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經產母豬在妊娠和泌乳期補飼精氨酸對乳腺營養(yǎng)攝入的影響 [打印本頁]

作者: 畜牧編輯    時間: 2017-6-26 16:11
標題: 經產母豬在妊娠和泌乳期補飼精氨酸對乳腺營養(yǎng)攝入的影響


  經產母豬在妊娠和泌乳期補飼精氨酸對乳腺營養(yǎng)攝入的影響
  U. Krogh, N. Oksbjerg, A. C. Storm, T.Feyera and P. K. Theil

  翻譯:李光燃  來源:豬營養(yǎng)國際論壇CSIS


(, 下載次數(shù): 93)


  精氨酸是一氧化氮合成的前體物質,可能會增加乳腺血流量(MPF),這可能會增加乳腺中營養(yǎng)的攝入量。對乳腺營養(yǎng)攝入量進行定量研究會加深我們對乳腺營養(yǎng)代謝過程的了解,可能會讓我們發(fā)現(xiàn)影響初乳和產奶量的限制性營養(yǎng)元素。

  因此,本研究就是為了探明25 g/d的精氨酸晶體(ARG)對MPF和乳腺營養(yǎng)攝入的影響,以相同的氮值補充丙氨酸作為對照組(CON)(51g/d);試驗從妊娠期第30天開始至28天斷奶期結束,每個處理8頭母豬),以此對妊娠后期、哺乳早期和高峰期內乳腺營養(yǎng)攝入進行量化。在妊娠第76(±2 SEM)天給試驗母豬手術置入留置導尿管。在泌乳的第−10、−3、3和17 天(DIM)采集第一份血樣的一個小時前,通過置于乳腺血管中的輸液導管注入對氨馬尿酸(pAH)(3.0 mmol/h)。通過插入股動脈和乳腺血管的導管同時收集血樣,飼喂前0.5小時到飼喂后6.5小時期間每隔一小時收集一次血樣。母豬的奶產量在泌乳第3天和第17天進行評估。

  試驗組和對照組動脈血液中的精氨酸和丙氨酸濃度分別有顯著增加(P < 0.01),然而,我們并沒有成功檢測到試驗組母豬中更高的MPF(P = 0.30)。對照組母豬中動靜脈丙氨酸差異(P = 0.03)和丙氨酸乳腺凈利用量(P = 0.01)有所提高,但大多數(shù)其它代謝產物的凈利用量沒有受到試驗處理的影響(P > 0.05)。在妊娠后期所有必需氨基酸的乳腺利用比例都低于13%。在泌乳高峰期必需氨基酸乳腺利用率的平均值中最高的是亮氨酸(51%),而飼喂前的利用率中賴氨酸是最高的(57%)。在泌乳早期乳腺的碳平衡(輸入-輸出)是負值(&#8722;39±12 mol C/d),但是在泌乳高峰期幾乎是平衡的(&#8722;13±14mol C/d),說明乳腺中沉積的脂肪被用來合成母乳。

  總的來說,精氨酸添加并不能顯著提高母豬的MPF以及乳腺對氨基酸、能量代謝產物的攝入。盡管賴氨酸和亮氨酸看起來像是泌乳高峰期產奶量的2大限制性必需氨基酸,但是必需氨基酸的乳腺利用率表明氨基酸并不是母豬乳腺的限制因素。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m.ffers.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