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按病豬體溫升高程度分為:
(1)微熱:超過正常體溫1℃左右(即在40~41℃之間)。常見于乳房炎、胃腸炎等局部炎癥或某些慢性傳染病,如慢性豬瘟、副傷寒等。
(2)中熱:超過正常體溫1~2℃(即在41~42 ℃之間)。見于急性病毒性傳染病,如急性豬瘟、流感等,也見于肺炎等局部器官感染。
(3)高熱:超過正常體溫2℃以上,即42℃以上。常見于急性傳染病和廣泛的炎癥,如豬瘟、肺炎、流感、大葉性肺炎、小葉性肺炎、急性彌散性胸膜炎、腹膜炎等。
(4)最高熱:超過正常體溫3℃以上,常見于嚴(yán)重的急性傳染病,如丹毒、炭疽、急性敗血型鏈球菌病等。
C. 按病豬的熱型曲線分為:
(1)稽留熱:病豬的體溫日差在1℃以內(nèi),且高熱持續(xù)時(shí)間在3天以上。如豬瘟體溫升高到40-42℃,稽留不退。
(2)間隙熱:病豬的發(fā)燒期與不發(fā)燒期交替出現(xiàn)。
(3)張弛熱:病豬的體溫日差超過1℃,且下降到正常體溫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