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淺析豬病免疫失敗的原因及對策
[打印本頁]
作者:
lzm_001
時間:
2011-7-25 01:10
標題:
淺析豬病免疫失敗的原因及對策
隨著我國規(guī)?;B(yǎng)豬業(yè)的飛速發(fā)展,免疫接種已經成為預防和控制動物傳染病的關鍵,是規(guī)?;i場健康管理的一項重要措施。但養(yǎng)殖戶在實踐中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豬群接種疫苗后,常常出現不能抵御相應特定疾病的發(fā)生,即采用某一疫苗接種動物后仍然發(fā)生這種傳染病,新病迭出,舊病常發(fā),給養(yǎng)殖戶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F就目前豬疫病免疫失敗的原因及防治措施進行初步探討。
1 豬病免疫失敗的原因剖析
1.1 機體因素
1.1.1 遺傳因素
動物機體對疫苗接種所產生的免疫應答在一定程度上受遺傳因素控制。豬群的品種較多,免疫應答各有差異,即使同一品種不同個體的豬群對同一疫苗的免疫反應強弱也不一樣。有的豬可能存在先天性的免疫缺陷(脾臟、淋巴、胸腺等免疫器官發(fā)育不全),從而導致免疫失敗,甚至馬上死亡。
1.1.2 母源抗體干擾
一定的母源抗體對于保護仔豬避免早期感染傳染性疾病具有極其重要意義。但由于母豬個體免疫應答的差異,以及母豬所用疫苗的不同,造成不同來源的仔豬母源抗體水平參差不齊。如果所有仔豬均固定在相同日齡免疫,母源抗體過高的仔豬反而可干擾疫苗的免疫應答,母源抗體較低的則可能在接種疫苗時處于傳染病潛伏感染期,從而導致免疫失敗。即使是同一窩仔豬,個體之間母源抗體也不一定完全一致。所以在首免時一定要加大疫苗的用量。
1.1.3 營養(yǎng)因素
疫苗接種豬體后,機體會產生不同水平的免疫反應――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它們都需要一定的營養(yǎng)物質。此時營養(yǎng)物質缺乏或不足,尤其是維生素A、D、B、E和多種微量元素及全價蛋白缺乏,均會影響免疫抗體的生成速度或生成的數量,從而導致免疫反應滯后或免疫應答能力下降,導致免疫失敗。
1.2 疫苗因素
1.2.1 疫苗的質量
據了解,大部分養(yǎng)豬戶不了解疫苗的質量標準,購買了質量差或已失效的疫苗,用于豬群其結果還是發(fā)病,所以提醒大家購買疫苗時,必須認購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獸用生物制品質量標準》的疫苗,并且要到有疫苗資格證的地方購買,同時要檢查疫苗的性狀、日期、標簽及說明書。發(fā)現瓶簽不清、瓶內有異物等的疫苗,絕對不能用。
1.2.2 疫苗的貯藏運輸
各種疫苗一定按說明書的要求、規(guī)定進行保存運輸。對活毒疫苗如豬瘟、仔豬副傷寒等疫苗必須在低溫下保存,且溫度要相對穩(wěn)定,不能反復的凍融,否則疫苗的效價會迅速下降。另外,疫苗在接種前受日光的直接照射,或取出時間過長,稀釋后未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用完,均會影響疫苗的效價甚至失敗。
1.2.3 疫苗稀釋不當
各種疫苗的稀釋劑、稀釋倍數及稀釋方法都有明確的規(guī)定,必須嚴格按說明書的要求操作。除豬三聯疫苗有專門配置稀釋液外,其它疫苗一般用生理鹽水。滅活疫苗不用稀釋直接使用。
1.2.4 疫苗接種方法不當
豬的免疫接種的方法有:飲水、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等。肌肉注射免疫時,出現“飛針”,疫苗根本沒有注射進去或注入的疫苗從針孔流出,造成疫苗注射不足并污染環(huán)境;引水免疫時,免疫前要停水3小時,飲水器要用非金屬器具,且避免陽光直射。
1.3 免疫程序因素
制定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是實施有效防疫工作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對于使豬群達到并維持高度免疫水平和獲得良好的免疫保護十分重要。免疫程序的內容包括疫苗的種類、首免日齡、接種次數、接種間隔時間等。制定免疫程序時應考慮當地的疫情和疾病狀況、豬的用途、飼養(yǎng)管理條件、母源抗體水平和疫苗的品種等因素。免疫程序不合理、免疫的時機不當,對免疫的效果影響較大。如過早免疫接種,受母源抗體干擾,導致免疫失??;過遲接種,會出現免疫空白期,易造成豬群發(fā)病。同時進行多種疫苗免疫,有時會出現疫苗間相互抑制的現象,從而形成疫苗的免疫失敗。因此豬場應根據當地豬病流行規(guī)律和本場實際情況,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
