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飼料的車間生產過程是決定飼料質量的重要方面,而其中很多因素的多變性和不易控制性又使其不能被忽視。筆者通過長期深入的調查和體驗,總結出一些比較重要的和容易被忽略的環(huán)節(jié),現整理如下,僅供參考。
1完善的質量保障體系:
它包括生產設備的定期定時檢查、監(jiān)測;生產車間主任、操作人員、車間質檢員等的質量責任和職權;有關的工作程序,各部門之間的配合等方面。一個完善的,運行有效的質量體系,是良好的車間生產過程質量的首要前提和保障。
2機械設備的維護和控制:
2.1料倉的檢查與維護:各種原料在配料前必須絕對保證其“純潔性”,而不能相互“混串”。另一方面,料倉的各個倉壁均承受著巨大的韌料的壓力,很容易在鐵板連接處開縫,造成串氣串料現象,這一點在陳舊設備中尤為普遍。因此各料倉必須定期檢查。
2.2配料秤的定期校正:
作為車間配料過程核心的配料秤,因其校正繁瑣,且有微機顯示其工作過程,所以常常被忽視。這一點一定要克服掉。筆者就曾多次發(fā)現配料秤出現故障的情況。
2,3混合機的檢查與檢測:
2,3.1應定期檢測混合機的混合均勻度,其變異系數小于10%,保證混合質量。
2,3.2與此同時,有兩種情況不易被發(fā)現。一是在混合機的放料閘門關閉時混料機是否有漏料現象。二是在其開啟后物料是否能從混合機中被完全放出。這兩種情況較混合不勻更易發(fā)生,應給予特別關注。
2.4冷卻器的引風管靠上的部分及與之相連的旋風除塵器的技術性處理:
北方的冬季,天氣寒冷,冷卻器的吸風管靠上的部分以及與之相連的旋風除塵器的鐵壁溫度也很低,而來自冷卻器的粉塵物科和大量水汽溫度卻相對較高,當它們遇到低溫的鐵壁時(加之水汽溫度漸低,接近飽和),便在鐵壁內側結成水珠,同時粘附物料和粉塵,并越聚越多,嚴重時甚至堵塞旋風除塵下端的關風器(有時其粘附數量是較大的)。這嚴重影響了冷卻和除塵效果,另一方面形成大量的水份過大的濕科塊,清理不及時時還會霉變發(fā)酸(冬季亦然)。如果直接回流到制粒機或混合機就會影響飼料質量。
實踐證明,解決辦法有二:一是勤清理,且使清理下來的物科不直接參與配料或制粒;二是將引風管上部分與旋風除塵器用保溫材料包被起來,減小鐵壁與水汽間的溫差。
3生產加工操作過程的控制
3.1原料質量的控制
3.1,1投料實物與配方所指物料必須一致,同時應符合原料(包括添加劑或預棍科)使用的先后順序.確保各原料的最佳使用效果和最短貯存期。
3.1,2作好投料時的質量檢驗工作。由于此前各環(huán)節(jié)的檢驗幾乎都是部分檢驗,因此投料時的檢驗(主要是感官),作為唯一的全面檢驗環(huán)節(jié)和原料的最終檢驗,必須給予高度重視。
3.1,3更換投料品種時,必須待上一品種完全走空后,才能投入下一品種物科,避免交叉污染。
3,2配料過程:中心控制室應顯示出配科過程,并注意發(fā)現問題。實踐證明,這一點也很重要。
3,3制粒過程:制粒員應隨時注意蒸汽壓力、制粒溫度等因素,保證制粒效果。開機時滯留于壓模內的黑色長條不得混入冷卻器內。
3,4飼料成品的外觀把關主要是指對飼料成品的顏色、氣味、粒度等方面進行感官檢驗。對同一個配方來說,不同的顏色反映出不同的調質和制粒效果,而這恰是極為重要的。
4成品的取樣:筆者認為,成品的取樣應本著代表性(全面的)與特殊性(集中于一點的)相結合的原則。
首先,作為飼料質量全面監(jiān)測的前提,取樣應具有代表性,即每噸飼料中至少取一匙,每袋樣品不應少于400—500克。并且質檢員與化驗員均應抽樣。
其次,作為一種發(fā)現問題的抽檢手段,應同時結合“集中一點取樣”以便發(fā)現潛在問題;比如在更換飼料品種時,在第二個品種的前一噸或前幾袋成品中集中取樣,以檢驗清倉等工作(做得)是否認真徹底,是否存在交叉污染等。
5作好質量記錄
應包括設備檢查檢測情況,投料配料情況等方面,一則可做到質量的可追溯性,二則可積累一些參考數據,以利改進。
當然,各廠情況不盡相同,具體的控制重點和細節(jié)還需作大量細致的工作,去總結和發(fā)現,以確保飼料質量。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m.ffers.com.cn/)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