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化驗室計件工資方案,請大家多提意見!
[打印本頁]
作者:
newspirit
時間:
2014-4-4 10:29
標題:
化驗室計件工資方案,請大家多提意見!
化驗室做計件我可能是頭一個,網上找不到更多的資料。希望大家?guī)兔μ嵋恍┮庖娭腋倪M方案,主要是可操作性。謝謝。
化驗室化驗員計件工資方案
一、 本方案適用于飼料、液相實驗室(指毒素和降解率實驗,下同),不包括菌種室。工資組成分為績效300元(衛(wèi)生、考勤、考核等)+計件工資,化驗室主任執(zhí)行績效1000元+計件工資的政策。所有化驗室人員自4月1日起開始試行計件工資。
二、 計件工資說明:
1、化驗室和液相室合并,所有化驗室人員均首先要能熟練進行毒素和降解率實驗。以績效工資為基數(shù),每月完成50個以上的毒素和降解率實驗的,增加績效工資100元,完成100個以上的,增加績效工資200元。
2、化驗室主任負責對毒素和降解率實驗的方法進行改進。如任何人提出對此方法改進的意見一經采納的,根據(jù)實際內容增加計件工門資50-200元(每月合計不高于200元)。
3、方案一:根據(jù)檢測項目分為四檔工資
A、 粉碎制樣、近紅外掃描:3元/個。(只要求基本操作技能。)
B、 水份、灰份、鈣磷、鹽、能量:5元/個。(這些實驗要接觸化學藥品,要求熟練的操作技能,所以按5元/個。)
C、 蛋白:10元/個。(這個實驗要接觸鹽酸等化學藥品,要求熟練的操作技能,而且做15個樣會有點緊張,因此暫時定10元/個。實際上當前做不了這么多,都是用近紅外。)
D、 毒素和降解率實驗:14元/個。
E、本方案中除近紅外掃描外其它結果都指手動檢測結果,要求有原始報告數(shù)據(jù)為核算工資依據(jù)。近紅外掃描項以樣品計,不以結果計。
4、方案二:根據(jù)檢測報告核算工資,每人對樣品從粉碎到出報告負責到底。
A、近紅外結果:每天20個,每個按3元。
B、手動檢測結果,要求所有樣品按產品成份保證值出檢測報告:20元/個。
C、毒素和降解率實驗:14元/個。
5、進行本方案未涉及的其它檢測項目,凡不需要接觸化學藥品的,按3元/結果,需要接觸化學藥品的,按5元/結果。鼓勵化驗室人員對樣品進行全方位的檢測,鼓勵各人員根據(jù)手工檢測的結果對近紅外儀器的準確度進行改進。
三、 工資核算流程。
1、上班后由化驗室主任分配任務。分配應以化驗員主動要求的優(yōu)先,對分配的情況進行記錄,《工資核算記錄表》做為每天核算化驗員工資的依據(jù)。
2、化驗員進行檢測。為合理使用資源,化驗室主任應對人員安排進行指導,化驗員應服從安排。
3、檢測完畢,化驗員根據(jù)《記錄管理制度》、《質量管理規(guī)范》填寫各類記錄和報告,涉及結果合并的,應協(xié)同進行。完成后報給化驗室主任。
4、化驗室主任對各類記錄和報告進行檢查,符合要求方可記入《工資核算記錄表》。
5、化驗室主任把《工資核算記錄表》完成匯總并簽字后交到總辦一份,由總辦安排人員進行隨機檢查。時間不得晚至第三天。如化驗室主任不在,由化驗室主任指定人員臨時負責。
6、月底由化驗室主任把表匯總后交至財務部進行工資核算。匯總表上要有各化驗人員的簽字確認。
7、如發(fā)現(xiàn)弄虛作假的檢驗項目,扣發(fā)該人員當月所有該項目的計件工資及績效工資。
作者:
wangxiang213
時間:
2014-4-4 13:06
有沒有保量檢測,也就是每個月都要有檢測的量.不然人家工資可不穩(wěn)定
作者:
newspirit
時間:
2014-4-6 08:59
做這個上方案是為了鼓勵化驗員多做化驗,多出結果。按我們去年的樣品量,正常的做法能拿到當前的標準工資,但計件有風險,可能會出現(xiàn)高高低低的情況。
作者:
順風
時間:
2014-4-7 09:27
結果的準確性也要考慮,不能要量不要質。
作者:
ssyfeed
時間:
2014-4-7 15:45
學習了!很用心額哦!
作者:
l08
時間:
2014-4-16 14:22
保量更得保質
作者:
lkf1985
時間:
2014-4-20 14:48
我認為不太可行
作者:
~APT~
時間:
2014-4-27 10:10
如果一天做7個品種,水分,灰分,鈣磷鹽做的話,一個項目5元,著一個品種每做完一個項目就是25元,7個品種就是175元,蛋白一個10元,7個品種就是70元,著合下來是多少啊?
作者:
newspirit
時間:
2014-6-26 15:05
lkf1985 發(fā)表于 2014-4-20 14:48
我認為不太可行
實行兩個月,感覺還行。
作者:
潮水涌來
時間:
2014-6-30 11:04
好像差點東西,還有儀器保養(yǎng)呢?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m.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