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保育豬的用藥方法及常用藥物 [打印本頁]

作者: lzm_001    時間: 2011-7-6 00:20
標題: 保育豬的用藥方法及常用藥物
所謂保育仔豬:及斷奶到60-75日齡的豬。這一階段仔豬,需經(jīng)歷轉群、換料由依靠母豬生活過渡到完全獨立生活。這時仔豬仍處于生長發(fā)育時期,各個器官,以及組織機能尚需進一步完善。如果飼養(yǎng)管理不當,就會對其后期的發(fā)育將會產(chǎn)生極其重要的影響。而仔豬從母豬初乳中獲得的母源抗體在2周齡時已下降至免疫不足區(qū),而其自身之免疫功能需至8周齡才能發(fā)育完善,表明仔豬在14日齡到56日齡特別容易感染疾病,因此這一階段用藥來進行基本疾病的預防也將變得非常關鍵。首先我們了解這階段仔豬的特點,只有知道其特點我們才能做到合理預防疾病。

一、保育豬的生理特點:

1、抗寒功能差:維持24-26℃,長期在18℃以下影響生長,并誘發(fā)多種疾病。因此減少疾病的關鍵因素是保證其合適的溫度。

2、生長發(fā)育快:食欲旺盛,日增重可達400克以上。這階段仔豬的消化系統(tǒng)發(fā)育仍不完善,生理變化較快,對飼料的營養(yǎng)及原料組成十分敏感,因此在選擇飼料時應選用營養(yǎng)濃度、消化率都高的日糧,以適應其消化道的變化,促使仔豬快速生長,防止消化不良。

3、對疾病的易感性高:失去母源抗體的保護,自身的免疫能力為形成或不完善,對疾病易感,如傳染性胃腸炎、萎縮性鼻炎、豬瘟、偽狂犬病等。

4、抵抗力低需要進行基本免疫。如在35-40日齡、60日齡分別用4頭份豬瘟疫苗給豬免疫一次。任何時候的免疫對豬來講都是強的應激,有可能誘發(fā)疾病。

5、抗應激能力差仔豬斷奶后,因離開了母豬開始完全獨立的生活,對新環(huán)境不適應,若舍溫低、濕度大、消毒不徹底等,就會產(chǎn)生某種應激,均可引起條件性腹瀉等疾病。

二、技術操作流程

1、轉入保育舍,對于仔豬來講進入一個新的環(huán)境,那么對豬舍的基本消毒將變得非常重要,只要良好干凈的環(huán)境,才能保證豬免遭疫病的威脅,因此要對保育舍內(nèi)、外進行徹底清掃、洗刷和消毒,殺滅細菌,可用2%火堿等消毒液消毒。消毒后空欄時間不少于3天。

2、剛剛斷奶的仔豬,頭兩天注意限料,以防消化不良引起下痢。這一階段,由于斷奶后對豬群來講是一個很強的應激。頭一周,飼料中適當添加一些抗應激藥物如VC,、多維,礦物質(zhì)添加劑等。并在斷奶后7-10 天內(nèi)的飲水中加入新霉素、利高霉素、水溶性電解質(zhì)等,促使仔豬采食和生長,防止仔豬喝臟水,引起腹瀉。

3、一周后驅(qū)體內(nèi)外寄生蟲一次,可用伊維菌素、阿維菌素等拌料一周.

4、清理衛(wèi)生時注意觀察豬群排糞情況;喂料時觀察食欲情況;休息時檢查呼吸情況,發(fā)現(xiàn)病豬,對癥治療。嚴重病豬隔離飼養(yǎng),統(tǒng)一用藥。

5.要特別防止水腫病,繁殖與呼吸道綜合征病毒引起的肺炎,沙門氏桿菌引起的腸炎、敗血癥,鏈球菌引起的多發(fā)性漿膜炎、腦膜炎及關節(jié)炎以及圓環(huán)病毒。

5.保持適宜密度,高密度會導致咬尾、咬耳等異食癖現(xiàn)象。

三、 21-28日齡斷奶前后仔豬用藥特點。這階段用藥目的是預防氣喘病和大腸桿菌病等。

 推薦藥物:

(1) 普魯卡因青霉素+金霉素+磺胺二甲嘧啶,拌喂1周;

(2) 新霉素+強力霉素,拌料1周;

(3) 土霉素堿粉或氟甲砜霉素,每公斤飼料拌100毫克,拌料1周;

(4) 上述方案中都添加VC或多V或鹽類抗應激添加劑

四、 60-70日齡小豬 這階段用藥目的預防喘氣病及胸膜肺炎、大腸桿菌病和寄生蟲。

 推薦藥物:

(1) 支原凈或泰樂菌素或土霉素鈣預混劑,拌料1周;

(2) 喹乙醇拌料;

選用伊維菌素、阿維菌素或帝諾玢、凈樂芬等驅(qū)蟲藥物進行驅(qū)蟲,可采用混飼或肌注。
作者: amypx    時間: 2011-7-6 08:58
謝謝分享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m.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