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病禽的個體檢查和與疾病的初步診斷
(1)羽毛
羽毛是家禽皮膚特有的衍生物,剛出殼的雛禽體表覆蓋有均勻纖細的絨毛;成年健康家禽羽毛緊湊、平整、整潔、光滑且富有光澤。病禽則羽毛逆立、蓬松,污穢,缺乏光澤,換羽提前或延遲。羽毛可見的異常變化有:
羽毛蓬松、污穢、無光澤:見于副傷寒、慢性禽霍亂、大腸桿菌病、絳蟲病、蛔蟲病、吸蟲病、維生素A缺乏癥、維生素B1缺乏癥等。
羽毛蓬松、逆立:見于熱性傳染病引起的高熱、寒戰(zhàn),如新城疫、傳染性法氏囊病等。
羽毛變脆、斷裂、脫落:見于家禽啄癖、外寄生蟲?。执滔ヲ臧_)、鋅缺乏癥、生物素缺乏癥等。也可見于家禽自身啄羽、籠養(yǎng)雞頸部羽毛脫落是與雞籠摩擦的結果。
羽毛稀少或脫色:見于葉酸缺乏癥;也可見于泛酸缺乏癥、維生素D缺乏癥。
羽軸的邊緣卷曲,且有小結節(jié)形成:見于鋅缺乏癥、維生素B2缺乏癥或某些病毒的感染。
羽虱:檢查時用手逆翻頭部、翅下及腹下的羽毛,可見到淡黃色或灰白色的針尖大小的羽虱在羽毛、絨毛或皮膚上爬動。
羽毛囊炎:見于皮膚型馬立克氏病。
純種家禽長出異色羽毛:見于家禽的遺傳性變異、一些營養(yǎng)素(如鐵、銅、葉酸、維生素D等)的缺乏等。
羽毛生長延遲:見于葉酸、泛酸、生物素、鋅、硒等的缺乏。
翅羽毛管出血呈紫黑色:見于鴨出血癥。
(2)皮膚
家禽皮膚較薄,沒有汗腺和皮脂腺,有尾脂腺。皮膚的顏色因品種而異。檢查時用手逆翻軀體各部分的羽毛,觀察皮膚的色澤及其體表的腫脹物及皮下組織狀態(tài)。常見異常變化有:
外傷:常見于母禽的背部損傷,一般是在自然交配時被雄性抓傷。
皮炎:傳染性皮炎常引起皮膚壞死,如葡萄球菌感染、皮膚型禽痘;營養(yǎng)性皮炎(皮膚粗糙、有裂紋)見于生物素或泛酸缺乏癥。
皮膚腫瘤:見于皮膚型馬立克氏病。
皮下氣腫:常發(fā)生在頭、頸或身體的前部。見于由閹割、劇烈活動等引起的氣囊破裂使氣體逸出至皮下所致。
皮下水腫:見于雛雞滲出性素質,多由硒/維生素E缺乏引起。
皮下粘液性水腫:見于食鹽中毒、飼料中棉籽餅的含量過高;頸部皮下粘液性水腫,見于禽流感。
皮下彌漫性出血:見于維生素K缺乏、住白細胞蟲病等
藍紫色斑快(尤其在腹部皮膚):見于硒/維生素E的缺乏癥、葡萄球菌感染、壞疽型皮炎或尸綠。
跖骨鱗片出血:見于禽流感。
(3)喙
喙是皮膚的衍生物。喙的異常變化有:
橡皮喙:表現為喙柔軟如橡皮一樣富有彈性,可彎曲成相應的形狀,見于佝僂??;也可見于腹瀉或腸道寄生蟲感染所致的鈣磷吸收障礙。
喙的灼傷:表現為喙上有一些結痂,見于喙被熱(如烙鐵)或化學物質灼傷。
蛋雞上喙過短或下頜過長:多由斷喙時所切位置不當所致。
喙尖色澤發(fā)紫:見于傳染性喉氣管炎、傳染性支氣管炎、番鴨細小病毒病、小鵝瘟、鴨出血癥、禽霍亂、卵黃性腹膜炎;也可見于禽流感、維生素E缺乏癥。
喙色澤淡:常見于某些慢性傳染病、寄生蟲病以及營養(yǎng)代謝病,如馬立克氏病、球蟲病、絳蟲病、維生素E/硒缺乏癥等。
鴨喙出現水泡或上喙卷曲且比下喙小:見于鴨感光過敏、鴨喹乙醇中毒。
喙交叉畸形:多因遺傳因素所致,宜淘汰。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