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添加劑預混料質量安全管理 [打印本頁]

作者: 007畜牧    時間: 2013-11-4 09:07
標題: 添加劑預混料質量安全管理
(, 下載次數: 47)



  添加劑預混料成分多、用量小、作用大、安全性要求高,被列入農業(yè)部生產許可管理。2010年全國有半數左右的添加劑預混料生產許可證到期換發(fā)。加強添加劑預混料生產質量管理,嚴格把好生產準入關,對提高飼料質量安全十分重要。本文結合添加劑預混料生產許可證考核要求,從添加劑預混料原料、產品標準與配方、生產條件和工藝、生產過程控制、倉儲管理、質量檢驗、制度管理等方面,闡述添加劑預混料的質量管理要求,供企業(yè)參考。
  1 原料管理
  添加劑預混料是由各種飼料添加劑和稀釋劑(載體)組成的,原料質量決定著預混料產品質量和安全,在選用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1 原料范圍
  用于預混料生產的添加劑原料必須是農業(yè)部公布允許使用的品種,除此之外一律不準使用。
  1.2 添加劑供貨企業(yè)資質審定
  預混料原料供貨企業(yè)應具備相應的生產經營資質,有營業(yè)執(zhí)照;生產企業(yè)應有相應的生產許可證;對于新供貨企業(yè),必要時采購人員深入現場考核生產、經營條件;進行必要的信譽度調查。在此基礎上,綜合備選供貨企業(yè)各方面情況進行審定,確定是否列入供貨企業(yè)。堅決將無證、無照、信譽度低、管理部門掛牌督查的企業(yè)排除門外。
  1.3 原料質量控制
  采購添加劑原料需具備產品批準文號、產品執(zhí)行標準、產品檢測報告、產品檢驗合格證和產品標簽;重要原料和大批量原料應進行送樣檢驗。沸石粉、凹凸棒土等載體(稀釋劑),應請供貨企業(yè)提供砷、鉛等檢測合格報告。
  1.4 供貨企業(yè)檔案
  為提高原料質量的可追溯性,穩(wěn)定供貨渠道,應建立供貨商的檔案。主要包括:營業(yè)執(zhí)照復印件、生產許可證(進口登記證)復印件、產品批準文號批件復印件、市場信譽調查、產品執(zhí)行標準復印件、產品檢驗合格、產品標簽、產品檢驗報告復印件和報價單、協(xié)議、發(fā)貨單、供貨商地址、聯系人、電話、傳真、網址等,留存樣品,現場考核結果等。一個供貨商一本案卷。
  2 產品標準及配方
  飼料產品質量標準是飼料生產和產品質量檢測的重要依據,也是飼料品質的重要標志。預混料產品品種多,成分復雜,目前多數采用企業(yè)標準,在制訂標準和配方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2.1 制訂標準和配方的依據
 ?。?)滿足動物生產的營養(yǎng)需要;(2)NRC飼養(yǎng)標準;(3)《飼料添加劑安全使用規(guī)范》;(4)國家相關的預混料產品標準;(5)產品市場定位的價格基礎;(6)用戶具體要求。
  2.2 產品標準及配方的技術要點
  2.2.1 營養(yǎng)元素
  1%或小于1%添加量的預混合飼料一般不宜將微量元素和維生素進行復合,以免金屬陽性離子破壞維生素;1%以下的維生素預混料也不應包括氯化膽堿;4%~5%添加量的復合預混料應包括微量元素、維生素、氨基酸、氯化膽堿、鈣、總磷、食鹽指標。此外,根據不同的動物對象設定不同的指標,如VC、肌醇等指標應在水產動物產品中體現;Mg應在反芻動物、兔、水產動物產品中體現;反芻動物可不設定B族維生素指標(煙酸除外),應設定鈷的添加量;其他動物已設定VB12的指標可以不設定鈷。
