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697|回復: 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技術(shù)研發(fā)] β-甘露聚糖酶對動物的作用機制

  [復制鏈接]
跳轉(zhuǎn)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10-10-12 08:06: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β-甘露聚糖酶是由基因工程菌經(jīng)過深層液體發(fā)酵而成,活性強、效價高,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能有效提高豆粕等原料的代謝能,能促進生長和健,是新一代的飼用酶制劑。
  β-甘露聚糖酶是一種新型的酶制劑,屬于半纖維素酶類,它除具有一般非淀粉多糖(NSP)酶類的作用-降解NSP,降低腸道粘度,促進營養(yǎng)物質(zhì)的消化和吸收外;近來很多研究表明,β-甘露聚糖酶還是一種多功能的促生長劑,因為它可以促進類胰島素生長因子IGF-I的分泌,促進蛋白質(zhì)的合成,提高瘦肉率;同時,它還可消除豆類中富含的β-甘露聚糖酶對葡萄糖吸收的干擾,極大提高餅粕尤其是豆粕的能量消化率。實際使用中還可看出,添加了β-甘露聚糖酶后動物的抵抗力及整齊度都有提高。實踐證明,β-甘露聚糖酶已超脫了傳統(tǒng)酶制劑的作用,成為一種新型的促生長飼料添加劑。
  一、 飼料中的β-甘露聚糖如何影響動物生長和健康?
  雖然玉米可較充分地被單胃動物消化,但豆粕中的能量只有50-60%被利用。為什么豆粕中的能量成分利用率如此低呢?豆粕中大約有22.7%的半纖維素,這是單胃動物包括豬、禽不可消化的非淀粉多糖(NSP)。剔除這些不可消化的成分可以提高豆粕的飼養(yǎng)價值。
  NSP的其中一種組分β-甘露聚糖(半乳甘露聚糖),其在豆粕中的含量高于其他常用的飼料原料。β-甘露聚糖除了消化率低之外,還對家禽具有多方面的負面的生理影響。研究表明,即使是低濃度的β-甘露聚糖也可通過干擾胰島素分泌和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GF)生成而降低從腸道中吸收葡萄糖的速率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謝過程。其他負面影響包括降低氮存留量、脂肪吸收率和氨基酸攝入良以及減少水的吸收而導致排泄物水分過多。
  β-甘露聚糖酶是畜禽腸道細胞發(fā)育不完全,或在應激環(huán)境下,會過度刺激免疫反應,造成對生長性能的傷害,引起不良免疫反應,攝食量下降,生長更加遲緩,造成體重輕的數(shù)量增加,群體均勻度變差。
  二、 β-甘露聚糖如何提高動物的生長性能?
  β-甘露聚糖酶在上述的兩種機制下,可有效地改進豬與家禽等單胃動物的生長性能。特別是在應激條件下,β-甘露聚糖酶可使其生長性能顯著改善。一般認為類胰島素生長因素(IGF-I)是畜禽真正的生長調(diào)控因子。生長激素(GH)的促生長作用是IGF-I介導的。IGF-I作用于生長組織,刺激細胞對氨基酸的利用從而促進蛋白的合成,抑制蛋白質(zhì)的分解,最終導致蛋白質(zhì)的凈增長。β-甘露聚糖酶對動物生產(chǎn)性能改善的作用機制。其防病抗病的作用機制有二:一是β-甘露聚糖酶可以直接作用于腸黏膜,切斷腸上皮細胞與病原菌的結(jié)合點,即碳水化合物核心基座、蛋白質(zhì)和蛋白糖;二是β-甘露聚糖酶的反應產(chǎn)物為甘露寡糖,甘露寡糖可以競爭性地與某些病原菌結(jié)合,從而減少了這些有害菌與腸黏膜上皮細胞的聯(lián)接,進而減少發(fā)病的機率,達到防病抗病和治病的目的。
  試驗1 β-甘露聚糖酶對斷奶仔豬生產(chǎn)性能的改善
  項目 β-甘露聚糖酶
  (1300萬單位/噸)
  β-甘露聚糖酶
  (650萬單位/噸)
  對照組
  始重(kg)
  14天
  28天
  10.40±1.21
  16.43±1.95
  25.38±3.24
  10.54±1.35
  15.48±2.48
  24.17±2.64
  10.53±0.89
  15.62±1.85
  23.78±2.32
  日增重(g/d)
  0-14天
  14-28天
  0-28天
  431 ±125a
  639±125
  535±101
  374 ±127b
  599±40
  486±69
  363 ±125b
  583±103
  473±88
  日采食量(g/d)
  0-14天
  14-28天
  0-28天
  601 ±68
  924±83a
  753±87a
  570±94
  805 ±129b
  666±114b
  542±39
  839 ±120b
