位于瀛臺北部,建于清代康熙年間,是瀛臺的正門。翔鸞閣坐南朝北,高兩層,上下共有房十四間,左右延樓共有房三十八間。
涵元殿
:位于翔鸞閣之后,為瀛臺的正殿。此處是清皇室在瀛臺游玩和擺宴的主要活動場所;康熙和乾隆時,這里又是皇帝宴請王公宗室和大臣權(quán)貴之處。涵元殿的熱鬧風(fēng)光隨光緒皇帝死于此處而消逝。
補桐書屋
:是太湖石上的一個小院落,院內(nèi)南屋名補桐書屋,北屋名隨安室。雍正年間,身為太子的乾隆就在這里讀書。當(dāng)時當(dāng)時院中有兩株老桐樹,其中一株因病枯死,后又補種一株??菟乐畼溆闷洳闹瞥伤那俅嬖谖葜?。北屋的隨安室之名,就是取其隨遇而安的意思。
新華門
:原為
寶月樓
,建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乾隆皇帝還為上下各有七間房的寶月樓題寫了"仰視俯察"的匾額。
傳說寶月樓是乾隆皇帝為討得香妃的歡心而建。香妃入宮后思念家鄉(xiāng)終日悶悶不樂,乾隆皇帝就建了寶月樓,還在樓對面建了回營和清真寺等回人生活的街市,使得香妃登樓就可見到家鄉(xiāng)景色。后來皇太后得知此事,暗中縊死了香妃。這段傳說虛構(gòu)的成分居多,盡管如此,后人還是由此衍生出了一些動人的故事。
寶月樓原本不與外邊相通,及至民國初年袁世凱任大總統(tǒng)時,把中南海作為他的總統(tǒng)府,還將寶月樓改建成總統(tǒng)府大門,更名為新華門。從此,新華門取代西苑門成了中南海的正門。
現(xiàn)在,中南海是黨中央、國務(wù)院辦公地。
中南海目前不對公眾開放參觀。1977年至1985年曾對公眾開放南海的部分景觀,包括豐澤園、瀛臺等。
中南海 - 權(quán)力中心
在北京的西單到天安門城樓之間,沿著長安街的路北,有堵數(shù)百米長、六米多高的紅墻,在一排綠樹和紅燈籠的映襯下,紅墻愈發(fā)顯得有歷史的厚重感。
紅墻外,游歷至此的路人正在以之為背景留影紀(jì)念。
紅墻內(nèi),就是著名的中南海。這個位于中國首都北京中心位置的處所,是中共中央委員會和中國國務(wù)院的辦公地點,是名副其實的中國政治生活的心臟。
公開出版物對于這個地方的描述,少之又少,令普通人感到十分陌生?;蛟S現(xiàn)在網(wǎng)民們可以從Google Earth上模糊看到里面一幢幢以平房為主的古代宮廷建筑、大片的綠化帶以及那與北海相連的大片水域,但
對于更多普通人而言,卻只能看到那里結(jié)實的紅墻和層層綠樹,或者還有那些飛躍枝頭和墻頭的鳥兒。
中南海的正門是南門,又稱新華門,朝向長安街,門口一面五星紅旗高高飄揚,門旁哨兵莊嚴(yán)站崗,日夜面對著車流涌動的長安街。路人的視線穿過洞開的大門,更會被毛澤東親自書寫的“為人民服務(wù)”五個熠熠閃爍的金色大字吸引。
開放中南海 重要的是解決安全問題
美國有白宮開放日?!??11”事件之前,每逢周五,美國總統(tǒng)官邸都免費向公眾開放??肆诸D和布什上任之初,都會特意安排一個白宮開放日來接待民眾,以顯示其親民的總統(tǒng)形象。
在美國民眾看來,總統(tǒng)及各級公共管理者都不應(yīng)是神秘和高高在上的,民眾對政府公務(wù)員的一切都應(yīng)有知情權(quán)。白宮每年要接納幾百萬名國內(nèi)外的游客。
但是,9?11之后,出于安全考慮,白宮停止公眾參觀。2004年9月,白宮重新向公眾開放,但參觀程序變得非常復(fù)雜。參觀者必須通過他們所在地區(qū)的國會議員事先預(yù)約,必須申報姓名、出生日期、社會保障號碼等個人資料,并獲得一名國會議員的擔(dān)保,參觀日期至少要提早一個月安排,而不再是以前實行的來到即參觀的辦法。
其實,即使在旅游部門內(nèi)部,對開放中南海也有不同的聲音。北京市旅游局的一位官員說:“現(xiàn)在開放中南海不太符合現(xiàn)實。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國情,美國不只白宮對外開放,國會和各個政府機構(gòu)也可隨便參觀。
美國的安全保衛(wèi)情況比較好。我并不是說中國的安全保衛(wèi)不如他們,但兩者之間畢竟有差距?!彼f,“如果安全不能得到保證,對外開放的時候就會引發(fā)問題。”
目前,民主國家的議會、司法和政府機關(guān)大多向公眾開放。瑞士議會允許公眾和游客隨便旁聽。新加坡的最高法院大廈一直對外開放,加上其悠久的歷史,該建筑成了新加坡一個熱門旅游景點。
英國的白金漢宮在過去12年間,每年都會對外開放兩個月,自1993年以來,已經(jīng)接待了來自世界各地的300萬名游客。在英國王室文化旅游中,游客不僅可以親歷女王的國宴廳、會客廳,也可以看到王太后與家人進餐的地方。
作者:
wgysy
時間:
2011-3-9 09:28
人們向往的地方
作者:
孫悟空
時間:
2011-4-9 15:49
豐澤園內(nèi)的主體建筑是
頤年堂
,東側(cè)的
菊香書屋
是毛澤東主席的故居。
周恩來居住的
西花廳
里有一個名為“不染亭”
有可能,咱也看看,過過癮!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m.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