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輝,廣東省農科院畜牧所飛禧特水產科技有限公司技術服務經理。2010年發(fā)表首部反映水產行業(yè)的文學作品《總經理成長十二年》,備受關注。
在去年,《總經理成長路:畢業(yè)十二年》風靡水產界時,我的同事彭進,曾對該小說的作者——樹下做過獨家專訪,《農財寶典》(原《養(yǎng)殖寶典》)也對這部小說進行了獨家解讀——《江湖夜雨十年燈你在誰的夢里做夢?》。此次我邀約樹下先生進行采訪,剛出差回來的他欣然接受。
農財寶典:您平時經常出差?
樹下:客戶比較多,出差的時間自然就多。
農財寶典:最近網上挺火的一首《賣飼料的老男孩》您聽過嗎?
樹下:歌詞我看了。覺得有點悲觀,也有些滄桑,但也是發(fā)生在很多老業(yè)務員身上的事實。居然是個87年的小伙子創(chuàng)作的,有點難以理解。
農財寶典:難以理解?
樹下:嗯,我是指他能把老業(yè)務員的心理表達出來,太令人驚奇了。
說到老業(yè)務員的心態(tài),我倒非常理解。我剛分配到水產研究所,情緒也很低落,水產是艱苦行業(yè),我從讀大學開始就一直不看好它。后來,來廣東打工,做技術服務,覺得這個工作好輕松,真是激情十足,那種激情永遠也找不回來了。當然,那種激情維持的時間不長。后來就平淡了。現在想想,年輕人,還是要扎實在一線工作,未來好厚積薄發(fā)。
農財寶典:從歌詞中,我們不難看出作者在現實中的迷茫和徘徊,您怎么看呢?
樹下:不知道你發(fā)現沒有?現在中小飼料企業(yè)的業(yè)務員年齡往往比較大,大飼料企業(yè)業(yè)務員往往較年輕。這恰恰說明業(yè)務基本是個青春行業(yè),門檻不高,但工作要有激情,不怕辛苦。顯然,這正是年輕人適合的。而大公司有實力、有前景,可以招到年輕人,但是大公司競爭也激烈。市場競爭越來越殘酷,年輕業(yè)務員空有激情,難以經受考驗,成功永遠只屬于少數人。有些人肯定會失望,也容易產生迷茫的心態(tài)。
農財寶典:所以,我們在行業(yè)論壇上看到不少同行喜歡用文字的方式表達和發(fā)泄,網絡成為他們宣泄的一個渠道?
樹下:憋在心里難受,是要發(fā)泄一下。選擇網絡發(fā)泄,還有尋找有相同經歷的人傾訴能產生共鳴的想法吧。
農財寶典:您寫小說能不能也看成是傾訴和表達的一種方式?
樹下:我寫小說的想法有很多年,我想把經歷、哲學、理念、技術、勵志等相關的東西融合到一起,給自己提個醒。說真的,以前在農科院,心很慌,覺得那里沒前途,但是那里恰好有時間,趕緊利用那個時間達成自己的心愿。
農財寶典:我們在一些水產論壇經常看到不少人言辭犀利,對一些熱門話題發(fā)表評論和看法,帖子被炒得很熱。你覺得是不是水產行業(yè)中已經出現了一個公共意識比較強的群體?
樹下:這里面可能以80后年輕人居多,他們思想活躍,敢于表達。
農財寶典:從另一個方面,是不是也說明現實越來越殘酷。有些人在現實中可能有點不得志,在網絡上表達的內容受到肯定,也給了自己存在感?
樹下:我想肯定有,我本人有時也有這種想法。(笑)因己推人,應該也有這種可能性吧。
農財寶典:與畜牧行業(yè)相比,水產行業(yè)愿意通過文字的形式表達自己的人似乎更多。是不是因為水產行業(yè)給了大家較多夢想的原因呢?
樹下:水產行業(yè)畢竟是新興行業(yè),夢想當然會多些。畜牧人是中年人,水產行業(yè)是年青人,夢想更多有道理。
農財寶典:您最近還有創(chuàng)作嗎?
樹下:我下一部小說正在醞釀中,是更加接近現實的一部小說。我得把財會的書藉看完,為未來的小說增加更多財務的內容。
“即使一無所有,也擁有夢想”。這是采訪中,樹下提到的一句話。正是堅守著這份夢想,迷茫時,挫敗后,他都能堅定前行。在他看來,夢想與現實似乎沒有太大沖突,文字是工作經歷的升華,而現實的工作也正為其文學創(chuàng)作提供了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