  2.2.2 指標設定
  設計標準指標既要滿足動物營養(yǎng)需要和客戶要求,也要符合國家有關規(guī)定。營養(yǎng)標準應以日糧為基礎,根據添加劑比例,認真計算預混料產品中需要量;注意各類元素、化合物之間的平衡和拮抗。指標要與產品實際配方基本相符,需要設置范圍的,其上下幅度不宜過大,以便用戶了解產品成分的真實含量,要考慮大宗原料中的微量元素,考慮原料價格和產成品市場價格。
  2.2.3 配方設計
  根據標準和原料來制訂產品配方,一要認真計算添加劑原料中元素(化合物)的含量;二是考慮維生素等氧化失效率;三是在標準值基礎上適當增加一個安全系數,以保證產品指標合格率。
  2.2.4 載體選用
  載體或稀釋劑的物理特性直接影響其承載能力和核心料的混合均勻度。一要選擇非活性物料,不損害核心原料的活性;二要選用吸附性好、與核心原料在容重、粒度、顆粒表面的粗糙度、水分、散落性、結團情況等物理特性差異較小的原料,混合后不易再度分離,如維生素預混料多選用烘干處理的玉米粉,微量元素預混料多選用沸石粉、凹凸棒土、膨潤土等;三是注意礦物類載體中重金屬的含量。
  2.3 藥物添加劑的使用
  預混料產品中添加藥物飼料添加劑,需注意:(1)嚴格按照農業(yè)部《藥物飼料添加劑使用規(guī)范》規(guī)定的品種、適用動物、劑量、休藥期及其他注意事項,嚴格控制二類藥物使用,不準添加獸藥原料藥;(2)科學選用藥物,效果好、成本低;(3)準確計算使用量。
  3 生產管理
  3.1 生產場地和布局
  廠區(qū)應分設倉儲區(qū)、生產區(qū)、質檢區(qū)、辦公區(qū)。各區(qū)域按生產流程及功能合理布局,各區(qū)域之間既要緊密聯系,又要適當分隔,互不干擾。場地大小與生產能力能力相匹配,一般年產3 000t的預混料企業(yè),載體庫應不小于300m2;核心原料庫應不小于200m2;配料(區(qū))間不小于50m2;混合、包裝車間應不小150m2;成品庫應不小于200m2;包裝等輔料庫不小于50m2。年產1 000t左右小型預混料企業(yè),車間、倉庫面積應不小于500m2。
  生產區(qū),包括配料間、預混合間、混合車間和包裝間(區(qū)),通風、照明良好,地面平整?;旌宪囬g跨度、高度和面積應滿足生產設備安裝的要求。生產設備的布局要便于物料進出,方便操作和維修。
  3.2 生產工藝與設備
  預混料生產工藝按稱配料方式分人工稱配和電腦稱配兩種,人工配料設備簡易,投資小,稱量人為誤差大;電腦配料自動化程度高,稱量準確,投資大。按混合工藝分兩種,一是小機預混—大機終混,核心料一對一遞送,混合均勻度高,但工作量較大;二是使用大混合機第一次將核心料加適量載體進行預混合,分成若干份,取一份預混后的核心料與載體進行第二次混合。工作量小,減少稱量誤差。但使用大混合機,核心料之間、核心料與載體之間如容重、粒度差異大,不易混合;第一次如未混合均勻,第二次無法彌補,混合均勻度參數可能為95%×95%=90.25%。
  生產設備主要有混合機、輸送設備、除塵器、計量器、包裝設備以及其他配套設備。
  混合機 應具備兩臺以上容量不同的不銹鋼材質混合機,小容量混合機用于預混合,一般50L左右;大容量混合機用于成品混合,一般不小于0.5m3?;旌暇鶆蚨菴V應≤5%,密封性好,無粉塵外溢;投料、清理方便,出料快,工作效率高。支架混合機的工作平臺,應安裝穩(wěn)固,便于操作和維修。