  685±77b
  飼料/增重
  0-14天
  14-28天
  0-28天
  1.46 ±0.32
  1.47±0.19
  1.42±0.14
  1.62 ±0.43
  1.35±0.23
  1.37±0.22
  1.66 ±0.55
  1.45±0.13
  1.47±0.28
  1.日糧組成:玉米61.9%,豆粕23.0%,魚粉5.5%,乳清粉5.0%,磷酸氫鈣 1.5%,石灰石0.5%,大豆油1.0%,食鹽0.3%,L-賴氨酸鹽0.20%,預混料1.0%。
  2.試驗選用60頭平均體重(10.56±1.11)千克,35日齡斷奶法系大白仔豬,根據(jù)性別和體重隨機分為4個處理,每個處理設5個重復,每3個重復3頭仔豬,自由飲食和飲水,飼養(yǎng)期為28天。
  結(jié)論:植物性蛋白飼料中含有的β-半乳甘露聚糖屬于可溶性半纖維素的一部分,在豆粕為20-22%的典型玉米-豆粕飼料中含量為2.5-3.2千克/噸.據(jù)有關文獻報道,β-甘露聚糖酶或者它的衍生物能夠刺激過多的甚至不必要的免疫反應,從而導致飼喂動物生長性能的下降.在應激環(huán)境下,由于刺激動物免疫系統(tǒng),這種作用更加明顯.在此日糧中添加β-甘露聚糖酶,能分解此抗營養(yǎng)因子,從而顯著提高豬的生長性能.經(jīng)試驗證明,添加量為1300萬單位/噸時,效果好。
  試驗2 β-甘露聚糖酶對肉雞生產(chǎn)性能的影響
  試驗階段 項目 高能1+藥2 低能1 低能1+酶3 低能1+酶3+藥2
  0-21天 1日齡平均體重(g)
  平均日增重(g)
  平均日采食量(g)
  平均料重比(g)
  41.31
  3.90a
  45.17a
  1.47b
  40.85
  26.84b
  41.50b
  1.55a
  40.77
  29.21a
  45.17a
  1.54a
  40.94
  30.31a
  45.50a
  1.51a
  21-42天 平均日增重(g)
  平均日采食量(g)
  平均料重比(g)
  57.04
  131.95
  2.32
  54.68
  128.70
  2.36
  55.85
  127.85
  2.30
  56.28
  129.77
  2.31
  42-54天 平均日增重(g)
  平均日采食量(g)
  平均料重比(g)
  54.75
  169.17
  3.10
  56.30
  170.67
  3.06
  56.86
  168.17
  2.97
  58.10
  169.00
  2.92
  0-54天 平均日增重(g)
  平均日采食量(g)
  平均料重比(g)
  46.80a
  106.5
  2.273
  44.26b
  104.0
  2.350
  45.95ab
  104.5
  2.278
  46.92a
  105.5
  2.300
  1.高能日糧與低能日糧相差100kcal/kg代謝能,三個階段高能日糧豆油分別加2.69%、2.73%、2.78%,低能日糧豆油分別加0.65%、0.73%、0.78%。
  2.藥物為金霉素50mg/kg。
  3.酶為β-甘露聚糖酶。
  結(jié)論:β-甘露聚糖酶添加補償了100kcal/kg的代謝能減少。
中國畜牧人網(wǎng)站微信公眾號

評分

參與人數(shù) 1論壇幣 +1 收起 理由
jieming + 1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僅供畜牧人網(wǎng)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quán)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沙發(fā)
發(fā)表于 2010-10-12 09:43:42 | 只看該作者
這個不錯,要是和微生態(tài)一些用的話可以更理想一些

評分

參與人數(shù) 1論壇幣 +30 收起 理由
system + 30 該貼得到樓主的二次獎勵!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發(fā)表于 2010-10-13 11:44:04 | 只看該作者
建議將甘露聚糖酶的酶活單位的定義交代清楚,是以uoml為一單位還是以ug為一單位等等,這樣試驗數(shù)據(jù)更具參考價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發(fā)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lián)系我們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4-23 06:38, 技術(shù)支持:溫州諸葛云網(wǎng)絡科技有限公司