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簡介以及治療方案 [打印本頁]

作者: 蘆葦雞    時間: 2014-7-4 10:40
標題: 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簡介以及治療方案
前言
   雞傳染性法氏囊(IBD)是一種急性、高度接觸性、病毒性疾病。本病1957年首次在美國特拉華州南部的甘波羅地區(qū)發(fā)現(xiàn),因此又稱甘波羅病。1987年以后在歐洲的比利時、荷蘭、土耳其等地陸續(xù)出現(xiàn)超強毒株流行,尤其以1989年英國因本病超強毒株的流行最為嚴重,每周死亡高達30萬只,因此又稱為“雞的艾滋病”。本病的特點是發(fā)病急、發(fā)病率高、病程短,可誘發(fā)多種疫病或使多種疫苗免疫失敗。給養(yǎng)雞業(yè)帶來巨大經濟損失,一方面是高死亡率、高淘汰率、影響雞體自身生長發(fā)育的直接經濟損失;另一方面是雞體的免疫機能障礙,影響各種疫苗的免疫應答,甚至導致免疫失敗,同時隨著免疫力降低,雞體對于各種病原的抵抗力下降易感性增加,導致雞群極易發(fā)病,為養(yǎng)雞業(yè)造成重大災害。
   下面就當前傳染性法氏囊病的發(fā)病機理、流行特點、預防與治療等進行探討,希望能為廣大養(yǎng)殖戶為本病的防治提供幫助。
傳染性法氏囊病的發(fā)病機理:
   傳染性法氏囊病通常通過消化道途徑感染,法氏囊病毒(IBDV)在腸道進行少量的復制,然后通過門靜脈系統(tǒng)進入肝臟,感染后5小時,已經可以在肝臟,尤其是枯否氏細胞中檢出病毒。病毒通過肝臟再進入主循環(huán)系統(tǒng),病毒經過心臟,然后經全身血液循環(huán)到達本病的靶向器官——法氏囊。感染13小時后,大量的病毒在法氏囊復制,B淋巴細胞減少,對法氏囊造成嚴重的損傷,導致免疫應答能力下降,最終導致免疫抑制,從而破壞機體對于抗原刺激產生反應進而形成抗體的能力。
傳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特點:
自然宿主:
不受品種限制,自然感染宿主。各品種雞都易感染本病,尤其以白色輕型品種(白來航)最易感染,火雞可以隱性感染。
發(fā)病日齡明顯變寬,病程延長。多發(fā)于2周齡~15周齡,以4周齡~6周齡最易感,但臨床發(fā)現(xiàn)近年來發(fā)病日齡范圍有所擴大,早可提前至3日齡~4日齡,晚可推遲到25周齡,呈現(xiàn)發(fā)病范圍向兩端延伸的趨勢。3周齡前的幼雛發(fā)病時有的病程可達2周以上;籠養(yǎng)的3周齡~5周齡雛雞發(fā)病后病程較散養(yǎng)的長;成年產蛋雞群常呈散發(fā)流行。
傳播方式:
水平傳播:本病可以通過直接接觸傳播,也可以通過被法氏囊病毒感染的飼料、飲水、墊料、塵土、用具、空氣、車輛、人員、衣物、昆蟲、老鼠等間接傳播。病雞的糞便中含有大量的病毒,病雞是主要傳染源。
垂直傳播:主要是通過被法氏囊病毒污染過的種蛋傳播。
季節(jié)流行:本病沒有明顯的季節(jié)流行性,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主要以6—7月份和10月份發(fā)病較多,在蚊蠅較多的季節(jié)多發(fā)。
不同日齡感染對法氏囊的破壞程度:
1、0—3周齡:發(fā)生非典型性法氏囊即可造成法氏囊的永久性損傷,進而造成免疫力下降,最終導致疾病頻發(fā),免疫抑制等。
2、3—6周齡:發(fā)生典型性法氏囊病對于法氏囊的損傷相對幼齡雞較小。
傳染性法氏囊病的臨床癥狀:
   本病潛伏期2—3天,易感雞群感染后發(fā)病是突然的,病程經過7—8天,發(fā)病3天開始死亡,4—6天達到死亡高峰,8天左右停止。初期癥狀見到部分雞啄自己肛門周圍的羽毛,隨即病雞出現(xiàn)腹瀉,排白色黏稠或水樣稀便。一部分雞身體震顫,走路搖晃,步態(tài)不穩(wěn)。隨著病程的發(fā)展,飲食欲下降,翅膀下垂,羽毛逆立無光澤,嚴重病雞呈昏睡狀。感染72小時后,體溫升高1—1.5度,僅10小時左右,溫度下降1—2度,后期觸摸病雞有冷感,此時因脫水嚴重,趾爪干癟,眼窩凹陷,最終機體極度衰竭而死亡。
傳染性法氏囊病的解剖癥狀:
病死雞脫水嚴重,胸肌顏色變暗。
法氏囊病變:
外觀形態(tài)——感染后2—3天,法氏囊腫大,體積和重量增加;感染后4天,法氏囊體積和重量變?yōu)檎5?倍,隨后開始逐漸縮??;感染后5天,法氏囊恢復到正常大小,但繼續(xù)萎縮;感染后第8天,法氏囊的重量只相當于正常的1/8。
顏色及內部變化——感染后2—3天,法氏囊漿膜面有黃色膠凍樣滲出物,顏色由原來的白色變?yōu)槿榘咨浑S著法氏囊的恢復,滲出液逐漸消失;當法氏囊開始萎縮時,變?yōu)榛疑8腥緡乐氐姆ㄊ夏冶砻嬗悬c狀出血或淤血性出血,顏色變?yōu)樽虾谏庥^呈“紫葡萄樣”。