  輸送設備 有斗式提升機和升降機,工作效率應與生產能力匹配,斗式提升殘留率應小于0.5%,升降機應配備安全護欄。
  除塵設備 除塵性能應良好,在投料處、出料處設置吸風裝置,并安裝風量調節(jié)器。分裝區(qū)應設置獨立的除塵系統(tǒng)。
  計量器 用于原輔料和產成品的稱量,應根據添加物量的大小,選擇相應量程和精度的計量器,固定使用,計量器具需定期進行計量檢定。
  其他設備 根據生產工藝,配置的粉碎機、烘干機、分級篩等,其性能應符合工藝要求。設有自動配料系統(tǒng)的應具備中央控制操作室和主控臺,要求清潔、明亮、安靜。
  3.3 生產過程
  原輔料的預處理。易吸濕返潮并結塊的微量元素礦物質鹽類與氧化物,應進行干燥處理并粉碎、分篩。載體水分>10%時應進行干燥處理。
  添加劑核心原料稱配。配料人員應認真負責、細心操作,根據配料單逐一稱量,并實行復核。稱配好的原料進行標識,并與預混合工序銜接。
  預混合。亞硒酸鈉、葉酸、VB2、藥物飼料添加劑等微量成分應使用小機預混、擴容;在一次混合過程中添加量小于0.5%的,也應先預混擴容;核心料容重、粒度差異顯著的物料不宜采用預混分份的工藝;預混合物應標識清楚,存放時間不宜長。
  輸送、投料。載體、稀釋劑以及預混合好的原料計量后輸送投入混合機,先投2/3的載體或稀釋劑,再投預混合原料,最后投余下的載體或稀釋劑。人工稱配的預混合原料一般采用人工投料,稀釋劑和載體一般采用連續(xù)式輸送。
  混合。將投入混合機的物料進行混合,其裝載量、混合時間應嚴格按制訂的混合機操作規(guī)程進行。
  包裝、貼標。成品包裝前避免連續(xù)式輸送。大包裝直接在出料處進行計量包裝,小包裝應在專用的包裝區(qū)進行??p口應牢固無外溢。復核包裝凈重和內包裝數量。
  標簽黏貼一般在包裝過程中進行,按照《飼料標簽》規(guī)定制作標簽,各項質量指標與產品標準、內在質量一致;文字、數字要清晰,杜絕錯誤;縫、黏牢固、醒目;生產日期清晰。
  除塵。在生產過程中要除塵,根據工序及時調節(jié)各吸風口風量。除塵裝置應經常檢查、清理和維護,防止系統(tǒng)漏風。地面的粉塵也應經常清理。
  清潔。每天工作結束應清掃生產現場,生產設備、工具、容器等應定期清理。更換品種或添加藥物飼料添加劑后應及時對上述設備徹底清理,防止交叉污染。使用液體原料后要清理混合機,防止機壁附著污垢。
  生產安全。主要包括電路和電器設備安全使用,升降機的安全使用,機器維修安全,粉塵防爆安全,所有安全隱患處的安全警示標記,制定安全生產操作規(guī)程,并嚴格遵守。
  4 檢驗
  4.1 飼料檢驗對產品質量控制十分重要,可為采購合格原料提供可靠依據,為制訂、調整飼料配方提供數據,便于調整生產工藝,決定產品能否出廠,為妥善處理質量糾紛提供技術依據。
  4.2 檢驗室應分精密儀器室、高溫室、操作室、產品留樣室,互相銜接。
  4.3 檢驗儀器,應配備與原輔料、產品檢驗項目相適應的儀器,預混料企業(yè)應配備干燥箱、馬福鍋、紫外分光光度計、酸度計、分析天平等,其他設備根據需要配備,儀器性能完好。微生物、重金屬、維生素、氨基酸等項目,可以委托檢驗。
  4.4 增強檢驗力量,選用具有一定文化基礎,熱愛檢驗工作的人員充實檢驗隊伍,加強檢驗人員的技能培訓,持檢化驗員職業(yè)資格證書上崗。切實開展質量檢驗工作,做到不合格原料不入庫;產品檢驗合格附具合格證后出廠。