1.4 應激因素
動物機體的免疫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神經、體液和內分泌的調節(jié)。在氣候突變、濕度過大、通風不良、噪音、環(huán)境和飼料的改變等應激因素的影響下,給動物接種疫苗,會引起動物機體細胞介導免疫功能下降,使豬的免疫應答能力減弱,從而降低豬的抗體水平。
1.4.1 藥物因素
抗生素、糖皮質激素及性激素等對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應,從而導致機體免疫細胞的減少,影響機體的免疫應答反應,進而削弱機體的免疫力,導致免疫失敗。
1.4.2 環(huán)境因素
高溫、寒冷、陰雨、溫差過大、過度潮濕;噪音、異常響動;鼠類等小動物騷擾;各種有害氣體的存在;發(fā)霉的飼料等各種刺激都能使豬體產生應激反應。
1.4.3 管理因素
密度過大;混群;疾病;通風不良;糞便不及時清理等,都可形成應激反應。
1.4.4 疾病因素
當豬接種疫苗時,可能已經處于疾病的潛伏期,或存在嚴重的寄生蟲感染時,接種疫苗后必然導致豬群發(fā)病。
2 提高動物免疫質量的對策
2.1 嚴格貫徹有關生物制品法規(guī),依法治理生產經營環(huán)境
合格的預防用生物制品是保證免疫質量的關鍵,《動物防疫法》對生物制品的生產經營作出了明確規(guī)定。各級動物防疫監(jiān)督機構要加大對生物制品管理法規(guī)的宣傳力度,縣級以上畜牧獸醫(yī)行政管理部門要加強轄區(qū)內獸用生物制品的管理,一手抓供應,一手抓管理,盡快扭轉目前生物制品生產、經營、使用混亂的局面。不具備GMP生產條件,沒有獲得農業(yè)部批準文號的生物制品生產企業(yè),一律不得從事生物制品的生產活動。
2.2 嚴格執(zhí)行預防用生物制品的經營許可證制度
只有動物防疫機構才能經營預防用生物制品,但首先也要按照有關規(guī)定取得經營預防用生物制品的《獸藥經營許可證》,具備與供應品種相適應的儲存、運輸條件及相應的管理制度。要充分發(fā)揮行政法規(guī)、規(guī)章的管理作用,依法打擊無證經營或不具備保管條件而經營生物制品的行為。加強對有關法規(guī)、規(guī)章的宣傳,對符合條件的規(guī)模養(yǎng)殖戶,經縣以上畜牧獸醫(yī)行政部門批準,可按規(guī)定訂購本場自用的預防用生物制品。引導分散飼養(yǎng)戶與村防疫員按照自愿互惠、合同約定的原則,由防疫員依法開展免疫注射。
2.3 宣傳、普及預防用生物制品使用常識
控制動物疫病的關鍵在預防,預防用生物制品是特殊商品,它要求特定的生產、運輸、儲存條件,一個環(huán)節(jié)如達不到條件要求,也就不會產生生物制品應有的作用。除此之外,獸用生物制品的使用必須在獸醫(yī)指導下進行,使用者必須按照獸用生物制品說明書及瓶簽上的內容及農業(yè)部發(fā)布的其它使用獸用生物制品的規(guī)定。目前,針對規(guī)模養(yǎng)殖迅猛發(fā)展及動物防疫隊伍的實際情況,要加強獸用生物制品使用常識的宣傳,加強對動物免疫程序重要性的宣傳,使廣大養(yǎng)殖戶能在防疫人員的指導下正確地使用生物制品。各級動物防疫監(jiān)督機構要按照《動物防疫法》和的規(guī)定,對畜禽飼養(yǎng)場(戶)飼養(yǎng)檔案(飼養(yǎng)記錄)進行監(jiān)督檢查。
2.3 加強防疫技能培訓
要加強對動物防疫人員的技術培訓,提高免疫注射技術,提高服務水平。通過廣大防疫人員為千家萬戶服務,向廣大養(yǎng)殖戶宣傳、普及科學的動物免疫知識。
2.4 加強抗體水平監(jiān)測
動物防疫監(jiān)督機構要加強動物防疫的基礎設施建設,增加監(jiān)測設備,培訓監(jiān)測人員,提高技術水平,定期對畜禽飼養(yǎng)場飼養(yǎng)的畜禽進行抗體監(jiān)測,為做好免疫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據。
綜上所述,選用優(yōu)質疫苗,制定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并嚴格執(zhí)行,實施正確的免疫接種技術,確保疫苗接種到位,并結合科學的飼養(yǎng)管理、均衡的飼料營養(yǎng)、良好的圈舍衛(wèi)生,合理用藥,減少環(huán)境應激,提高豬機體的抵抗力,實施疾病綜合防治措施,即可有效預防豬傳染病的發(fā)生,避免免疫失敗所造成的危害。
作者:
way
時間:
2011-7-26 23:12
免疫抑制因素考慮的不是很多啊,資料是不是老了些。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m.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