腎臟病變:輸尿管擴張,內有尿酸鹽沉積,腎臟腫大。
腺胃與肌胃交界處的粘膜有出血點或出血斑。
胸肌或腿肌,順肌纖維方向有條紋或斑塊狀出血。
胸腺:萎縮,有點狀出血。
脾臟:腫大。
傳染性法氏囊病與其他疾病的鑒別診斷:
與傳染性支氣管炎(腎型):二者都可以引起腎臟腫大,輸尿管擴張,內有尿酸鹽沉積。但是傳染性支氣管炎伴發(fā)呼吸道癥狀而且法氏囊基本無變化。
與白冠?。ㄗ】ㄊ桨准毎x?。憾叨伎梢砸鹦赝燃〕鲅?。但是白冠病表現(xiàn)雞冠發(fā)白,內臟出血,心臟上有白色小結節(jié)。
與新城疫:二者都可以引起腺胃出血。但是新城疫伴發(fā)呼吸道癥狀而且法氏囊沒有變化,腺胃主要在腺胃乳頭出血。
傳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
預防:
疫苗預防:選擇正規(guī)可靠地疫苗廠家引進疫苗;合理科學的安排免疫程序,法氏囊高發(fā)地區(qū)可以選擇在5—7日齡首免,同時注射法氏囊油乳苗,不可將法氏囊疫苗與其他疫苗同時防疫;盡量選擇單只滴口免疫,這樣有利于局部免疫屏障的建立,免疫后的疫苗瓶要經過滅活處理,可以在消毒水內浸泡或高溫滅活,防止野毒的存在。
加強飼養(yǎng)管理,切斷傳播途徑:建立嚴格強化的消毒管理制度,定期消毒飼養(yǎng)環(huán)境,0.5%氯化銨溶液對法氏囊病毒有極好的殺滅作用。對于前批雞群發(fā)生過法氏囊病疫情的,在下次進雞前應對雞舍進行全面徹底的消毒,糞便中含有大量病毒,空氣、飼養(yǎng)用具、塵土中也有大量病毒,因此糞便無害化處理,環(huán)境從上到下,從內到外徹底消毒至關重要。
治療:
1、提高舍內溫度1—2度,以緩解因體溫升高造成的應急反應。
2、注射高免抗體:使用正規(guī)廠家生長的卵黃高免抗體,注射時注意交叉感染,勤換注射針頭,同時注意添加Vc,緩解應激。
3、治療法氏囊的原則:環(huán)境消毒,抗病毒,退熱,緩解腎臟病變,增強機體免疫力(利于法氏囊修復,B淋巴細胞生成),防繼發(fā)感染。
環(huán)境消毒:一天用含碘消毒劑消毒2次,消毒時注意消毒水溫度不宜過低,一般在25度左右,霧滴不宜過細防止被雞吸入肺內,噴頭不要直噴雞群,使消毒藥水自由散落。

總結
法氏囊病毒野毒廣泛存在,日常飼養(yǎng)管理中要杜絕外部一切傳染源(車輛、人員、用具、物品等)。
由傳染性法氏囊病導致的免疫抑制已經廣泛影響到當前養(yǎng)殖業(yè),導致其他疫苗(如新城疫疫苗)免疫失敗,而且導致雞體自身免疫力低下,其他疾病極易感染雞群。
合理、規(guī)范、嚴格的消毒程序對于防治本病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法氏囊病的發(fā)病日趨嚴重,發(fā)病日齡拓寬。小到4—5日齡,大到15—18周齡。
科學合理的飼養(yǎng)管理,科學規(guī)范的免疫程序是防治本病的關鍵。


(, 下載次數(shù): 45)

作者: 造化之門    時間: 2014-7-4 11:23
小手一抖,經驗到手,為了升級,到處游走,純屬路過,不要介意,高抬貴手,立馬飄走....
作者: 蘆葦雞    時間: 2014-7-5 09:40
造化之門 發(fā)表于 2014-7-4 11:23
小手一抖,經驗到手,為了升級,到處游走,純屬路過,不要介意,高抬貴手,立馬飄走....

:L:L::L:
作者: 游牧族    時間: 2014-7-7 00:23
治療的重點是糾正體液平衡、補液、補充能量,只要在水中把糖給到10%,同時保證雞能輕易喝到水,就能控制傷亡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m.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