  5 倉儲管理
  5.1 倉庫要求
  應符合通風、干燥,具有防潮、防火、防鼠的設施和條件,面積應與生產設計能力相匹配,符合物料輸送要求。輔料倉庫,主要存放稀釋劑、載體,要求進出方便,與主車間靠近。添加劑原料倉庫,應根據品種和數量分隔若干小庫(區(qū)),如維生素庫、微量元素庫、酶制劑和微生態(tài)制劑庫、氨基酸類庫等。大蒜素、香味劑等有刺激氣味的,以及其他有毒性的原料(如亞硒酸鈉)也應單獨設庫保存;藥物飼料添加劑應獨立設庫。
  5.2 倉庫管理
  原料庫、半成品庫和成品庫嚴格分開。各種原料應分類存放,以免誤領誤發(fā);各類產成品應堆放整齊,原料、半成品、成品實行標志管理,標明品名、生產日期、產地、進庫日期等。合理布局,留足物流通道,根據推陳儲新原則,原料和成品應先進先出、后進后出。
  5.3 定期檢查
  需長期貯存的原料嚴格控制水分,經常檢查,發(fā)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禁止使用變質原料。成品料發(fā)現有受潮、結塊等異常情況,要及時報告,檢驗評估,嚴禁將變質飼料發(fā)貨出廠。次品和退貨應設專庫區(qū)存放,及時處理。變質原料與廢品應及時處理,不準存庫。
  6 制度管理與記錄
  6.1 管理制度
  質量管理制度貫穿于生產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主要包括原料采購制度、生產管理制度、檢驗化驗制度、標準及質量保證制度、安全衛(wèi)生制度、計量管理制度、產品留樣觀察制度、標簽與合格證管理制度等,并將有關制度細化為崗位職責和操作規(guī)程。制訂制度一要科學合理,符合質量管理要求;二要有操作性,具體可行;三要簡單明了。員工根據崗位職責各司其責,按規(guī)程操作,管理人員負責檢查監(jiān)督制度的執(zhí)行,并在實踐中不斷完善。
  6.2 生產記錄
  生產記錄是反映生產的過程,也是質量管理的抓手,貫穿于飼料生產的全過程,是檢查各個環(huán)節(jié)工作質量的重要依據,對質量分析和事故追溯起著關鍵性作用,應予高度重視。主要包括:各類原料出入庫及消耗記錄、飼料配方計算記錄、稱配投料記錄、生產加工記錄、產品出入庫記錄、產品銷售記錄、設備使用和維修記錄、原料和產品檢驗原始記錄、抽樣及樣品留存觀察記錄、標簽與合格證使用記錄等,都要認真記載。為規(guī)范記錄,可印制各類表格,記錄應方便、規(guī)范,便于整理和保管。
  7 售后服務
  預混料使用對象多為規(guī)模養(yǎng)殖場,指導用戶科學使用預混料產品十分重要,也是拓寬市場的重要手段。在指導客戶用料過程中應注意幾點:(1)產品要按規(guī)定條件保存和在保質期內使用,以免預混料維生素氧化失效;(2)分飼養(yǎng)階段設計配方;(3)合理換料,逐漸過度;(4)配制飼料稱量準確,混合均勻;(5)正確使用原料,慎用替代品;(6)正確使用藥物飼料添加劑,防止疊加使用。此外,盡可能幫助用戶解決養(yǎng)殖中的技術問題,使之產生技術性依懶,穩(wěn)定客戶,減少非產品質量糾紛。(嚴建剛 楊文祥)


該貼已經同步到 007畜牧的微博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m.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